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
课题 | 各种各样的运动 | 单元 | 物体的运动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三年级 |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目标解读 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动两种运动方式。在这两种运动方式中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目标解读 物体的运动有的易于观察,有的运动比较复杂。比如一个运动的玩具车车轮是做圆周运动,不断旋转,而玩具车本身在做直线运动。为了方便观察与描述,我们需要利用上些科学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 |||||||
重点 |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 ||||||
难点 |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出示《宝宝运动》视频。 师:生命离不开运动。你都知道哪些运动方式。 | 对运动还是静止的不同认识 | 激趣导入 |
新知探究 | 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1、课件出示动图,学生分别指出各种形式的运动。 | 分析物体的运动形式。 |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
新知探究 | 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 用多种方法让下面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 课件出示不同的运动形式小结。 播放视频《振动》 |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 |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
新知探究 | 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 在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以直尺和手指陀螺为例。 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结果。 |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形式。 |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
新知探究 | 探索三: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表格 等。 课件出示小结:圆点贴在不同位置,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形式,如弹簧摇马,马身为前后摆或左右摆动,而弹簧为振动;玩具小汽车,前进或后退过程中,车身为平动,车轮为滚动;摆钟的指针是转动,摆锤是左右摆动。另外,发条青蛙和弹珠还有可能是竖直方向的平动和水平方向的平动形成的复合运动。弹簧彩虹圈相当于多个不同弹簧的串联,每个弹簧的弹性系数不同,以及固有频率不同,导致振动不同,形成波状的振动。 | 练习使用绘图的形式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
研讨探究 | 研讨1: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以汽车为例。 |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 |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
拓展延伸 | 1、画出旋转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 游乐场里的旋转木马,可以把这个运动分为两个运动的叠加。一种是人随着木马整体转动,一圈又一圈;另一种是人在木马上,一上一下的往复运动。 2、彩虹圈的花样玩法 播放视频《彩虹圈的的花样玩法》 | 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 |
课堂练习 | 幻灯呈现 | 应用所学 |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回顾本课所学 | 建立知识体系 |
板书 | 回顾本课所学 | 建立知识体系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也在飞速进步。近几年来,网络谣言也水涨船高,网络 直播虽良莠不齐而也风靡一时。
针对这些网络现象,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试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网络时代”的背后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走进饭店、商场、饮品店,第一件事不是选购商品,而是询问无线密码;车站、公交车上、公园一角到处是“低头族”。有人感慨“网络时代”将要来临,于是网上流行一句话:“幸福生活一个手机足矣。”
的确,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购、美团、支付、预定门票等,在这个快捷化发展的时代,网络使人们享受到了足不出户的乐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网络时代”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网络时代下暴露出某些网友盲目跟风的无聊看客心理。从之前放狠话的“叶良辰”,再到因一口方言而爆红网络的“蓝瘦香菇”小伙,这些人的都是因无意之举而被网络放大,被一些无聊的看客网友追捧而走红,许多网友都争相模仿,仿佛不参与其中你就脱离时代潮流了,而在
不久之后这一风波又会平息,因为又有新鲜事值得他们追捧模仿了。这一股“来得快,去得也快”盲目跟从之风把他们这种无聊心理暴露得十分彻底,各种明星表情包漫天飞舞,各种低俗段子横空出世,莫不令人为这个时代担忧。
“网络时代”也体现了某些人的“成功焦虑症”。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某些网红通过贩卖、表演一些低俗节目,从生吃蔬菜到生吞虫子、鱿鱼,各种低俗表演令人作呕,这些网红只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不顾个人尊严只为迎合某些无聊众的口味,博眼球、搏出位,他们把金钱视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一切只为钱就是他们的价值观。被某些平台封杀的主播很多,这些人都是为了金钱而不惜一切代价,假如这些腐朽低俗的节目被小孩子看到了,其后果不堪设想。冲洗某些人的价值观,刻不容缓。
同时,“网络时代”下丑陋的面孔也反映了一些监管部门的不到位。一些网络主播只需缴纳一些费用就可以开直播,监管部门没有严格审查这些人的身份以及表演内容便默认他们“上岗”,这无疑是监管部门的失职,监管部门只有加大审查力度才能把庸俗的“苗火”熄灭,把邪恶扼杀在摇篮中,还网络一个干净的环境。
无可否认,“网络时代”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国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Papi酱诙谐的表演说出了当代社会存在的某些弊端,一些有才华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向世人展示
自己的才华,“网络时代”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面对这一时代的挑战,需要我们擦亮双眼,明辨善恶与否。
“网络时代”的来临,你我要做好准备。所以,亲爱的朋友,请放下你的手机吧,去聆听春暖花开的音律,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争做网络的主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要求考生针对一些常见的网络现象,谈感想。此题可以从分析网络现象的利弊,如何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来选材立意即可。
(1)从网络对人类的好处来看: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购、美团、支付、预定门票等让人享受到了足不出户的乐趣。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网络问题。从网路带给人的不良影响看:一些低俗网络打开了盛有人性恶的潘多拉之盒,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浸淫于此的人。尤其对青少年产生了很多负面的辐射力。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立意:
网络是把双刃剑
3 d网络发展的利与弊
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络”
不能让“网毒”蔓延下去
素材:1.艺术才华成名
这一类型的网络红人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艺术才华获得广大网民的追捧。他们大都数地处草根,一般不是科班出生,没有接受所谓正规的训练,往往是依托其非同一般的天赋在兴趣支配下的自我学习,从而在某个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特点。
许嵩,是内地近年来网络讨论度最高的独立音乐人。其歌曲引发收听下载狂潮,千万人次试听。获得Tom网最佳作词奖。 近年许嵩持续保持超高人气 。网络音乐的出现和许嵩的走红,反应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平民化,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领域不再是科班出身专业人士的专利,普通人的兴趣取向开始得到彰显。在社会价值多元化平民化的时代趋势下,以前掩盖在主流的艺术之下的个性化的兴趣、品味渐渐浮出水面。
2) 搞怪作秀成名:罗玉凤
罗玉凤,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9岁起博览书,主要研读经济类书籍和人文社科书籍, 因其雷人话语和自信风行网络。
首先,凤所说的择偶标准映了我们社会存在的巨大贫富差距。其次凤现象反映的是经济社会巨大变化大背景下对人性全面发展思考的欠缺和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忽视。再次凤现象反映了中国媒体发展取向的混乱和社会体心理发展的不成熟。
3)意外成名:犀利哥
犀利哥实为宁波街头一名乞丐,由于复杂身世流落街头。天涯论坛中发布数张被称为“犀利哥”的乞丐照片,因其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给人们潮流视觉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并加以“”。此后,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
“犀利哥”出名,不排除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甚至也有一部分人是带着厌恶和攻击的情绪来炒作此事这样。但是这种猎奇心态,其实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存在。“犀利哥现象”仅是网络文明的一个缩影,网络文明也最终会影响现代文明的发展。
4)网络推手成名:奥巴马女郎
主人公名叫王紫菲。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在演讲现场与奥巴马一起出现在镜头内的一名中国黑衣美女照片被曝光后,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被称为“奥巴马女郎”。
随着网络红人的蜂拥而出,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看中了这一成名渠道。刻意的安排,精心的
策划,独特时机的精确把握,曝光后再加上网络推手的助力,让王紫菲瞬间化身“奥巴马女郎”。炒作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常客,人们为了经济利益,刻意人为地制造关注点,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聚集媒体和舆论的闪光灯;终于,网络红人这一现象也就成了炒作的外壳。 行文结构:首先拟议个论点式的题目,可以使用对称结构,也可以巧用修辞,或者问句、符号形式。其次,主体部分从正反两面辩证分析,联系现实生活让内容丰富、论据典型,增强说服力。结尾有针对性地发出号召,让我心做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美丽生活不可欺
惊鸿一瞥,顾盼生光,唇红欲滴,笑靥如花,如此“佳人”,原无非出自“美颜神效”,这让多少人感叹,浮华年代,真实不再!
