论H5新闻作品《天渠》的“沉浸式传播”
作者:崔浩月
来源:《今传媒》2020年第07期
作者:崔浩月
来源:《今传媒》2020年第07期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澎湃H5新闻作品《天渠》通过运动式的交换体验、水流式的阅读快感、无时不在的传播过程、真挚自然的情感融入四个方面,为读者构建了一个虚拟现实的拟态环境,使该新闻作品具有强烈的 “沉浸式”的传播体验,并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天渠》的成功说明,中国的新闻传播已从交互式、界面式的传播方式转向“沉浸式”传播,对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沉浸式传播”;《天渠》;H5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7-0025-03
H5技术作为“HTML”的第5个版本,是一种高级的网页制作技术,不仅拥有强大的兼容性,使用H5技术制作的网页还可以同时适用于各种系统(如苹果系统、安卓系统、Windows 系统),打破各种系统各自为政的局面,而其具有的易于存储性,让网页易于存储并传播[1]。因此,H5等媒介技术的出现,使媒介生态环境随之改变,呈现出内容多元化、传播沉浸化的特点。有学者指出:“沉浸式传播指的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它是使一个人完全专注的、也完全专注于个人的动态定制的传播过程。它实现的理想传播效果是让人看不到、摸不到、觉不到的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驗”[2]。
H5技术所带来的强大的兼容性、跨平台性、易存储性为《天渠》的沉浸式传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天渠》通过连环图画的方式讲述了中国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的故事。以连环插画为主线,并在中间插入大量关于黄大发书记在生活中、工作中的照片,并辅助模拟音效和无痕的过渡效果,“真实”地再现了老书记黄大发修渠的全过程。新闻编辑工作者结合运动式的交换体验、水流式的阅读快感、无
时不在的传播过程、情感的融入这四个特征,分别从受众的视觉、听觉、心理上营造出一个虚拟的媒介环境,再借助传播过程的无处不在,让受众沉浸其中。
一、运动式的交互体验
在网页内容的制作上, H5技术的强大兼容性使其网页内容制作的丰富性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编辑。高级图形、版式、动画、音乐以及过渡效果的使用,使网页开发者可以通过真实的图像插入以及仿真音效的使用,给读者在视觉、听觉方面带来沉浸式体验,营造出一个虚拟现实的新闻环境,既保证了新闻的完整度和精确度,也给受众一种“亲眼所见、亲身体验”的错觉。因此,运动式的交互体验主要指打破以文字为主的传统叙事方式,以前我们新闻编辑的叙事方式通常是通过文字描述或者是“文字+图像”的方式。但H5技术所带来的动画式的叙事手法打破了以往的叙事模式,以运动式的插画,辅以图片、视频、文字、音乐来对新闻故事进行叙述,使新闻的故事化叙事方式进一步景观化。从视觉和听觉上,为读者塑造出一个拟态环境,让读者们仿佛能“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黄大发老人的故事。
首先,在视觉体验上,《天渠》通过使用模拟现实的人物插画和360度全景照片等,将受众带入其中。新闻编辑工作者通过大量地模拟现实人物的插画,以运动式的动画效果形象
地还原出黄大化老人36年的通渠经历,再穿插高清的360度全景环境照片和相关的真实照片,让读者“亲自看见”黄大发老人在修渠中经历的各种苦难。因此,《天渠》在视觉体验上既保证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严谨性,还借助运动式的动画效果,使其更加形象生动化。其次,在听觉体验上,音乐的使用以及过渡更是让受众沉浸其中。故事的开始,新闻编辑通过使用老书记黄大发唱的一首当地民谣和鸟叫声等模拟音效,立即将读者带入了远在遵义市的一个小乡村,紧接着山洪声、声、水流声的相继出现,将天渠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听觉的方式呈现给受众;而随后的旧广播音效,以及轻缓的音乐又将读者带入黄大发老书记通渠的故事当中,让受众直观地感受到通渠的来之不易和黄大发书记以及村民的喜悦之情。最后,记者们收集了村民对黄大发书记评价的原声作为结尾音效,让受众“亲耳听到”黄大发书记的贡献。
这种全觉查收的创作方式所带来的运动式的交互体验,使全中国的受众通过一个网页便生动地了解到黄大发老书记修渠的全过程。在其传播过程中,也被受众纷纷点赞,其中网络传播杂志在《大片气质 !澎湃H5〈天渠〉缘何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称赞《天渠》是一个具有大片气质的人物新闻报道[3]!
