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服务平台系统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设计研究及实践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即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实现学生更好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慧教学”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新形态。刘邦奇(2016)等一批进行智慧课堂研究的学者们认为:智慧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以“智慧”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与生成的过程。而如何借助云服务平台等信息科技,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分析、评价反馈、交流互动和资源推送能力,促进学习者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是当今学科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2)课题界定
云服务:云服务平台集成了各种学习资源及学习工具,并具有信息共享与协同编辑的优势,
保证网络虚拟环境上的最大化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基于平台,教师和学习者可以享受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资源,通过整合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创建灵动的学习情境,促进师生间良性交流,有助于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绩效;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管理及信息交流的教学新模式。
智慧教学:祝智庭教授(2012)认为,智慧是一种高级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建立在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面向生活,强调文化、认知、体验、行为的圆融统整。本课题将智慧教学界定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智慧地组织教学活动,完成由知识向智慧的过渡,使学生成为智慧型人才的教学。可见,智慧教学秉承多方面的融通与融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学、研、创的融合。同时,智慧教学也蕴含着教学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知识本位到智慧发展、由学会本位到研创发展、由被动本位到自组织学习等三个方面。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智慧教学研究较早,影响较大的学者当属斯滕伯格,其智慧教学理论也较系统。斯滕伯格(2001)在其三元智力和成功智力理论的研究之上提出了智慧平衡理论,并倡导学校应
当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智慧而教,他从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发展学生的智慧提出了很多实践性的策略和手段。随着美国、韩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将智慧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各国大力进行智慧教育软硬件建设,国外学者们开始致力于研究如何依托信息技术来促进智慧教学。如Kristopher Scott(2009)等认为基于智慧课堂终端可以明确学习进度,确定学习活动,推荐学习资源,支持有效的资源共享,并设计了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结合协同的学习模式;Jaechoon Jo 等(2015)基于 ITLA(Integra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sistance)系统,研究了决定智慧课堂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在国内,2011—2016年为智慧教育的繁荣和成果涌现期,这一时期研究具体包括:①如何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教学环境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围绕信息技术支撑和智慧校园、学习环境构建等进行理论性或实践性探讨。如杨现民等(2016)关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内涵、阶段与建设的理论性探讨;廖轶等(2016)则从实践层面探讨了支持个性化发展的网络学习空间一体化设计。②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探讨智慧教学中教学主体对象的智慧化发展特征。如姜强(2016)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学习者在进行个性化自适应学习过程的新常态;毛齐明等人(2011)则探讨了智慧型教师应预备的基本特点及素养。③尝试对智慧课堂的
学习过程中各要素进行分解研究,设计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或者教学模式,以推进智慧课堂中的技术与课程学习的融合。如卞金金、徐福荫(2016)、孙曙辉和刘邦奇(2015)等开展了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研究,但此类研究仅将视野集中在教学模式,对智慧教学评价系统研究不够。
可见,当前关于智慧教学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从研究方法上讲,已有研究大多数还停留在智慧课堂的理念层面或技术层面的建构上,对智慧化教育教学应用等深层次的实证研究还不够。②从研究内容上讲,现有研究集中在智慧教学中教学环境、教学对象、课堂教学等各个要素的分模块泛化研究,而针对结合某学科教学实际,更系统地建构具有学科特的智慧教学设计、实践及评价体系研究还有待加强。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课题基于地方理工科高校学生的需求分析,深入探讨如何借助云服务平台进行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设计体系构建、实施及绩效评估,从而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智慧型的人才路径,以期推动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学科建设。该研究结合大学英语学科教学实际,更系统地建构具有学科特的智慧教学设计、实践及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既可以为基于云服务平台开展
英语学科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提供模型,也可以为如何对智慧教学全过程进行个性化、全面、动态的智慧学习评价考核提供参考,同时充实了针对具体学科进行智慧教学设计及实践的实证研究数据。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课题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远离“填鸭”与“灌输”行为,积极加强教学内容研究,创设出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度的教学组织活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条件,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加德纳(1983)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主要是由学生之间不同的优势智能导致的,其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合个人发展的学习模式,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可见,以上理论为智慧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利用云服务平台进行系统化智慧教学设计及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研究目标
①构建基于“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的全面、系统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设计体系,充分考虑学习者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等个体性差异。
②探索大学英语教师的智慧教学策略及实施,形成具有英语学科特的智慧教学实践体系,以确保教学过程中各元素的无缝融合。
③建立个性化的智慧教学评价体制,对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各要素、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评价。
(3)研究内容
子课题一:地方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中学习者智慧学习需求分析
参照Dudley-Evans和S.t John (1998)的需求分析模式以及程晓堂(2002)关于学习需求分析要点的论述,通过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地方理工科院校的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了解学习者学情,为智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设计提供依据。
子课题二:基于“U校园教学云服务平台”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设计体系构建
结合地方理工科院校的学生需求分析、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和网络环境等因素,基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开发的“U校园教学云服务平台”,进行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教学各元素整合及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对学习情境、分组、协作学习资源、协同工具以及学习任务的设计等。
子课题三: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干预策略研究及实施
360云平台理论探究适应学生差异的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干预策略并加以实施,探讨如何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学—研—创”一体化的教学实施活动(如针对同伴互助、自主式学习、项目合作及学习成果评价等进行教学干预),最大化地实现学习者智慧化发展。
子课题四: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设计体系的绩效评估
从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两个维度,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方法,检验智慧教学对学习者语言能力和个性化发展(如智慧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和团队合作等)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优化该智慧教学设计体系和教学干预策略。
(4)研究假设
①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施能提高大学英语课程师生间的互动频率、互动深度及学生的参与度。
②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智慧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
③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施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非语言能力(如智慧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智慧型发展。
(5)创新之处
①本课题尝试结合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学科教学实际,增加云服务支持的大学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方案的多维性,系统性以及可重复利用性, 进行具有英语学科特的智慧教学设计体系构建,从而实现智慧教学学科性的发展。②目前,将智慧教学设计和云服务平台相结合的研究多属于理论性建构,本课题将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智慧教学设计运用于实践,并进行量化评估,实现理论性向实践性、质化研究向量化研究的突破。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分析阶段:通过文献检索法、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当前教学环境,对学习者进行学情及需求分析,明确智慧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资源难易程度的设定。
(2)设计阶段:利用文献检索的方法,结合分析阶段结果,进行系统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设计构建和实施策略探究。
(3)实施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同级水平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控制班和实验班)。控制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班中,将干预设计置于真实情境中,采用“预设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调整计划→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研究方法,逐步实现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科学化。
(4)评估阶段:①对智慧教学过程评估,采用课堂观摩法通过对实验前后的教学课堂学生信息反馈量、课堂参与的活跃度等进行对比。②智慧教学效果评估办法: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语言学习效果通过语言测试进行,将实验班测试结果和随机抽取控制班进行对比。同时采用教师、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相结合,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该体系对学生非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