其实,真实,也是一种美。
纪伯伦曾说:“真实,也是一种美。”真实,恰恰美在它的坦诚,美在它的自信。当人们乐于用各种美图软件修改五官,便沦入自欺欺人的虚伪之中,而恰恰正是这种虚伪淹没了真实,让社会陷入千篇一律的“人造美人”的审美之中。缺乏真实的美,是浅显而缺乏内涵的,不能算上是美好的东西。谈起真实之美,我不禁联想到杨绛在《我们仨》中描述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真情实感,美得让人动容。同样,生活的真实不应掩盖在各种虚假中,应当让真实之花自在绽放。
再深一层来说,各种美颜工具的“横空于世”,正源于人们内心对美的肤浅认识。
人们对美的认识越来越多地停留在外貌、身材等外在形态,以致让他们忘记了真实的样子恰恰是最美最自然的。且看古人,梅雨飞絮,闲愁几许的诗人贺铸,恰恰不是一位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的男子,相反,史书记载中,他是位貌极丑,青黑的诗人罢了。可又何妨?如此容貌不阻他诗句中的柔情似水、美不胜收。同样,人的审美不应停留在浅表的外貌“修改”,
如此虚假,倒有做作矫揉失真的丑态。让真实回归到美的行列,人们审美时要认可真实,善于发现真实中遗憾的美。正如《匆匆那年》里曾说:“真实生活正正美在它的残缺与遗憾。”人们的审美也应接受生活中那份真实的不完美。
而真实的缺位,也与社会过分崇尚单一审美标准有关。“白富美”、“高富帅”成为衡量美的标准,这无形中扼杀了真实生活中各种美的存在。在单一审美标准的驱使下,大量PS美照泛滥成灾,人们用现代技术描画起一副虚伪的皮囊。而日本大学生研发的这一“反美颜”工具,不仅仅是对社会单一审美的挑战,更是对社会真实的呼唤。微博上有句话很率真:“宁可胖得有个性,也不要瘦的雷同。”美好,因为真实生活中人人各异。而真实中参差不齐的差异,不应被单一审美的虚假扼杀。
让公众真正接受真实,关键是要提高社会的审美水平,让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局限于清丽的五官那么外在的层次,要知道,一个人的气质与涵养不是美图秀秀可以掩盖的。真实中的美,源于一个人的气度与修养,源于他的洒脱。
纵无杏眼流光,香艳红唇,人也可以真实自在地活出美不胜收的人生。
正所谓,美丽人生不可欺。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由两个段落组成,第一段围绕“自拍美颜”的现象展开,先呈现现象,再围绕具体的“自拍美颜”现象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
自拍美颜是爱美之心的体现。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也是人的一种天性,无可厚非,甚至也可以说是理直气壮。所以,考生对此角度可持肯定态度。但是,人的形象美也是有不同层次的,有人为的刻意之美,也有自然的朴实之美,有外在之美,也有内在之美,而从材料中所反映的以及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自拍美颜”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人为的刻意之美,是强调外在之美的一种表现。“自拍美颜”确实能让人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美化,但刻意的终究不能长久,也有“见光死”的危机,单纯的美化外表而不注重内在的美化,那么,对形象美的认识也是肤浅的。所以,同样是追求美,但是以什么为美以及对何为美的认识却能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也为“爱美之心”的理解留下来了辩证思考的空间。
自拍美颜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此角度和前一角度形成对比,是对自拍美颜现象的。因为借助各种自拍软件的神效,通过柔化、磨皮、增白、瘦脸、美瞳等美化处理,虽能得到一张张赏心悦目的美照,但却无法真正改变容颜,换言之,自拍美颜只是一个通过美化软件幻化而成的假象,假就是假,即使以假乱真,但终究无法代替真实,自拍美
颜只是对真实容颜的一种掩盖,自欺的同时也欺人。而过度迷恋自拍之人也大多是缺乏自信之人,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其实,当一个人足够自信、内心足够强大之时,并不会把外在的容颜视作炫耀的资本。就如“我很丑,但我很温柔”,这是一种自我肯定;就如马云虽其貌不扬,但站在人中,依然是世界的中心。此角度适宜顺向立意。
第二自然段整体上与第一自然段构成对比,“反美颜”与“自拍美颜”相对而立。这样的对比,有利于引导考生拓展对某个具体现象的认识。而本题则通过“反美颜”与“自拍美颜”的对比使考生对“自拍美颜”现象的认识更为清晰而理性。本段材料同样提供了几个不同的立意角度:
“反美颜”软件能消除美图效果,让虚假的美丽回归真实。这其实对前文“对真实的掩盖”的一种回应,真实始终是真实,不管如何掩盖,终有被识破的一天,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反美颜”软件可以避免欺骗的产生。这也是对前文“是自欺也是欺人”的回应。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存在因“自拍美颜”而引发的一些欺骗行为,尤其是在愈加开放的网络时代,网络社交越来越成为我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而沟通交流的首要条件即是真诚,缺乏真诚的沟通交流必然是无法长久的。借助自拍软件的神效,一切都看上去很美,但往往与真实存在一定差距,而“反美颜”的问世无疑打击了此种“自拍美颜”的现象。同时,此角度也反映了我们以貌取
人的错误认识,正是我们大部分人过分强调外表,以貌取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拍美颜”现象的泛滥,若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是关注外在美,而是注重内在美,那么也不会产生过分自拍美化的现象。
“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此角度表达了对“反美颜”软件的不同看法,认为适当地美化真实是可以接受,是无伤大雅的。 对于此角度的立意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从肯定的角度来看,适当地美化个人形象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就如化妆,既可以悦己,也可以悦人,通过适度的美化,把自己的最好一面展现在他人的面前,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及他人的一种尊重。延伸开来,例如现实浪漫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等,这些文学创造手法都是在基于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适当想象和夸张,不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吗?所以具体到个人形象而言,只要是在真实基础上的适度美化,未尝不可。从否定的角度来看,认为生 活的真实无需美化,要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只要言之有理。这样的立意也是可以的。
本次写作内容其实就是如何看待“自拍美颜”的现象,只要围绕“自拍美颜”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正向、反向立意皆可,也可辩证立意。
正向立意有:自拍美颜是爱美之心的一种体现,是对美的追求;自拍美颜,悦己,也可以悦人;适度美化自我,未尝不可……
反向立意有:拒绝刻意之美,呼吁真实之美;自拍美颜,掩盖真实;自拍美颜,是自欺也是欺人;反美颜,呼吁真实;接收并悦纳真实的自己;反美颜,以诚相待;真实的自己,无需美化……
辩证立意有:适度美颜,生活更精彩;内外兼修,人生更美;尊重真实,适度美化……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5月13日,《界面新闻》报道,音乐人李志创作的一首歌曲《热河》,让南京市热河路的一面墙火了,外地游客尤其是李志的粉丝争相到此留言,随即墙上布满了各式涂鸦。据南京市某城管中队中队长徐熙然表示,墙上留言内容参差不齐,大部分是表白、恋爱类中性涂鸦,有三分之一左右是不雅的文字和图画。最近,这面”网红墙”上的涂鸦全部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是灰白单调的墙面。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涂鸦,一座城市的纹身
近日,南京市热河路涂鸦墙被涂抹,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涂得好,不然影响市容,有
人认为应该保留,给城市留下些温情。我认为,涂鸦墙可以保留,但要规范管理,让它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纹身,成为城市的名片。
涂鸦作为一种街头嘻哈文化,诞生于美国,后来传入欧洲,渐渐增加了一些时尚元素,在欧美是一种年轻人中很普及的兴趣爱好。而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其有着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另类艺术的结晶;另一种将之贬低成“文明素质问题”。
那么,城市究竟该怎么对待涂鸦?是将它扫进垃圾堆,还是该为它保留一块芳草地?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喻成一个人,那么涂鸦就是他身上的纹身。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纹身。
目前,上海最受大众瞩目的应该是弄堂涂鸦。康定路、新乐路、华池路,这些地方的涂鸦更多的记录了上海人的生活。康定路600弄涂鸦的作者之一施政说,其实他画这组作品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就好。施政从小生长在石库门,他回忆说:“小时候,邻里间都很熟悉,互相串门,孩子在弄堂里踢球,玩游戏,大人乘风凉,聊家常,小商贩在卖爆米花……现在城市发展了,高楼林立,人们的这种感情再也回不去了。”这组作品是对家乡的一个回忆。城市虽然在发展,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对家乡有着自己的情怀。我想,这也是这组涂鸦能迅速走红的原因。
涂鸦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创作地点也不再局限于街头。交大、上理工、同济,这些学校的角落里也出现了涂鸦的身影。在这里,涂鸦也被赋予了另一种含义——记录青春。在各大高校的涂鸦墙上,你可以看到社团活动、可以看到最纯真的爱情,也可以看到学生时代的青涩。也许许多年后作者再次走过他们创作的地方,满眼都是青春的回忆。
这些地方的涂鸦已经成为了一座城市的纹身,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作为“观众”的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他们的想法,而不是试图毁灭一切非主流的东西。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将它们保留下来?
不过作为一门带有些许叛逆彩的艺术,涂鸦对于城市的影响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谓之艺术,有人称其捣乱。面对游走在主流与地下、法律与艺术之间的涂鸦,城市管理者该怎么办?
