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04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位置,所属其中的动画技术也逐渐进入市场,并被广泛应用在影视、游戏、产品、环境艺术、医疗
、体育、新闻等领域中。本文主要以中国近年来发生的新闻为例,将其中运用了动画这一表现形式的案例列举,分析动画技术在提高新闻可看性方面的应用价值与优势,以及动画在新闻方面的发展前景和将遇到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关键词】动画技术;新闻;可看性;应用;局限性
1. 动画与新闻结合的方式与应用
1.1 动画与新闻的结合
动画并不仅仅局限于动画片这一种形式,它综合了电影、摄影、漫画等众多艺术表现形式,是一门综合艺术。而新闻则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相比较于传统播报的表现模式,动画可以作为辅助性的传播媒介,运用其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将漫画、电影、摄影、绘画等艺术门类结合起来,以动画的独特表现方式描述和再现新近发生的事实,在满足新闻客观事实的标准下增加新闻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新闻的可看性,也可以激发观众对新闻的兴趣,对于一些数据变化的新闻讯息,也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信息数字化的变化。若只是寻常播报的报导模式,必定不会吸引太多的受众来仔细观看至这部分新闻内容的最后,但动画新闻的表现形式却是有可能的。
1.2 “动画新闻”的产生与发展
资料证明,早在1918年的美国,一部命名为《路西塔尼亚号的沉没》的动画作品发表问世,由动画家温瑟·麦凯用手绘的25000张绘画稿真实再现了被德国潜水艇击沉的英国路西塔尼亚号游船的事件现场(图1-2),这是所能查阅到的世界上第一部“动画新闻”。
1915年5月7日,英国远洋班轮皇家邮船路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水艇上的击中,用时18分钟即沉入海底。而這部由25000个画面组成的动画短片仅有12分钟,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部动画纪录片,但归根结底是将新闻事实通过动画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的实验性新闻作品。
2015年5月14日至15日,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各媒体积极响应和号召国家的新政策,创作了一系列的新闻作品,其中就有很多一系列的新闻作品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图3-4)。这些动画作品内容具有趣味性,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严肃高远的国家形象变得温和亲民,拉近了政府与众的关系,把认真的政治事件变得通俗易懂,使众更愿意去接受和采纳国家的新政策,也可以充分了解国家的政治动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
2017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会议结束后,媒体在创作动画新闻的技术上变得更加纯熟起来。2017年11月9日,人民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发布了一条有关十九大的新闻报道,其中就配上了一段4分钟的宣传短视频(图5-6),视频内容清晰明了,很好的诠释了十九大会议的中心主题,并带入国家发展历史进程,点名核心要点,将漫长的会议内容浓缩为4分钟,完美概述核心思想,也响应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吸引着小荧屏受众的关注,帮助提高了新政策的关注度。
2. 动画新闻的优势特点
近年来,动漫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飞速发展起来,而在这一背景下,动画新闻的传播优势在媒体平台上逐渐展现出来,新闻媒体将政府政策的宣传报道运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现,创作形式五花八门,二维、三维等的表现手法大大提高了新闻的可看性,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大大提高了党媒等媒体的关注度,为新闻传播的多样化寻了更多的可能。
2.1 有力的技术支持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动画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中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数字媒体
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动画在二维与三维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储备越来越深厚,无论是艺术性的表现方式还是写实效果,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极大的增强了新闻的可视性,摆脱了以往图像与文字形式的新闻报道给受众带来的视觉审美疲劳感。尤其是三维技术,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的空间,通过三维的模型、材质、动画来模拟真实的画面,类似于建筑工地在建房之前先由设计师设计出房屋建成后的最终效果图,让客户体验模拟的最终真实效果是一样的道理,而在模拟场景建成之后,运用软件中的虚拟摄像机,可以达到360的拍摄,将现场更加全方位的展现给受众,这是传统的拍摄手法不容易达到的。