二、水流式的阅读快感
H5技术的易于存储性,使H5产品比本地APP拥有更短的启动时间、更快的联网速度,并无需下载和占有存储空间等特性[1]。因此《天渠》这个新闻作品虽长达17页,并且每一页都包含了音乐、文字、照片、图画等丰富形式,但H5技术的易于存储性,使其作品打破了以往的技术局限,《天渠》里一页页画面的完美衔接就如同天渠里缓缓流淌的水流,在读者手指的点击下拉中,缓缓“流来”。
例如,《天渠》以通渠为主线,前部分内容为“还原”村民在挖渠失败之后,石头砸落这个场景。创作者使用了2~3页去表现石头从上至下的坠落感,而页与页之间顺畅的连接,再结合模拟石头砸落的自然音响的使用,才使得每页内容完美契合,保证了石头从上至下的完美“砸落”。而后部分为了展现出通渠的成功,新闻制作者也通过2个页面展现出渠水从上至下缓缓地流淌在团结村山间,并通过水中的鱼以及在树上活蹦乱跳的喜鹊等意象,表现出通渠之后,黄大发老人以及村民的喜悦之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其模拟插画的动画式呈现,有很多相关的真实照片做成的图集都未能出现在向下滑动的主页面当中。但读者却可以通过左右滑动页面,看到真实照片的图集。例如,在描述黄大发书记为通渠近乎36年的辛苦忙碌中,除了以插画的形式呈现之外,向左滑动便出现了真实照片组成的图集(工人钻井、黄大发检查水渠、水利工程笔记等照片),而通过这样的全方位的阅读方式,既保证了
动画式的叙事方式,又确保了新闻的真实性。
所以,H5技术所带来的这种“水流式”的阅读体验,不仅保证了大量素材(交互式动画、图集、音乐)的顺畅衔接,还给读者在视觉体验上有一种“流畅轻快”的阅读愉悦感,进一步弱化了受众与媒介的界限感,给受众带来了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使受众沉浸在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当中。
三、无时不在的传播过程
在线制作h5页面 H5技术的跨平台传播是指“H5产品优于其他网页产品,用H5搭建的产品、站点与应用可以兼容PC端与移动端、Windows与Linux、安卓与IOS”[1]。它可以轻易地移植到各种不同的开放平臺、应用平台上。因此,H5产品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不同的媒介平台都可以作为其传播平台,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将传播环境进一步延展化,传播受众多元化。例如,2017年由人民日报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推出的H5产品《我的军装照》,凭借平台的传播,“燃爆”大江南北的朋友圈,总访问量突破10亿次[4]。
H5作品《天渠》通过“互联网+”技术,不仅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还能与等各类AP
P系统相互兼容,使这类大流量媒介成为其传播平台,让人们在各种媒介平台上都可以浏览此新闻。将传播环境进一步延展化、媒介边界模糊化。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杨表示:“在刊发约24小时后,总阅读点击数达到300万,网友纷纷表示致敬”[5]。
H5技术作品《天渠》通过借助广泛媒介的平台,使其作品与读者紧密连接在一起,带给受众一种“无时不传,无所不在”的传播体验感,为其在传播过程达到一定的流量保证。使中国好故事能够得以走出去,一扫当代中国传统新闻 “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四、以情动人的故事内核
要成就一个好的新闻作品,除了H5技术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兼容性、易于存储性以及跨平台性之外,“沉浸式”的传播体验还必须拥有一个好的内核。换句话说,一个好的新闻作品除了能带动受众之外,更要能够打动受众。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使用H5技术作为硬件支撑的同时,更要将真情实感融入其中,与H5技术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够真正让读者全方位地沉浸其中。
《天渠》这个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心,除了其精美的页面制作,还有其中最深处的东西—
—老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修水渠中所体现出的“愚公移山”的共产党人精神。例如,《天渠》中最后采用黄大发老人的一段自白:“为了水,我愿意拿命来换。沟没有修好,不好说自己是共产党人,只有埋头苦干,把家乡建设好我才放心”[6],来作为其结尾。 “以情动人”,《天渠》先通过创作一个拟真化的时空,将读者带入其中;再借助人与人之间的通情,通过黄大发老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愚公精神让读者彻底沉浸其中。
概言之,H5技术作为一个硬件技术,它能做到帮你怎么讲一个故事,而故事的内容才是一个好故事的核心! H5的新闻作品有很多,但是只有《天渠》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足以说明情感传播对H5作品是至关重要的。换言之,H5技术给我们一种“沉浸式”的技术支持,而情感才是使受众“沉浸”其中的不二法宝!
五、结 语
首先,在传播方式上,新闻媒介作为媒介环境的小分支,也要随着媒介形态以及传播环境有所改变。中国新闻传播经历了从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等传播方式发展到印刷技术带来的中国近代报刊业的繁荣发展,再到电子科技带来的电子信息时代,科技的进步一直推动着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7]。在一个随时变化的媒介环境中,中国新闻传播的媒介必须
要展现出强大的“生存性”,即不改则退,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便会永久退出历史的舞台。而在后互联网时代,H5、VR、AR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为中国新闻的“沉浸式传播”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其次,在传播内容上,后互联网时代也呈现出其明显的特点:“读图时代”的来临!如今随着印刷业的发达,文化教育的普及,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数量激增,彩鲜明、内容丰富的彩图也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在了解很多新闻事件和各类社会热点事件,不再能静下心来花费一定的时间阅读文本,而更愿意用看图、视频来了解一切的事件。而小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内容形式,更受大众所推崇。其中,在2018年抖音首届创作者大会上,抖音总裁张楠预测:到2020年,国内短视频行业的总日用户数将达到10亿[8]。因此,以文字叙事为主的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改为动画式叙事为主的“沉浸式传播”,更是顺时而为!
第28届中国新闻奖——澎拜互动连环画《天渠》所带来的“沉浸式传播”体验,使其不仅在国内受到一致好评,更被世界经济论坛所转载。而《天渠》的成功,正是对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一次良好示范,也为新形势下的行业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