涂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时尚和文化,好看的涂鸦总比各种小广告强。但涂鸦不能随便推开,需要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内容方面,要健康、文明;地点,不能随便乱画,城市管理者可以在专门的地方开辟涂鸦墙;还要有专门的管理者定期检查,涂抹掉那些不合乎要求的涂鸦。这样,让涂鸦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纹身,成为城市的特名片。
南京网红涂鸦墙虽然已被涂抹,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一座城市,究竟该打造成什么样子……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个思辨性话题,围绕“网红墙”上的涂鸦该不该清理谈自己的看法。考生可写的角度很多,但是要注意从材料中寻立意的根据。比如认为不应该抹掉的,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写:这面涂鸦墙已经成了李志粉丝的情感载体,墙上的内容更像是集体的创造,甚至已经成了南京的文化特,代表了城市记忆,比之灰白单调的墙面更加有特,城市应该保留一些有有人情味儿的建筑。认为应该抹掉的,可从这个角度来写:墙面乱涂乱画,到此一游等图画和文字,毫无审美可言,甚至有些是不雅的文字和图画,影响市容,不值得提倡。而且,这面涂鸦墙是某小学新校区的围墙,该项目目前正在建设施工中,不久后将交付使用,因此,清理涂鸦墙势在必行,不然会影响孩子的世界观。还可以认为可以保留好的涂鸦作品,对涂鸦进行有效的引导,在清理粗俗内容的同时,制作一些“请勿胡乱涂鸦”的温馨提示,或者一些其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让涂鸦墙成为南京市的一道风景。
参考立意:
1、如此“涂鸦”要不得
2、城市应多一点温情
3、既要“涂鸦”,也要规划
4、让“涂鸦”成为城市的美容师
5、“涂鸦”,一座城市的纹身
可用素材:
1、涂鸦者也是有级别可分的,不然也不会能出梵高、毕加索这些异态画家。西欧的涂鸦是疯狂张扬的美,而东方的涂鸦者则是玲珑典雅的美。一个人在涂鸦的时候,也是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反映在画里。生命就是涂鸦者手中的画笔,只不过它有长有短。而人的一生,则是一张画纸。想要涂鸦何样的精彩,就得看涂鸦者的绘画天赋了。
2、那段时间整个布朗克斯到处可见涂写得歪歪扭扭的帮派符号,混杂着“厕所文学”似的猥亵图案。美国报纸形容布朗克斯“就像一个原始人聚居地”。难怪有人会把涂鸦和原始人联系在一起,因为人类最早的文字和绘画就是刻在墙上的,那些壁画是史前人类留下的唯一的文明记录。可随着纸张的出现,壁画反倒成了不开化的标志。尤其是当城市出现后,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建筑物光洁的表面,任何图案都成了一种破坏,一种反文明的精神污染。
3、建规那边的涂鸦很有感觉,其中有一副图是学校里各种人的剪影,很能反映校园的独特气息,像一副浓缩的照片;公管学院附近咖啡店上的涂鸦是用颜料刷上去的,很简单,有涂鸦的风格,但是不好看,太单调;绝望波桥洞下的涂鸦很有破坏环境的嫌疑。
4、 上海苏州河畔、莫干山路上一段长600余米的涂鸦墙,被称之为上海最大最完整的“涂鸦天地”,然而,这一“惊艳”的风景将因所在地块的建设规划而于年内被拆除。这段涂鸦墙原本是一个闲置很久的地块的围墙。随着莫干山路M50创意园区的兴起,一些热爱涂鸦艺术的年轻人看上了这段围墙,于是这段围墙一天天变起样来,让路过的人有了“惊艳”的感觉。据说这是上海迄今为止“最具规模”的涂鸦墙了。难怪它的消失会引起人们的惋惜。一些涂鸦爱好者担心,这堵墙拆除后,上海这座城市更没有涂鸦艺术的生存之地了。
参考结构:
概述网红涂鸦墙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让涂鸦墙成为城市的温情记忆。讲述涂鸦墙的由来,国外对待涂鸦墙的态度。涂鸦墙影响市容,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举出上海涂鸦墙的例子。回到网红涂鸦墙上来,说明保留的理由,以及管理办法。呼唤城市管理者,理性对待涂鸦墙,不要把城市变成千篇一律的刻板样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8年已经悄悄逝去,2019年翩然来临,辞旧迎新之际,媒体纷纷发表新年献词:
搜狐:《感谢你的坚持,生长永无止境》
南方周末:《每一个这样的你都是英雄》
中青网:《你的光芒无法阻挡》
澎湃新闻:《春天是从冬天开始的》
北京日报:《愿你我的奋斗绽放芳华》
一篇篇新年献词语言华丽、情感深挚,读来令人激情澎湃。有人说,“看了很多新年献词,依然过不好这一年”;也有人认为所有的媒体新年献词都是“回顾过去,成就辉煌;展望明天,前景光明”的套路;还有人说,新年献词是某种一年一度的仪式。你如何看待“新年献词”?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一曲新词长,晔晔如扶桑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年献词喷涌而出,让心愿在新年中栖息生长。一曲新词长,一诵一
铿锵,晔晔如扶桑。
白居易有诗云:文章合为事而著。但众人所讥的“套路化盲目麻木的祝愿与歌功颂德”看似与之相悖,实则不然,每一次“愿所行胜怠”与“吾国斯民遥相守望”的祝愿,都会带来蛰伏已久的喷薄的感动。
昭前事,鉴后人,新年献词有大用。
习近平言道:昭昭前事,惕惕后人。诚哉斯言,新年献词由来已经几千年,从“千门万户瞳瞳日”之时所撰钟鼎文到《南方周末》“愿你的期许和梦想,在这片温暖的大陆栖息生长”的经久感动,新年献词承载了每位国人的瑰丽愿景。而同样,新年献词立乎畴昔以指今日,为新年留下深刻印鉴。去年《南方周末》所提及的问题:核爆炸危机阴魂不散,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双头怪胎竞相疯长,无一不是新年焦点。故言,新年献词之用,在乎昭前事,鉴后人。
形未变,事以迁,新年献词非套路。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中谈及:“文章不是漂亮虚荣的外衣,而是本性的呐喊与沉思。”新年献词并非用华丽辞藻歌功颂德,而是“呐喊与沉思”,这声呐喊,理应震撼天地,发聩蒙昧之心。岁月迁转,时移世易,即便是功德,早已更新换代;即便总是愿景,也蕴含了多种期待。冷眼旁观,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之双目,锐意指出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像,文骨分
崩离析。纵观中国文脉史,新年献辞由“小国”转为“世界”,由“经济喜人”到“人民幸福感”,其中之变,几经波折,未有套路之理。
千门万户瞳瞳日,当有仪式祝新福。
一元之始,岁在大寒,新年之声,早已微微来风,阳气萌动。澎湃新闻每年的冬春论作为贺词的一种,具有特定的仪式感,却亦能为我们带来经久不息的感动。古人作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亦具备一定的仪式感。春节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新年新气象,何乐而不为?
即便已过新年,献词所问,依旧令人心有悸动——“二零二零,中国可好?”
希望新年钟声响起时,我们敢于高喊:“山河美丽,国泰民安!”一曲新词长,一诵一铿锵,晔晔如扶桑。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题目有点类似于2018全国高考三卷作文题,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目的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既考查价值观,又考查思辨能力。审题难度不大,关键句是三个“有人说”。第一个认为“现年献词”没用,第二个认为“新年献词”是套路,这两种
看法都对献词有否定倾向。第三个认为是不可缺少的仪式,持肯定态度。这就要求考生辩证思考,有自己的观点。该题目在任务设置上并未设置太大难度,明明白白告诉考生针对“新年献词”表达看法,且将关键词用引号加以强调,且此材料很接地气,考生对献词并不陌生,也有话可说。但若想写好该作文却也有难度。对论证要求较高,考生在写作时需要用大量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对思辨层面要求严格,不仅需要考生有丰厚的积淀,还需有精彩的论证。
参考立意:
1、新年献词为仪式,奋斗前行靠自己。
2、不奋斗,看多少献词都过不好年。
3、以献词激励自我,携奋斗走向辉煌。
4、把激励写进献词,把奋斗写满征程。
5、新年献辞,回顾过去,展望明天。
6、套路不可取,内涵需重视。
可用素材:
1、“人们从历史中获得的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诚哉斯言,历
史悲剧次次重演,缘故在何处,总应归到“鉴”字上。秦不以六国为鉴终赴灭国之路,带来又一次的悲剧重演。新中国总结经验教训,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换了人间,便是以史为鉴的最有力的例证。新年致辞,回顾往年成就,辉煌中仍有残余的问题,应谨观之,谨记之,以已去者为经验,为未来的舵添一分助力,在历史长河中走向光明未来。
2、“文人不应局限于个人的情怀,而应关注世界,关注未来。”诚如斯言,文人堪称时代灵魂的勾勒者,若文人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便会为历史巨舵的行进扬起风帆。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新年献辞是社会文化和思潮的凝聚共识,是国家发展方向的规划定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党的领导方针,使居民收入百倍增长。《我和我的祖国》街头传唱,响彻大江南北。当社会主义文化向着同一方向迈进,民族之复兴岂远,新年献词便发挥舆论功能,激发人的激情、活力与创造。
3、“激荡年华奋斗者胜,时代潮头奋搏者先。”诚哉,生如逆旅,一苇一航,虽渺小,却仍能掀起千层浪。新年献词或使人心生感触,但践行实干,不在于的言辞,而在于切实的行动。每一个你都是英雄,杜富国前的献身,王继才守岛32年的坚守,抑或是郝康与恋人相约零点37分的短暂一分钟相聚……这些精神无疑是新年献词所提倡的,只有去践行,才能真正散发光芒、绽放芳华。
参考结构:
开头引用新年献词中的句子,亮出观点:新年献词是逝去的纪念,是未来的序章。接着提出分论点:新年致辞,为历史之镜,是逝去者的纪念。可用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和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来论证。再提出分论点:新年献词为引路之灯,是未来者的序章。可用塞罕坝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事例证明。再提出分论点:新年献词为方向指引,践行奋进仍在个人。可举感动中国中王继才、钟扬等人的例子证明。最后号召大家面向未来去做追光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高度评价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守宙奥秘上建立的卓越功勋,深切勉励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
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高度评价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上建立的卓越功勋,深切勉励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对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从陆地到太空,这是探索,更是长征。犹记得六年前,在北京航天飞行测控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三位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时指出,“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时至今日,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光辉成绩。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飞天揽月之梦。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中
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积蓄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启示我们,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唯有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才能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天河基地、织女、河鼓、泰山……新发布的嫦娥四号着陆区域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表明,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今年春节贺岁电影中,《流浪地球》的票房独占鳌头。究其原因,就在于电影表达出了人类未来太空事业的恢弘场面,更传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宝贵理念。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是巧合,中国航天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做浩瀚宇宙的探索者,一起向更深处的寰宇、更美好的未来进发。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有两个段落,第一段强调“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第二段重点要求“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从材料看,有两个重点词,“梦想”“奋斗和拼搏”,由此抓住这两点进行立意,谈梦想可以激发活力,促人奋斗;反过来“梦想”也要靠“奋斗”来实现。还可从材料中“航天”到“每一行业”,可也写个人梦想、某一行业的梦想和中国梦的关系。如小梦成大梦,共筑中国梦等。
参考立意:
(1)梦想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2)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3)梦想要靠奋斗来实现;(4)共筑中国梦。
开头引用材料提出“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的观点;然后回顾中国航天史上的光辉成绩,进而从“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进行论述;最后提出“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做浩瀚宇宙的探索者,一起向更深处的寰宇、更美好的未来进发”的号召,收束全文。
素材链接:
1.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这次任务实现了多项创新,填补系列国际国内空白,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精神。我们要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弘扬科学精神,瞄准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坚持补齐短板、跟踪发展、超前布局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我们要激励更多科学大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以实干创造新业绩,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早已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的家里,并且一躺就是50年。布罗迪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自己是未来的海军大臣,因为他有一次在海里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有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肯定是英国的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未来。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1年后,布罗迪手里仅剩下戴维的作文本没有索要。他想,这个人也许是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从未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那
个梦想。”
3. 名言
只要一个人还有梦,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美]巴里摩尔
我不缅怀过去的历史,而致力于未来的梦想。[美]杰弗逊
人类因梦想而永生;失去梦想,生与死无异。[美]詹姆斯·迪恩
【点睛】
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
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下正值大学生求职季,相比过去单纯追求“高薪”,有调查显示、95后求职者更加注重自我实现以及与兴趣契合,更加注重工作氛围和环境质量。如何看待95后“高薪不是首选,追求自我实现”的就业观?这种观念变化给用人单位、教育机构等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你结合你的见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高薪诚可贵,自我价更高
我们的父辈总是告诉我们,工作要一个“保险”的,衣食无忧的,俗称“铁饭碗”。但当今的年轻人的想法显然跟父辈们不一样了,他们在求职时更加注重自我实现,而不是父辈们看重的高薪、稳定等要求。对此,我觉得年轻人是对的。我们工作的确应该追求自我的实现,而非只看重高薪。
那么,为什么当今的年轻人有了这样一种新型的职业观念呢?首先是社会的发展使得物质资料变得富足,新生代的年轻人不用在为生存而选择工作,选择奔波。这使得他们更加有精力
去考虑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其次是时代的进步让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元的思想。年轻人拥有了诸如“独立人格”之类的意识、“丁克家庭”之类的观念,这让他们部分摆脱了父辈们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传统生活方式,从而将个人的价值实现作为求职时的考量选项。
这种求职方式有没有坏处呢?当然有,比如一些机械的重复的工作将不再作为年轻人求职的首选,未来社会这样的一些不能被机器取代的工作有谁来做呢?
