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与溯源指南
为指导各地疾控机构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调 查溯源工作,掌握病例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 病学相关信息,分析疫情的传播特征和传播链,做好密切 接触者的追踪判定,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传播,特 制定本指南。
一、调查目的
(一) 调查病例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风险范围,判定密 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和风险区域;
(二) 开展疫情形势分析和风险研判, 提出防控建议;
(三) 开展疾病传播特征、重点场所感染风险点等专题 调查,为加深疾病的认识,解决防控中存在问题和调整防控 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对象
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初筛阳性人员、确诊病例和无症状 感染者。
三、 组织架构与协作机制
(一) 健全组织架构。健全完善国家、省、地市三级流 调溯源工作组织架构和协作机制。地市联防联控机制统筹所 辖县区成立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作组) ,统筹指挥疫情现 场流调溯源工作的开展,组织开展个案流行病学调查、风险
人员和风险区域判定、疫情趋势分析和风险研判、疾病传播 特征、重点场所疫情专题调查、疫情溯源等工作。
(二) 建立协作机制。发生本土疫情后,省级流调溯源 专班立即派员赶赴疫情发生地,与当地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 作组) 合并办公。 国家流调溯源专班根据疫情需要和地方需 求派出专家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国家和省级增援专家根据现 场工作需要编入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作组) 相关工作组, 指导和协助开展相关工作。省级流调溯源专班要与国家流调 溯源专班建立信息报送和会商机制,及时向国家流调溯源专 班报告疫情流调最新进展。发生跨省疫情时, 国家流调溯源 专班要及时向有关省份通报信息,组织跨省会商研判,各省 流调溯源专班间要强化沟通协调,及时通报涉疫信息,强化 跨区域联防联控。
(三) 做好流调人员储备。做好三级流调队伍配备,一 级流调人员为核心力量, 以地市为单位,原则不少于50人; 二级流调人员可在24小时内增援, 以地市为单位,原则不少 于200人; 三级流调人员为后续储备力量, 以省为单位不少于 1000人。同时,各省份要统筹储备不少于500人的跨区域支援 流调队伍。
四、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作组) 职责
现场流调溯源专班(工作组) 下设若干工作组,明确各 组负责人、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 做到分组固定、人员固定, 31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职责明确清晰。建议工作组设置及职责分工如下,各地可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综合协调组:负责现场流调溯源工作的组织协调与保 障,信息的上传下达,督办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汇总工作日 报信息等。
2.信息流转组:下设疫情报告小组和密切接触者流转小 组。
疫情报告小组负责初筛阳性人员信息和确诊病例、无症 状感染者信息的收集、汇总和转发。
密切接触者流转小组与本地联防联控机制下负责密切接 触者追踪、隔离管控、核酸检测、 社区防控、区域协查等工 作组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实时将现场流调组、溯源组反馈的 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以 及风险场所等信息通报相关工作组, 同时追踪更新落位、排 查、管控状态信息;整理密切接触者人员清单;收集、汇总 和流转流调报告和核酸检测信息。
3.现场流调组:下设现场流调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
现场流调小组负责在现场流调组的统筹调配下,通过电 话和现场面对面相结合等方式,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摸 清活动轨迹,撰写核心信息和流调报告;开展现场勘查,根 据需要采集环境标本送检,判定风险场所;动态判定密切接 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
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所有流调报告质量进行审核把关, 督促各流调小组按时限要求完成流调工作,及时反馈流调中 存在的问题。
4.分析研判组:下设疫情分析小组、专题调查小组和风险研判小组。
疫情分析小组负责建立病例分析数据库,提供病例一览 表和传播关系图;对新增病例进行分析;完成日报、阶段性 报告和总结报告。
专题调查小组负责开展疾病传播特征、疫苗效果、定点 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重点场所等风险点专题调查。
风险研判小组负责开展疫情趋势和风险研判分析,提出 中高风险区划定、风险点位 (餐馆、 娱乐场所、 商超等密闭 空间场所)排查、风险人员管控等防控建议。
5.溯源组:在疫情源头或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时,结 合现场工作,组织开展溯源调查,根据需要开展重点人员、 重点场所采样工作,分析感染来源,辅助风险研判。国家和 省级流调溯源专班及时给予指导支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