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个什么“病”
作者:暂无
37度算发烧吗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7年第11期
笨笨的老虎
以前一直以为发热很常见,也很正常。但是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性质开始注意保健,发现自己每年都要发几次热,每次都是在连续几天都有酒局或做了大运动量运动后,量体温都在37摄氏度多一点,很少超过37.5摄氏度。短则一天,多则两三天后就恢复正常了,没有其他症状。吃药或不吃药对康复的影响都不大。有时烧得厉害些,觉得头晕没力气,会让医生输液,一般输液后温度会很快降至正常,但一到晚上就又卷土重来。我抽过多次血检查,也到市里好几家大医院就诊过,医生都说没什么问题,多喝水,好好休息,如此老一套的医嘱。我这样正常吗?是病吗?
梦舟
当体温波动在37.5摄氏度以下的时候,是可以继续观察的。因为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出现低热,是人体的正常调节反应,休息后可以恢复正常。女性在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低热现象。而判
断发烧是不是生病,除了发烧的温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外(>37.5 摄氏度,长达数天),更有效的标准是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不舒服,如头昏头痛、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恶心呕吐等情况。有的话就要看医生了。
踏雪寻梅
发烧不是病。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人生病了的标志,是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大多数发烧的原因,是人生病了之后,身体对致病因子的刺激产生的一种正常反应。而致病因子呢,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结核、肿瘤等等,甚至还有可能是人体的某个器官。因此,发烧时一味地只追求退烧是很不科学的。只有出病因,才是对付发烧的关键。
宇宙摇滚王
如果是发低烧,首先要多喝水,喝水有利于身体健康,喝温热的白开水最好。最好隔一二十分钟就喝一杯,多出点汗,上几次厕所,体内的病毒就可以随汗液、尿液排出体外一部分了。还可以用物理降温法,拿毛巾浸泡温水后擦拭身体,特别是额头、腋下、手心和脚心。
唐医生
发高烧实际上是人体免疫力激活的过程,自己的白细胞在杀死细菌,所以只有超过38.5摄氏度时才需
要使用退烧药。一般可以使用布洛芬悬液口服加用物理降温。
什么是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为36~37摄氏度。体温超过37.3 摄氏度称为发热;体温超过39 摄氏度称为高热。临床上,通常以口腔温度的测量值为标准;若测量腋下体温,则需在测量值上加0.5 摄氏度。
发热是常见临床症状,患者的症状表现通常与体温高低、导致发热的病因有关。低热时,患者不一定有明显不适,随着体温升高,会逐渐出现倦怠、疲乏、口干、头痛等症状。
导致发热最常见病因是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由于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主要症状,所以人们习惯于把发热和患病划等号,并认为发热一定对身体不利,是件坏事。
其实,发热乃是人体抵御外界各种致病因子侵入的一种机体保护性反应。当病菌或病毒在人体内引起感染时,机体通过发热使新陈代谢功能增强,调动全身防御力量进行抵抗,如使血中白细胞增多,加强对病菌的吞噬作用;使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强;等。同时,体温升高还能抑制某些致病因子在人体内的生长活力和致病能力。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发热是人体有防御能力的表现,它有利于进一步清除病原体,战胜疾病,使身体康复。
另外,一些疾病引起的发热还有自己特殊的“热型”。识别热型,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确诊。因此,不能笼统地认为发热都是坏事。
很多人一发热就要求医生开点“头孢”消炎。头孢霉素是一类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因此,医生只有在怀疑发热是细菌感染导致时,才会考虑使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对并无帮助。那么有人会问,怀疑病毒感染时,是否应该服用抗病毒药物呢?实际上,由于抗病毒药物对普通感冒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大多数普通感冒患者本就能自愈,故也不推荐使用。
但是,咽痛症状明显的患者需要排除化脓性扁桃体炎。与普通感冒不同,化脓性扁桃体炎由细菌感染引起,需要使用抗生素。
此外,尿路感染和多数肠道感染引起的发热也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也要使用抗生素。血常规报告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对诊断细菌性感染有一定参考价值。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则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需要使用抗生素。发热既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症状之一,又是人体在某些特殊生理状态下的正常反应,不能一见发热就用退热药或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滥用退热药有许多弊端。一是可使病情出现假象,给医生诊断造成困难。因某些种发热有自己的规律,出现一定的热型。未确诊之前滥用退热药会破坏其热型,掩盖其实质。二是用药不当会使病情加重,甚至病上添病。因此,出现发热在未确诊之前,自己不能随便应用退热药。
很多发热患者常常希望“吊盐水”,即静脉输液。当医生问患者为什么想“吊盐水”时,他们往往回答“吊盐水”好得快。真的是这样吗?从医学角度上说,这种观点有些道理。发热时,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需要补充水分。补充水分还能加快毒素代谢,有利于病情尽快恢复。不过,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只要多饮水就能达到补充水分、加快毒素代谢的目的,且饮水比“吊盐水”安全。只有发热合并上吐下泻的患者,由于胃肠道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此时才需要“吊盐水”,且效果更好。
当怀疑自己或家人发热时,人们总习惯用手摸摸额头,凭手的凉热感觉来判断是否发热和发热的高低。其实,无论是用手测自己还是测别人,都是不可靠的。这是因为人体各部位的体温是不同的,各部位对热的感觉(敏感度)也不一样,且各人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因此,有时候你摸后认为不发热,他摸后可觉得是发热。
另外,发热的病人可有发冷期,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体内产热增加,此时肛门测温可以发现体温增高,而额头皮肤不一定有较高的温度,这时摸额头更容易产生错觉。更何况冷天人们的手常暴露在外面,温度下降,此时用手去摸额头,即使不发热的人也会感觉额头有些热。
因此,用手摸额头判断是否发热的方法是不可靠的。正确的方法是使用体温计,并按要求测量体温。
1.体温超过41 摄氏度的超高热患者须紧急就医,控制引起高热的原因。
2.出现意识改变、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的发热患者,病情非常严重,须紧急就医。
3.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或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一旦感染,病情往往进展很快,须警惕发热。
4.刚刚接受过手术和出院后不久的患者,出现发热也要重视。
5.长时间发热(发热时间大于3周)的患者,发热病因并不一定是感染,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或风湿免疫疾病,需要到医院就诊,进一步查明原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