但相较之下,我仍觉得这种求职观念是利大于弊的。其一,追求自我实现是年轻人自己的选择,这样即使选错了,年轻人也不会抱怨。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其二,追求自我实现所选择的工作一定是自己热爱的工作,当你热爱一件工作的时候就轻松地解决了坚持的问题,因为这是你的热爱,所以你会奉献。其三,它最大的好处是会鼓励这个社会的创造性。创造很多时候是出于兴趣,出于爱好。一个为了钱去工作的人和一个为了梦想去工作的人,他们的创造力是大相径庭的。
因而,即便这种求职方式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我仍觉得它是值得提倡的。况且产生的问题,我相信人类有办法去解决。
那么,面对这样新型的求职观念,我们的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
用人单位需要提供可以让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位,创造出更多有创造性的职位。任何一
个大量重复的工作是不太能让人有自我实现感的。用人单位还需要更新自己对人才的招收观念,慢慢改变现有的工作格局。年轻人是未来,一个企业如果在未来不能满足年轻人的求职需求,它一定被淘汰。
教育要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同时给他们教以新的求职观念。这个社会也应该更加宽容,允许各种各样的职业选择。这样未来的学生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而我们这个时代才能更加精彩。
针对“高薪不是首选,追求自我实现”的职业观,我想说:“高薪诚可贵,自我价更高”。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你结合你的见闻写一篇文章”。本次作文对文体,虽无显性规定,却有隐形指向,题干中“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一句话,就是在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因此作文应该要有明确的观点出现并进行相关阐述。第一,如何看待这种职业观?第二,这种职业
观给用人单位、教育机构等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所以这篇作文我们不仅要就这种职业观发表看法,还要写出相对应机构的应对要求。个人觉得,这篇作文要对这种新型的职业观采取认同鼓励的态度。
【审题】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本题材料主要阐述了95后大学生求职并不以高薪为选择职业的首要条件,而是追求自我实现。当下,大学生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职业与兴趣是否契合,考虑工作氛围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看重自我实现。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对于大学生的这种选择,考生需要理性看待。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已经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对职业的要求更高完全可以理解。同时,求职就业最根本的还是要有足够的能力,杰出的才华,只要某一职业适合自己的长远发展,可能其他方面不能要求太高,毕竟鱼和熊掌很难兼得。
参考立意:①工作中追求自我实现合情合理;②理性看待95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③考虑自身发展的同时提升适应岗位的能力;④就业理念的更新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行文结构:
如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择业,要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目的”。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
析论述,如新时代提供了优渥的物质条件,也给实现人生目标拓宽了路径;人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天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追求人生的美好;人生的道路要走得出彩,仰望星空是应该的,脚踏实地才是成功之本,可以结合生活中“闪辞”现象分析。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追求人生的价值;在职场上如能守住诚信、担起责任,也必将为自己开辟远景。
【素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绽放的姿态,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是不变的道理。当下年轻人就业观念多元了,但是努力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苦干实干的劲头不能少,惟其如此,才能创造美好未来、收获最美风景。
年轻人求职观念的变化,也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从过去“一人干活养全家”到如今“全家人人上岗”,从过去“一份铁饭碗”到如今“不问工资关心下午茶”,从过去“休息就是懒惰”到如今“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就业总量的持续增长、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就业观念的日益成熟,勾勒出职场进步和社会变迁的脉络。如今的时代,在给予我们更为优渥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拓展了人生目标实现的路径。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对很多人来说,工作是一种谋生手段,工资是最大激励。而现在,工作
成了价值实现的平台,成就感成了动力源。
员工与单位之间,也由简单的雇佣关系变成了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给青年员工提供愉快的工作环境,如何创造展示才华的舞台。
用人单位应该主动转变思维,与青年人共同成长。一方面树立合作意识,把员工当作事业上的“合伙人”,为他们营造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在员工的自我实现与单位的目标达成之间寻求价值共同点。
95后就业往往勇于追求自己所“爱”,关心个人爱好,关注个人发展。
95后并不在乎他人的眼光,而是更关注在一个岗位上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认同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领域更容易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更愿意展现出对自身自尊的维护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对自由选择就业的包容度在不断提高。
95后就业观呈现出的是一种多元开放性的观念和心态,这种就业观的变化,离不开科技的快速迭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可以说是当下社会时代不断进步的缩影。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不管是传统的就业观念,还是新一代的就业选择,只要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梦想而不懈奋斗,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而不懈追求,都是值得肯定的。
【点睛】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如果你是一滴水,就要滋润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就要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就要坚守你的岗位。 雷锋
材料二: 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人民网·
夜读》
以上两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甘于平凡,乐于奉献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就是要我们当火炬,不是要照亮自己而是要普照众人。”奉献是石,敲击星星之火,点燃暗灭的灯;奉献是灯,闪烁荧荧微光,照亮了前方的路;奉献是路,引领我们前行,迎向前方的光明灿烂,到人生的定位和价值。我想成为乐于奉献的人,在这广袤的天地间,如一星子兀自折射出黑夜里最璀璨温馨的光彩。
奉献自我,能提升生命的价值,并让社会更趋祥和与美好。泰戈尔曾云:“爱让人类亲吻着无限。”奉献的出发点正源自于,爱它让我们的心保持炙热与热情,并乐于付出一己之力,营造一个盈满动人温情的社会。爱如一把火炬,燃起温热明亮的烈焰,在黑暗中照耀出一片光明;似冬日的暖阳,暖暖霍霍的晒着隆冬的大地,在寒冷刺骨之际以灿烂的温度增添幸福;像丝绒般的薄雾,默默地萦回缭绕于你我之间,带来几分甘甜清新的滋润。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奉献出一分自我,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让社会因此多一些改变,多一点美好。我想成为一
个乐于奉献的人,伸出关怀的双手,修筑一座座爱的桥;付出热忱的心灵,倾听一处处不同的声音。
我愿奉献些许物质的资助,虽然无法太多,却代表着我脑海中,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寒冬夜里,踏出补习班的门,一路脚步蹒跚的走回家。路上,我照例到便利商店买我的晚餐,结帐时心血来潮,将回的零钱投入一旁的捐款箱,只闻得零钱叮咚乍响,那似乎是这份爱心在心灵深处响起的乐音,清脆悦耳。每一枚硬币,虽然极微小,却能为其它生活困苦的人们尽一分心力;每一次改变,虽然看似轻微,却是一种改变社会的动力。夜里的风依旧凛冽,我的心却因为这份关怀而升起阵阵暖意与喜悦之情。就是这一次的改变,使我明了了奉献的意义和实践之重要,生命因此到了定位。我相信我自己做得到,知道该如何实现奉献付出的价值了。
我愿奉出一片诚挚的爱心,多为我们的社会服务一些,生命也将因此丰实,且更具深度。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到孤儿院做志愿者,我怀着满溢的热情与一颗奉献服务的心,付出一点爱,营造更美好的人生。当天我们先帮他们打扫、清洁,再陪他们一同玩耍、嬉戏。我看见了他们脸上的笑靥如阳光般灿烂,他们的眼神如星子般生动光彩,他们的心更像充满了缤纷多彩的花田,灿灿然恣意绽放那童稚纯真的喜悦。我们之间好似糁落了金黄暖阳,温暖又
藏着些许美丽。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云:“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生活是美好的,快乐的。”我学会了奉献出自己满心的爱,用爱串起一丝丝美丽因缘,织就一张张温暖祥和的社会网。
当阒寂的夜降临,我愿当颗缎墨天幕的星斗,兀自折射闪耀,为他人带来希望;当严冬之际,我愿化作一道金黄阳光,柔和的足迹在人间糁落传递爱的温度;当漆黑笼罩时,我愿化为一盏烛火,燃烧身躯,发出光明与暖意。我想成为乐于奉献的人,因为徐超斌医生回馈乡梓的爱,那感动彷佛瞬间擦出的火花,点燃我心中那根烛芯,永远不会熄灭。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写作任务十分明确“以上两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本次作文对文体,虽无显性规定,却有隐形指向,题干中“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一句话,就是在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因此作文应该要有明确的观点出现并进行相关阐述。
【审题】
多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是分层把握大意,再按照要求选择其中两三则信息写作,取交集或者并集来自由组合。材料一主要从雷锋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干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的人生就有价值。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平凡工作的积累。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材料二主要讲生活中需要注意细节,不断积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能够引起质变。我们生活中很多简单、平凡的事,我们并没有全部做好。这些小事也并不容易都做好。因此,要用心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只有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确、更专注,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从旧事物中出新方法来,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使自己有发挥本领的机会,满足心中的愿望。这一切,都需要用心去做。