2.2 实时拍摄成本降低
因为有了技术支持,在遇到新闻突发事件时,摄像设备无法及时赶到现场,很多新闻记者只能通过现场口述的方式进行转达,即使在摄像设备赶到的情况下,遇到慌乱的现场情况也可能导致视频内容杂乱模糊,无法将现场的真实过程完美展现给公众,此时动画就可以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不用返回现场重新录制,通过二维、三维的技术将未拍摄事件或不可直接播放画面以虚拟模拟的方式展现给观众。
例如2014年3月,央视用三维动画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卫星在搜寻马航MH370落难者过程
中的应用(图8),将技术人员运用卫星扫描的方式方法和过程原理以及搜寻过程结果展现给了观众,也向关注马航MH370的人们讲述了搜救工作的具体状况,这些案例都表明了动画在新闻应用中,遇到传统拍摄手法不能轻易实现的状况时,既能低成本而且便利的将模拟的真实现场转达给观众的优势。
2.3 互动性强,满足受众观感
随着各种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如、微博等网络媒介平台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面对每天海量的信息,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不再如以往那般全部接收了解,而是开始有选择的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件,相比图行、文字等书面的传播方式,动画新闻可以扭转以往图文新闻不能给观众带来的观感上的满足,既满足了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又享受了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视频内容的通俗化、接地气的方式可以引发受众的互动行为,在轻松明了的氛围下获取资讯,基于动画这种表现手法,新闻的受众体也会进一步扩大,刚刚识字的少儿也可以大致了解国家大事,更早的开始接受新闻,而新闻内容也不再是他们印象中的晦涩难懂,而是变得简单明了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而对于一些敏感隐晦的新闻事件,因为不便具体播出,在不干扰事件报道画面的连续性
的基础上,动画技术可以作为新闻工作者使用的辅助技能,既可以将画面连续的传达给受众,也因为是虚拟的画面,可以有效避免公众舆论所带来的隐私等侵权纠纷,保证了自己的原创性的同时也不会因为播放真实的事件证据而受到社会谴责。
3. 动画新闻发展反思
虽然动画技术在辅助新闻传播上有很多优势,但在这些优势背后,动画的一些特性也存在着许多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1 改正动画创作的主观思想
虽然借助互联网便利性、兼容性、互动性的传播特点,动画新闻的传播可以做到生动形象、大范围传播、线上下互动等成果,但动画新闻毕竟是由动画创作者创作的作品,必定避免不了带有个人的主观思想在内,而这也会造成话语的垄断,不自觉地带领受众的思维。尤其是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新闻事件,很容易使新闻的真实性产生瑕疵,将制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带入其制作的动画新闻主观思想之中。
所以动画新闻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个人的价值观与思想判断是很难避免的。这就需要培养
既拥有技术又具备一定新闻素养的知识与技术型人才,在创作动画新闻的过程中理性创作,避免个人主观思想流露,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性。
3.2 加强动画新闻的时效性
由于动画创作的时间需求,事件发生后不能达到及时报道的效果,所以目前的动画新闻都是在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才制作完成报导于众,而公众已经通过图文新闻了解了整个事件的大致经过,所以在此后报道的动画新闻也就失去了其报道的价值,即使在现在动画技术愈发成熟的阶段,动画制作也不会像摄像机录像一样即刻成形,最简单的二维动画没秒也需要至少24帧的画面来组成,而讲一件事交代清楚至少需要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才可以,这也就需要动画制作者更多的工作量来完成,尤其是三维动画还需要先完成前期的建模步骤才能进行后期的动画处理,制作周期漫長,需要一段复杂的工序才能达到后期效果。这也体现了动画新闻在时效性方面与普通的新闻报道之间的差距。
如何攻克时效性的难题需要新闻工作者进一步的挖掘和发现。在此,我的想法还是去培养人才,培养对新闻事件有敏锐性的人才,提前做好准备,既然在时间上会比普通新闻花费的要多,准备的就要比普通新闻早。将经常会用到的画面素材进行整合准备,制订一套标准360漫画进入漫画模式
的制作流程,将近几年发生的时间整理研究,推出每年必发生的几大事件,提早做好准备,套用模板、更换内容,以勤奋来达到时效性的要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