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市沈阳征文300字
今天是2021年11月27日,71年前的今天,长津湖战役打响。而就在前不久电影《长津湖》票房突破57亿元,影片也位列2021年全球票房榜第一名,打破30多项中国影史纪录。这份成绩的背后,是中华儿女集体记忆、情感共振、家国情怀的激发和释放。为电影《长津湖》点赞,更为沈阳人感到自豪。因为,沈阳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抗美援朝战争中,沈阳以特殊的战略地位成为“前方的后方和后方的前方”,全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践行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勇于担当、知难而上、乐于奉献,很好地发挥了重要交通枢纽、战略生产基地和后勤保障基地作用,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淬炼了沈阳英雄城市的风骨和精气神。
  抗美援朝时期,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重工业城市,成为抗美援朝重要的后方战略基地。现代战争除了是战场的角逐,也是一场大工业实力和后勤保障的角逐。战场保障能力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抗美援朝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曾说过,抗美援朝的胜利,后勤功劳算一半。时势造就英雄,沈阳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后勤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历史档案来了解英雄城市沈阳在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供后勤保障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一)沈阳是抗美援朝重要的战略生产基地
  沈阳作为共和国最早解放的大工业城市,一面恢复经济、一面支援前线,充分发挥了战略生产基地的重要作用。沈阳举全市之力支援前线,努力做到前方需要什么,就供应什么,力求通过后方多流一滴汗,保证前方少流一滴血。沈阳为抗美援朝前方提供急需的武器弹药和
作战飞机零部件配套,提供军镐、手术器械等急需工具,提供服装被褥、吃穿用品等等。
  (二)沈阳是抗美援朝重要的战勤保障基地
  为解决一直困扰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后勤问题,保证长期作战的需要,1951年1月22日至30日,志愿军后勤会议在沈阳召开,历史上将这次重要的会议称为“沈阳后勤会议”。会议一致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把我军后勤工作推向了新的阶段”。我军以往历史上的后勤工作,向来是取之于前线的方针,现在转变到完全依靠后方的供应。这些变化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性的,不是一时的而是历史的发展趋势。现代化战争需要现代化后勤保障,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战争,后勤保障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抗美援朝战争的实践经验证明,打赢现代化战争必须建立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后勤保障体系,沈阳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后勤保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沈阳是抗美援朝烈士长眠之地
  1951年初,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丹东、沈阳等地修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951年8月建成,这是我国最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安息的陵园。在这里,长眠
着包括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等在内的123位烈士。这里还有一面刻着17万余名志愿军烈士名字、长达130多米的烈士英名墙。近年来,这里又成为八批、825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后的安葬地。
  1953年2月24日,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三烈士的遗骸运送到沈阳。沈阳市政府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举行了规模宏大、庄严隆重的公祭活动。1953年3月3日至5日,公祭大会历时两天半,参加公祭的共计145个单位、27000余人。从某种意义讲,这次公祭大会是沈阳代表国家对三位烈士的公祭。公祭的对象不仅仅是这三位烈士,还有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志愿军烈士。
  如今,我们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英雄城市沈阳更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精神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精神力量,锻造不怕牺牲、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沈阳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300英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