供选立意: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生活中需要注意细节,不断积累、提升自己;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等。
行文结构:如先确定标题《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人的一生,可以平凡,但绝不可以平庸,在平凡中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摆脱平庸,升华平凡”。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生活中,忠于职守,让生命在平凡中闪光;把平凡的事做好才能
成就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才能实现不简单;平凡蕴涵伟大,一个人干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数年如一日把事干好,始终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到所热爱的事业中。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更注重细节;一切卓越的业绩都出于平凡的创造,一切伟大的人物都坚持简单的创新等。
【素材】
做自己人生的船长,坚守自己的岗位,即使平凡,却也是一种成功。在哲学中,平凡便是最高境界的成功。
北京33路公共汽车售票员陈清凤,十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亲切的笑容,贴心的举动,负责的态度,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中,却也显得不平凡。有个女孩曾说过,我不想做英雄,我想做为英雄鼓掌的人。也许我们不是英雄,但为何不坚守自己的岗位,为英雄们鼓掌呢?做自己人生的船长,也许我很平凡,但我很重要,我们要这样勉励自己,然后扬帆,起航。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虽不被人关注的,但默默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人,他们中有路边报亭的下岗工人,清扫大街的保洁工,辛苦劳作的建筑工人……
身处平凡,但拒绝平庸!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寻,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一切不平凡的业绩都出于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
凡。对待工作,一是不要轻视平凡;二是不要把平凡工作做成平庸。
平凡的一颗螺丝钉很美丽。神舟六号成功发射,使聂海胜、费俊龙两位英雄航天员受到所有人的鲜花与掌声,他们的背后,有一扎根在戈壁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像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认真刻苦,毫不张扬,这就是他们的美丽所在,他们的工作带动了航天机器的运转。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我们在平凡中不能灰心丧气,而应该在平凡中努力,在平凡中奋斗,同其它平凡的人一起,共同完成伟大的事业,这样你也就不再平凡。
坚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不忽视每一件简单的事情。细节决定成败,把平凡的事做好,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要有不怕吃亏的精神,还要追求完美的性格。把简单的事做好,要有敢于负责的态度,要有不甘寂寞的品格,还要不断攀登的毅力。
【点睛】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
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无论今天是怎样的,明天会更好。
有人说:明天好不好,主要看怎样把握今天。
【答案】与其等待明天,不如抓住现在
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是啊,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怎能任时光蹉跎?赶紧地抓住今天,现在!
前几分钟还是空白着的卷子,已然成了写满分数的尖刀,直直插入我们尚不谙多少世故的小心脏,疼痛,惊悸,战栗!无需细致包扎,无需言语抚慰,抹抹脸上的泪水,拾起笔来继续
作答。再多的祈求在漫漫题海前都是无力,怨天尤人的话语也是苍白。我们就像汹涌浪涛间的一小小鱼儿,拥挤着,奋争着。停下,便是粉身碎骨;等待,便会被滔天恶浪吞噬。逆流而上,才会有生存的希望,执着向前,才会有鱼跃龙门的成功。前方,奋进,希望;今朝,拼搏,理想。不要说:我得赶完这篇论文……不急,我先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等会儿……人生如此短暂,岂有多余时光任由我们挥霍畅玩?
如果没有青春作为资本,你拿什么来等待明天开始干活的好时辰?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吧,抓紧此时此刻、每分每秒!
有人说:“等待,就是浪费青春。”没错!有人说:“没有目标和方向的人生,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啊!六月在即,我们走在高考的路上。成了,人间四月天;输了,黑七月!
高考犹如天梯,悬于云边。抓住了,一步登天,尽览山,人生美景自无限;抓不住,摔下山巅,粉身碎骨,生活几乎没了前路!
十二年求索,才登及此,岂能轻易折身?我意已决,绝不后退!老师叮咛:“别慌,你可以的!”同学鼓励:“别怕,你一定行!”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那颗疲惫的心,早已止不住地颤抖,怎么办?不,我不能再犹豫等待,我不能再惶恐不安,我不能输!纵使,心中的烦躁快要冲淡我最初的梦想,纵使道道的题海快要淹没我高筑的坚墙,纵使散漫的思想快要拦截住我
执着的步履,我依然固执向前——闭眼,腾空,飞跃,擎臂,我利用今天把人生之梯抓牢紧握!我让青春有方向,不懈怠,不颓废,勿蹉跎!于是我挣脱束缚着我的坏情绪,利用今天写完一科又一科的作业,背诵一篇又一篇的课文,整理一道又一道的错题……累了,休息片刻;烦了,哼几句歌谣。这一刻我知道,我无需等待,梦想就在不远处,音乐的信仰,就在前方。
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是啊,时光如此短暂,我们怎能再虚度?⑨他在桥上叹明日,我在桥下惜未来,他在楼上漫蹉跎,我在楼下拼时光。此生,无需再等,赶紧地,抓住今天,就是现在,快速,向前……
【解析】
【详解】
命题方式:新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本次作文只有两句话:一句是有人说:无论今天是怎样的,明天会更好。另一句是有人说:明天好不好,主要看怎样把握今天。第一句是说不管“今天”好还是不好,要相信“明天”
会比“今天”更好,这种乐观的心态会让我们对生活有更多的期待。而第二句的意思是说“明天”好坏与否,主要是看对“今天”的把握。材料的关键词:明天、今天,好、不好。两种观点都可以是本次作文的写作角度,可以写“明天会更好”,也可以写“把握今天”。的确,只有把握好今天,不荒废今天,踏实过好每一个今天,那么我们的明天一定精彩。所以,要想明天好,就要对今天好好把握。当然,最好是采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今天”“明天”的关系。如果“今天”过得的不好,也不要气馁,不要灰心,要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若果今天过得好,也要相信明天会比今天过得更好。还有,要想明天“好”,就要好好“把握今天”。当然,“今天”“明天”并不是一天的概念,它可以是过去的一段时间,“明天”也可以指人生的未来。
【立意】
抓住材料关键词“明天、今天,好、不好”,主张人要有健康良好的心态对待“今天”的得失,要把握手中每一个日子,要相信明天更美丽。参考立意如下:
1、相信明天会更好
2、不管“今天”是否有雨,相信“明天”是晴空
3、把握当下/把握现在/把握今天
4、充实过好每一个“今天”
5、让“今天”成为过往,让“明天”拥有精彩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要为未来的生活扬帆起航
7、一直朝前走,前方有首更美的歌
【素材】
1、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2、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食指《相信未来》)
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4、要珍重新生的一天。不要想一年后、十年以后的事情。想今天吧。不要空谈理论。一切理论,你看,即使是谈道德的,也不是好东西,都是愚蠢的,有害的。不要勉强生活。今天就该好好活下去。要珍重每一天。要爱每一天,尊重每一天,千万不要糟蹋一天,不要妨碍开花结果。要爱像今天这样灰暗苦闷的日子。(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5、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俄]屠格涅夫)
6、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儿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妈妈停了下来,正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儿,就必须用你手中
的牌玩儿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他一愣,听见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存在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己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逝世后,约翰逊在给他的悼词中称赞他“勇敢和正直”。他的这种勇敢和无所畏惧的性情正是承袭了母亲当年的教诲:人生如打牌,既然发牌权不在你手里,那么,你能做的只有用你手里的牌打下去,并努力打好,除此以外,你没有任何选择。7、时间,白驹过隙的一瞬,看着窗外‘新世纪’酒店放的烟花,才真正的明白了元旦已经来临,岁月敲响了新的一年的大门。或许在给这文章落款时,我已踏进了生命轮回的影子,错过、不能错过的瞬间不断交织,最终消逝在冗长的遂道里,被风化,随时间曲折散去。8、曾几何时,我们放飞梦想,让它插上翅膀,飞到很远的地方;曾几何时,我们播种下希望,用执著的满腔热忱去浇灌它成长……年轻的理想似蜗牛在晨曦中蜿蜒,心里明明藏着另一方净土,却不明白怎会风化成只有宋词的哀叹。每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了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水之一方,没有了昨天,今天,明天;海之一角,没有了前世,今生,来
生;所思所议在刹那间全部盛开,又凋落……捧起时间的潮汐,埋葬以前的心愿,期待着明天会更好,至少我们会变得成熟了,感知到这个世界在微妙的变动。时间散落在平静的心湖中,荡起阵阵涟漪,一圈圈的希冀,勾勒出我们的人生蓝图。9、不知明天会怎样?或许风和日丽,或许阴雨绵绵,亦或许狂风怒卷。但我们还是期待这它的到来,期待它给我们带来惊喜,人生就是由无数的未知构成。它犹如舞台上的一出戏,不同的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是没有彩排的。卡耐基说过没有凝固的生命,没有亘古的荒原,只要我们满怀期待,拥有梦想,任何的消沉都会绽放瑰丽的神奇,在没有彩的地方创造彩,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创造声音,在没有奇迹的地方创造奇迹。明天,真的会更好。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最重要的自然是珍惜现在,活在当下。”这一中心论点从“活在当下,就是要斩钉截铁地告别过去。”“活在当下,就是要沉着应对未来。”“活在当下,就是要把握每分每秒。”三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构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
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可以使人随时随地联系,也容易使人与人的交流因习惯用表情符号变得程式化;高铁使李白 “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想象变成现实,方便了人们的来往,也容易使人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
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
【答案】让科技为人情服务
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出现,让原本看似紧密的情感距离陷入危机。也许“三天可见”的本意是让科技便捷生活,但却可能让他人心生误会,渐渐疏远。
毫无疑问,科技诞生这初是为了增进人际交流,丰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井喷式发展,原先的初衷却渐渐地变了味。人们疑窦从生:科技的发展真的能增进情感吗?为什么我的人际关系渐渐疏离淡漠了呢?
科技加速了生活,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同时也加速了情感的出现与消逝。一如海边那一触即破的泡沫。情感交得浮躁而短暂,就像那个三秒划而过的短视颓。其实,我们真正缺乏的,是深沉而专注的情感。不少人怀念木心《从前慢》中所写的那个时代,并非怀念“车马很慢”
的落后科技,而是怀念“一生只够爱一一个人”的专注真挚的情感。
龙应台曾言:“你明明可以去深海里游泳,却偏偏要把全身浸没在沙滩上的泡沫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放弃了在深海般情感中邀游的机会,宁可让情感泡沫布满全身,蒙住口鼻,令人窒息。
我们有多久没有放下科技带来的便利,去真真正正地触摸自己内心的情感了?石黑一雄在创作代表作《长日留痕》期间,不接电话不见宾客,只是在周末翻遍二手书市场,与他们面对面地交谈来获取自己想知道的历史知识,点燃灵感的火花。这种“返璞归真式的写作方式也使《长日留痕》获得布克奖。我们与他人的交流供是表情包,将感情符号化了,也就失去了文字传达情感而带来的最初的感动。就如木心《从前慢》里的那封信件。
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像石黑那样完全不经由科技与人交流似乎有些失去常理,不大现实。一味地逃避科技、否认科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未免显得故步自封。刷除手机上的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人的情感通过科技的加持能交得即时、准确、生动、清晰。
科技是为了“人”服务的。这才是科技的本质目的。人是一切情感的主率,莫要让科技越俎代庖,把我们珍贵的情感泡沫化,变得文不值。
科技是增进或减弱我们的情感,还是取决于我们自身。不必对朋友圈“三天可见”耿耿于怀,
因为真正的人与人的情感,是一汪深海,不因科技的发展而衰退或改变一分一毫。
祝福生活中的我们,使用科技增进情感!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本则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文字列举现象,第二段文字提出问题。第一段,“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高铁”是科技进步的产物;“随时随地联系”“方便了人们的来往”是科技发展给情感交流带来的便利;“交流程式化”“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是科技发展妨害情感交流的表现。省略号则提醒考生,此类现象还有不少。“使人……也容易使人……”这一句式,旨在引导考生思考科技发展对情感交流带来的利与弊。第二段,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和“人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考生可以从“科技的发展增进人与人的情感”进行立意,也可以从“科技的发展减弱人与人的情感”进行立意。倘若学生能从其他角度思考科技的发展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影响,且能言之成理,也可以视为切题,但必须密切围绕“科技的发展”和“人与人的情感”两个要素的关联行文,倘若只谈一方,则视为
审题不过关。需要注意的是,“人与人的情感”,偏重于人际关系,不能泛化为个体所有的情感。参考立意:带来的利处:科技带来便利,缩短空间和时间;打破时空用隔;打波了以血缘和地域为标尺的传统人际情感圈;超越时间空间而存在等。带来的弊端:科技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综合认识,正确认识科技等。如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我们的脚下的土地无时不刻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切都源于科技,科技使我们的这个地球变小;发展至今的医疗技术,几乎可以将生活中所有常见的疾病通通治愈,被延长了寿命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人类在探索与发明的同时给自我价值以肯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想法或期待,如科技改造者这个社会,我们需正视科技的力量等。
【素材】
我们对于科技的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也许以后会出现科学也解释不了的东西。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一天天被破坏,人们用现在的科技已经想出了很多应对如流的办法。比如说太阳能板、节能的环保汽车、节水系统等,但我们的地球仍然在被破坏,原因就是这些东西得不到普及所以才会变成这样,科技的发达也不全是好处或坏处,说不定以后还能做出人工臭氧层,所以科技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过度地去使用它,也不能完
全不相信它,这两种都不好。
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历史的车轮正向前飞速的滚动着。先进的科技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时代的发展,无数先哲为我们所留下的智慧、真理和人们不断的探索发现、创新,人类正大步地向前跨进。
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同时要我们用自己的科技去保护自己的家园,让它变得辉煌灿烂,成为宇宙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人类从诞生起,便拥有了两件武器:科技与人文。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和刻石凿壁,到现今的计算机技术和日益发达的人文科学和人类文化,人类从中不断受益,并借着这两件武器产生的强大助动力,从茹毛饮血来到了信息时代。两者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两者的关系也就如天平的两端不能偏废,缺一不可。尤其对于现今的形势来说,科技与人文的比翼齐飞更显重要。
科技只是决定我们的生存维度。引导我们追求物质享受。满足感官刺激。反面抑制了真正的情感需求。从面使我们异化成为“单向度的人”。
【点睛】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材料二
开山岛是一座荒芜的弹丸小岛,也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前哨阵地,岛上生活条件很差。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数守岛整整32年,坚持每天升国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并与走私偷渡等不法行为作斗争。2019年,他们夫妇获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用于学校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上演讲。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国家的繁荣昌盛更需要我们一代去创造。然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又怎能让社会真正的进步,让祖国真正的富强呢?
曾经,我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本该在校接受教育的学子,却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地跨入监狱的铁门,而他们的父母去抱头痛哭,痛不欲生。含辛茹苦的养育,本想让他们成龙成凤,但换来的却是毁灭的人生……当我们看到这一幕幕的时候,我想没有人不为之落
泪,为之惋惜,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血与泪的教训之后,我们还需要看到这样的悲剧在你我身上重演吗?如果我们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不会重复昨天的故事,那么,我们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有一种精神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有一种力量,能给我们以人们无穷的动力,给我们以美好的前景,这就是理想信念,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比尔盖茨才成为世界首富;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爱迪生才发明了电灯;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贝多芬才在耳聋时奏响了第九交响曲。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以理想信念为导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爱国主义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格,培育了不计其数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到孙中山的救国图存,振兴中华,难道我们不应该有一颗忠诚的爱国心吗?
雷锋曾经说过:对同志要像春天办的温暖。这种温暖,就是我们常说的团结互助,相互关怀,就是人世间最高尚,最纯洁的人际关系。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创造,团结就是奇迹。我们青少年要重视团结,维护团结,才能使我们心情舒畅,才能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诚信是一束芬芳的花,熏香了他人,欢愉了自己,是一曲悠长的歌,升华了人生,诗意了社
会。正因为有了诚信,才有孔子的名言民无信无立;正因为有了诚信,才有海尔集团这个砸出来的世界品牌;正因为有了诚信,才有的警句‘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让我们都做到诚实守信,那么你的生命因诚信而光彩夺目,你的明天因诚信而更加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以理想信念为导航,怀揣一颗爱国心,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做21世纪有正确价值观的好少年!努力吧!奋斗吧!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
【审题】
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主要强调有毅力、责任与担当、奋斗等。材料二主要讲王继才夫妇坚守孤岛三十二年,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题干要求“写一篇文章用于学校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上演
讲”,本题引导学生结合他人事迹,思考自己的使命,具有观照现实和社会的意义。材料明确体现出了每一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如何去承担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是每一位青年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可以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去探讨:当今时代对青年的要求是什么?青年应具备哪些时代需要的品质?如何去培养这样的品质等。
参考立意:弘扬五四精神,做新时代青年;青年需要奋斗,作时代的引领者;爱国;爱国主义不能只是口号,它更需要实践,需要脚踏实地等。
行文结构:首先结合材料内容,引出话题“要想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必须先要学会做最好的自己”。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和合作沟通等行为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我们应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态度,充满自信做好自己;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必须提高自我,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用全新的自我,去塑造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素材】
梁启超曾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
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
弘扬五四精神,成就青年人的梦想;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五四”精神的真谛是爱国精神,他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诚,对历史,对社会勇于奉献的精神。
我们是新时期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儿女,祖国的历史让我们震憾。我们要学习五四精神,学习先辈放眼世界,坚定不移,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学习先辈爱我中华,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我们要努力拼搏,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要继承五四精神;继承先辈震撼中国的意志;继承先辈永垂不朽的爱国精神;继承先辈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让先辈们放心,昨天他们在林弹雨和外来侵略者的欺压下,未完成的事业,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要奋起直追,勇往直前,帮他们去完成!明天中国的辉煌,要靠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我们要在五四阳光的照耀下,双脚踏着东方巨人坚实的臂膀,扬起黑头发黄皮肤的头颅,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中国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以五四精神为动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更加繁荣富强,更加辉煌的东方明珠!”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
我们这热血青年们,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努力做好自己,回报社会,弘扬五四精神。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和平、稳定的不断发展的国家中,我们不需要中断学习去卫国斗争,不需要用血来证明自己对国的忠心,但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拼搏,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让我们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释放出体内的能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发挥青年的智慧与风采,乘风破浪、与时俱进!为自己、为祖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时代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青少年的思想却越来越不尽人意,我们应该弘扬并学习五四精神,做一个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爱国青年。
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也是一次高扬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也更深广。
虽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五四精神使不朽的。尽管已经时过境迁,但是五四精神的生命之树没有随着时间而枯萎,反而更加茁壮。那些爱国志士的呼唤和呐喊还仿佛萦绕在脑海、在耳畔回响。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五四以后一代代青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点睛】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间,“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秦始皇、刘邦、唐太宗,烛之武、蔺相如、廉颇、苏武、张衡、诸葛亮、孔子、庄子、屈原、司马迁、苏轼等。这些名字在“历史的天空闪烁”,“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以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散发着的“英雄气”有许多依然有现实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呢?请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两三个来解读。要求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胸怀祖国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胸怀祖国自有一股英雄气。
读屈原的名作《离骚》后,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你埋下了一坛老酒/酒坛上的红纸/沉沉地写着黑字/——魂/每当到了汩罗江悲凄的那一天/那酒坛里就溢出芦叶的清香/回荡起亘古不变的激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了/喝过这坛酒的人/都醉成了龙的脊梁……
是什么使诗人心潮澎湃?是《离骚》的字字泣泪,是屈原的拳拳赤心,是涌动的爱国情,是
炽热的报国心。
爱国——一种神圣、深厚、热烈的情感,它藏于内心深处,居于所有情感之上。它是一条纽带,一个号令,一个民族挺立的信念,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它的密码,它便如潮水般汹涌而出,气势磅礴。悠悠五千年,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乃至生命践行对它的承诺;纵横九万里,无数中华儿女用奋斗诠释对它的忠诚。爱国——一种超越时间空间,最纯洁、最敏锐、最强烈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精魂。
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人,没有脊梁骨,便不能直立行走;一个人,不属于他的祖国,便不属于人类。是的,胸怀祖国!
荒凉的北海,羊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有谁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只念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胸怀天下,把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放在心上。恰恰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
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
不能忘记,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凛然,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矢志不移,霍去病“不灭匈奴不为家”的激昂豪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英雄气概!
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风华正茂的一代啊,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祖国在我们心中,我们就应该为之而付诸努力。努力奋斗吧,让我们问心无愧地说:“祖国在我心中!”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次作文的用意就是通过对材料中的历史人物品质精神的解读,考查学生对“英雄气”的理解,思考“英雄气”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行文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解读人物,而是要挖掘不同人物精神品质的内在关联,并且呈现出“英雄气”的内涵及现实意义。这些人物来源于课本,他们的事迹和品质是学生熟悉的。当
然,学生也可以跳出课本的限制,对人物做更深入的解读,但是一定要符合历史的真实。正因为如此,这次作文的立意是很丰富的。
参考立意:
胸怀天下,志存高远
敢为人先,革故鼎新
坚定忠贞,坚守信仰
果敢无畏,大公无私
激浊扬清,舍生取义
见贤思齐,胸怀祖国
敬重英雄,争做楷模
可用素材: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以如椽巨笔激励着中华儿女的思想的崛
起。在他逝世的时候,人们在他身上覆盖了一面大旗,上有三字:“民族魂”。他被称做中国人的脊梁是当之无愧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之大,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冲出校园,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等口号游行示威,勇敢地肩负起了“抗日图存、挽中华民族于危亡”的历史使命。随后运动波及全国各大城市,得到全国民众的有力支持,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这就是着名的“一二·九爱国运动”。
遭风云之余,不建腾跃之功名,非人豪也。——北史
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贝多芬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鹜的人。——波特莱尔
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邮件的保护神” 其美多吉,30年如一日行驶于雪线邮路,危险和孤独是常态,但他从来没有畏惧过,更没后悔过。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雀儿山上流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他是“雪山上的雄鹰”,无愧于感动中国人物
的称号。
大国工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所以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我们要相信,即使我们是一根蜡烛,也要“蜡炬成灰”,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所以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让我们敬重英雄,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争做时代楷模。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胸怀祖国。然后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一些具体事例,加强论证力度。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点睛】
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要注意如下几点。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二、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三、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四、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材料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这是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重要演讲的一部分。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从浩瀚的大西洋一路向东,有高贵典雅的英伦贵妇,有浪漫多情的法国少女,有神秘遥远的埃及女郎,也有含蓄婉约,风情万种的东方女子。他们以不同的姿态,引领着本民族的美,也获得了世界的瞩目。花团锦簇,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文化构成了世界人文的美丽春。
文明,因为包容而美丽。
依然清晰记得那个男子,一裘黑衣,雍容气度,一双眼淡然而坚定——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思想,展现了一个外交家,政治家包容天下的胸襟。英国贵族也许永远不能欣赏奔放的草裙舞,保守的中东女性也永远不会衣着暴露如美国女郎,文明的差异,往往意味着从生活习惯到宗教信仰,从思维方式到外在审美完全的不同。因此包容的文明需要开放的态度、乐于学习的精神与尊重、欣赏此种差异性的认知。文明因为包容而美丽,人因为包容而远离空洞。
文明,因为包容而永恒。
谁还记得庞贝古城曾经的繁华?谁还记得亚特兰蒂斯失落的秘密,谁还记得楼兰古国小河公主的美丽?没有,他们留下的,只是一具具枯骨,一层层断壁,一声声叹息。而希腊古城雅典,却将文化传至四方,斯人已去,美貌犹存;文明,与人民,与山川自然融为一体,与
生命共存因而生生不息……
文明,因为包容而多姿。
唐朝中国文明达到了鼎盛的时代,成为影响国际内外的东方大国,而其根本原因归咎在于文明的开放程度,与中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唐朝的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等与西方沟通密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才有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开元盛世’。
还有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现在我们站在新时代回望历史,看到这些国家都曾铸就了辉煌,使文明达到了顶峰,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被人们称颂,铭记。可见,文化在包容中前进。
文明旺盛的生命力与海纳百川的博大。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最初的那个梦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一枝独放非春,万紫千红总是春。文明不是依靠几片残筏,几块古砖而传承。文明真实的活在世上,正亲自用双脚丈量土地。当不同的文明百川到海,汇聚包容时所放出的耀眼的光芒,那不是幻灭,那是关于爱和光荣的人类智慧之光!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命题方式是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中中心词是“文明”,也就是母话题,多彩、平等、包容应该是它的特质,这些特质与文明的交流互鉴紧密联系。立意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文章的主旨。比如第一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就可立意为“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 可围绕“不同文明之间究竟是冲突对抗,还是交流互鉴”展开议论。第二句,可立意为文明是多彩的。阳光有七种颜,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第三句,文明是平等的,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第四句,文明是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或者任意一个或者几个特质和文明交流借鉴结合立意也可。
结构分析:本文整体为总分式结构,中间采用并列式。首段写多彩文明的绚烂景象,引出文
章主旨:包容的智慧。接下来用并列式谈文明包容的意义,文明因包容而美丽、永恒、多姿。结尾深化主题。这种结构可使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说理充分。
素材积累:1.开放包容、多元互鉴、多样一体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每个国家应当遵循的根本原则。人类发展史充分证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人类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背景下,交流与融合是当前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类文化交往越来越多。不同文明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各种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因交流互鉴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面向未来,面对世界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不同文明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包容差异、真诚互助、和谐相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人类文明才能进步,世界才能和平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多彩世界。
2.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由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命运共同体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坚实基础。每一种文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每一种文明都为人类文
明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正是文明的多样性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成为各国各民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世界也因文明的多姿多彩而生机勃勃、绚烂多彩。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人类文明的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3.纵看世界历史的发展,文明间的碰撞与交融,掀起了一次次的文化浪潮,使世界文明走向繁荣,也使得各种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与发扬。因此我们深深地体会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明的发展,而文明只有在包容中才能前进。
4.大秦最著名的莫过于站在黄土高原之上,吼两嗓子,令人为之一振的秦腔,西北的汉子,西北的狼。而在那烟雨的江南,诗情画意之中,喊两嗓子秦腔,那真成了笑柄。而搭配柔情似水的默默江南,婉转轻吟的黄梅戏真是恰到好处,既在山水间增添了跳动的音符,又让人感到舒畅愉快。秦腔的豪放与黄梅戏的轻吟似乎形成了很大的对立,但二者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使中国的戏曲文化发扬,传播,使得这门技艺得以发展,足以称为中国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中国戏曲文化在包容中不断前进,才有了“生旦净末丑”响彻世界。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同舟共济
一个人的旅行是孤寂的,相伴而行的旅途却将布满鲜花与阳光。若漫漫长途中有人相伴左右,那么即使遭逢暴雨狂风,又何须惊惧着独自面对;如适逢弯虹甘露,那么便与其共享,又何愁长途之中寥落无趣?我们是游荡在汪洋中的孤舟,独行终将被汹涌的海浪所倾覆。在风雨与困境面前,唯有同舟共济,友爱互助,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同舟共济,友爱互助,需要彼此的坦诚相待。杜甫道: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乎取尽余杯。一个人若感到孤单,那么即使与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也能令温润的阳光洒满心尖,即有时分享是一种安慰。北宋,这个文化昌盛,社会繁荣的时代,在狭长的历史长流中绵绵不断的滋育出如此众多的文人骚客。苏轼与王安石便是这暗流中锋芒毕露的金砾。王安石在政
见上激进,苏轼则温和,两者不尽相同的政治主张以致他们时有争论,但同时他们之间又因文学上的成就而惺惺相惜。撇开政治上的分歧不谈,在诗歌文学成就上,他们二人同为当时的奇才,所以两人间也经常分享自己在诗歌、文章上的见解,一谈相见欢,二人的关系也越发微妙起来。同在一朝为官,虽政见不合,但文学间的友爱互助令他们二人在那个时代都能成为人们心中了不起的人物。
李白曾说: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二人相守前行,只会分享是不够的,真正的挚友之间最宝贵的是在于分担。所谓“患难见真情”也便是这个道理:曾记汶川地震,末日般的地裂山崩并没有使四川人民倒下,反而涌现出了一批感人至深的场面。记得北川县的一对情侣,地震发生后女友被埋,其男友便不眠不休地在瓦砾堆中寻觅着她的身影,在到确定的位置后,他两天两夜都坚持在现场,陪伴女友聊天,直到救难人员将人救出,他才露出笑容。分担风雨、同舟共济方能令我们勇往直前,如孙策、周瑜的连襟之交,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凡此种种,他们之所以铸就伟业,便是齐力断金的最好论证。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舟共济,直抵远方。我们的前路潜伏着暴雨狂风,也布满了阳光彩虹,只有学会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同舟共济,我们的漫漫旅途才不会孤寂,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绚丽多彩;也正是每个人贡献出的爱与欢乐,才使命运的枝条缠绕出最美的蓝天。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漫画材料类作文。漫画类作文一般包括图画、文字、漫画题目以及要求等几部分,所以在审题中要在注意各部分所包含的信息。本题由图画和文字构成。图画中有一条在水中行进的船,船的前部进了水,前面的两人满头大汗奋力向外倒水,船后面的两人却安闲地坐着观望,并且说:“还好破洞在他们那边!”从图画来看,当危机到来时,有人在努力解决,有人在观望,但处于同一条船上,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否则只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审题中应抓住两者利益的相关性,肯定行动者,批驳观望者,指出有难当头或面临危机时,只有互帮互助同舟共济才能共渡难关。
立意:①同舟共济,有难同当。②荣辱与共,命运相连。③友爱相助,助人益己等。
素材:1、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联军抗击秦国的侵略,但是,由于人心不齐,只想自己的眼前利益,不能互助合作,导致失败。若各国在当时互助合作,集中各国的兵力、物力和财力,是一定能够打败秦国的。所以说,互助合作,才能拥抱成功。
2、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为别人而付出的同时,快乐和富裕便会进入你的心中,相反,
如果困守在自设的真空中,不肯接受也不愿意付出,就很有可能使自己窒息,很有可能像地狱的人一样,守着食物饿死。
3、有一个镜头一直定格在我心灵的深处,每每忆记,心湖便泛起阵阵涟漪:在医院的长廊里,一个伤了手的人背着一个断了腿的人,他俩面带笑容,像一个人似的朝走廊另一头的售饭车走去,伤了腿的人手里拿着两饭盒…… “互助”,一个多么普通的字眼,却让两位快乐而聪慧的残疾人阐释得如此丰富和震憾人心。
4、有一个人和上帝谈论天堂与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一人围着一大锅肉汤的房间。每个人看起来营养不良,绝望又讥饿。每个手里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上帝说,他们便进入另一个房间,它和第一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很愉快。因为他们互相用自己的汤匙舀肉去喂对方。
原来,地狱和天堂的差别就是这样的简单。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互相理解,那我们难道不能营造出一个美丽而又快乐的“天堂”?相反,如果一从不懂得帮助爱护,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混迹到一块,那这个世界就会成为痛苦而又悲伤的“地狱”。
5、郭子仪、李光弼团结对敌
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属下部将。两人之间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后来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统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皇帝命令郭子仪率部出征,李光弼担心郭子仪会利用手中权力寻机报复。李光弼硬着头皮对郭子仪说:“我过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处置我,我无怨言,只希望高抬贵手放过我妻儿……”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紧紧抱住李光弼,满眼流泪地说:“国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眼下正需要你这样人才,此时,怎能计较个人恩怨?”
从此,郭李同心,将帅协力,在平息安史叛乱中,战功卓越著。
6、维勒与李比希亲密无间
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
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
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
7、名言警句:
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中国谚语
最弱者的力量如果联合起来,那也是非同小可的。[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
合则存,散则灭。李大钊《劳动问题的祸源》
结构:首先由生活中总会遭受风雨引出观点“同舟共济,分担风雨,才能到达美丽的彼岸。”,再运用苏轼与王安石文学上的互相友爱、汶川地震中北川县一对情侣危难中救助、孙策、周瑜的连襟之交,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的事例佐证,详略得当,结尾回扣观点分担风雨、同舟共济方能令我们直抵远方。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人,将思考交给了电脑,将沟通交给了手机,将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保健品,把美貌交给了美容院……诚然,现代生活在给人们带来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的、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必须坚守的东西。
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反思生活,反省自我,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题目:不可或缺的同情心
学校门口有个老人,终日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地坐在那里,只有当面前的搪瓷杯里有硬币落下发出声
响时,他才会缓慢地移动身体,鞠一个躬。
他是个乞丐,靠学生们零星的施舍度日。
受过太多负面的影响,我不再轻易地相信乞讨者,也不会因为心酸或怜悯而出手大方。
但每次经过那个老人,我会刻意地把头转向另一边,我怕会情不自禁得拿出自己的财物来帮助这个老人——不知是真还是假的乞讨者。
终于有一天,我辩清了真伪。那是一嘻哈的孩子,他们利用老人的迟缓,在老人鞠躬的时候,从搪瓷杯中拿出硬币,老人无言地看着这一切,干瘪的嘴唇颤抖着,枯瘦的手指也颤抖着,他是无力与这些活力四射的孩子们对抗的。
杯子被碰倒,和硬币一起与地面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夏季的阳光在硬币上投注了耀眼的光彩,
我的眼睛居然被刺痛。不知老人是被孩子的举动吓坏了,还是被世态炎凉伤害,他僵坐在那里。
良久,老人才缓过神,缓慢地伸出手臂,捡拾散落的硬币,他年纪大了,手指不再灵活,几枚小小的硬币也让他费了不少工夫。
我翻遍了身上大大小小的口袋,却没有到一样可以帮助老人的东西,只有一颗糖果,存在很久的糖果,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把它送给老人。
我将糖果放在老人的手心,他像往常一样,缓慢地移动身体,向我鞠躬,他的身体仿佛一根竹竿,轻轻的弯折也是岌岌可危的。阳光在老人亮了一瞬的眼睛中停了一刻。
这一次,我感觉自己做对了。
又过几日,老人从校门口消失了,我提起此事,同学都摇摇头。生活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什么因为老人而改变。但在午后,当灼热的阳光把学校大门上的烫金字照耀得更加炫目时,日光恍惚中,我好像又看见了那个佝偻的躯体,苍老的容颜,还有那缓缓鞠躬的瞬间。
这个世界上的真真假假也许不能看透,但当你唤醒你的同情心,你会发现,你其实做对了很多事,在改变他人的同时,还在改变你自己。
【解析】
试题分析:一、准确审题,展现最佳立意。关注人文,关注学生成长,这是一道关注生活、体现课标精神的开放性好题,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彩。当学子们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时候,不该丢失生命中一些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读懂提示语,明确生活的哲理,反恩人生履历上的点点滴滴,那“不该失去的”种种美德正如甘泉濡湿着他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他们鲜活的生命。写好此文。关键是立足生活,精心挖掘,恰当地补出文题空缺处相关的内容。关照自我,可以立足生活,从爱心、孝心、同情心等着眼;反思生命,则可以从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等成文。
二、精选素材,突出表现中心。文章的中心要通过所选材料来展现,一篇好的作文在素材的选取上往往也独具特。首先选材不要落于俗套,如果能围绕作文题目和中心,精心思考一下。选择那些与众不同并具有丰富内涵的题材,无疑会使文章增。如有个考生写的是《不该丢失的文明》,作者神游万仞,巧妙地选取了玛雅文明、唐宋诗词、时尚经典等材料,令人耳目一新。写作对象的丰富性,决定了文章写作题材选择的丰富性,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