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热点与趋势
黄露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21世纪以来,相继有“大陆新武侠”“后金庸”武侠等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在武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网络武侠小说研究也从诞生后的媒介研究发展到全面研究和衍生研究等多个方面。网络具有商业化、自由化的风格,与娱乐化的写作模式共同促进了网络武侠小说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网络武侠小说往往因其模糊的定义
导致外延和内涵的不确定性,研究具有一定难度。文章从网络文学平台———
起点中文网入手,分析网络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经萌芽期、发展期和拓展期等阶段,在女性武侠、玄幻、奇幻、东方幻想武侠等方面不断开拓,衍生出IP 运营、价值取向、海外传播与译介等热点议题,促进网络武侠小说核心价值观的转变、武侠作家的自我突围,助力下一阶段网络武侠小说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武侠小说;大陆新武侠;“后金庸”武侠;译介传播;类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21)03-0103-14
收稿日期:2021-04-08
作者简介:黄露(1995—),女,新疆阿克苏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文学
研究。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传播媒介与文学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
关系。纵观武侠文学的发展历程,从文明之初的龟甲简牍文学,到
明末清初时的报刊、说书文学,再到工业文明时期装帧精美的纸介
印刷文学,武侠文学史也是媒介载体延伸的传播史。随着网络在20
世纪90年代末走入大众生活,网络文学日渐成为大众传媒与文化
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对于武侠小说而言,网络的意义与功能
远不止是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与工具,而是改写并参与着世纪之交
Vol.40No.32021年5月
第40卷第3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21DOI:10.19493/jki.issn1673-8004.2021.03.010
103
以来中国网络文学格局的深刻变革,是传统武侠小说在新世纪的发展与创新。
一、网络武侠小说研究概述
在媒介革新的时代背景下,侠文化载体和大众文化消费发生了相当程度的转变[1]。截至2021年3月,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网络武侠”等关键词,得到的期刊、学位论文仍不算多。已有“女性武侠”“网络武侠小说译介”“玄幻、奇幻武侠”等相关领域的综述论文,但尚无研究从整体出发梳理网络武侠的发展历程和关键问题。本文对网络武侠小说定义、相关概念、创作、研究重点进行整体把握和考察,以期呈现21世纪网络武侠小说发展的脉络和创作特。
(一)定义网络原创武侠小说
网络原创武侠小说(下文简称为网络武侠),源自于文学网站的作品分类,后成为约定俗成的概念被大众熟知。学界早期将网络文学定义为“用电脑创作、在网上首发的原创性文字作品”[2]。但网络武侠与传统武侠的区别不只是体现在传播媒介的不同,所以不能片面解读为字面含义。正如夏烈所说,要将“网
络武侠小说”固定为一个合格的文学范畴内的名词与概念,须进一步构架其独特的文学坐标,说明它的文学史沿革。它的定义应该深入拓进到“网络文学环境中的武侠小说创作”,作为“网络武侠”的深层释义[3]。
定义网络武侠小说要包含两个关键要素:一是核心要素武侠;二是网络文学的特征,而不仅仅是将它视为传统武侠的载体变迁或者传播方式进步的产物。所谓武侠,罗立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中对此有过总结:“一是侠义,一是武功,说的是练武之人,写的是行侠之事,二者相辅相成。”[4]还有陈平原提出的武侠小说基本叙事语法,包括“仗剑行侠”的行侠手段、“快意恩仇”的行侠主题、“笑傲江湖”的行侠背景、“浪迹天涯”的行侠过程[5],网络武侠应两者兼而有之。
(二)传统武侠小说中的网络参与
1.“大陆新武侠”
作为一种成长中的文学样态,网络武侠自身还不够成熟,为此需要借助“大陆新武侠”、“后金庸”武侠、“网络文学”等概念分析网络武侠这一“旨在自娱娱人的精神消费产品”[6],以此推进研究进程,明确网络武侠的特征、热点与趋势。
2004年,韩云波《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7]一文发表,“大陆新武侠”概念逐渐确立并得到广泛的认
可。从学者的角度来看,韩云波对作家主动吸收网络新兴元素进行了肯定[8],除了承载形式的变化,更突破了武侠小说的传统审美格局。从编辑的角度来看,郑保纯认为杂志编辑最先关注到了当时的网络写手,其文章认为,一方面《今古传奇·武侠版》核心的作家作品资源来自于网络,来自于新世纪第一个大规模的网络文学创作运动[9];另一方面网络武侠是在“全媒体”平台上展开,其中网络尤为关键,推动了故事技术的演进和武侠范畴的多元与扩展[10]。从媒介转型角度来看,当代型的大陆新武侠,则是在网络上成长起来的[11],“既存在着传统武侠文类在线性维度上的遗传性,又存在着当代文化语境和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适应性与变异性”[12]。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武侠小说转型,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
104
2.“后金庸”武侠
自吴秀明、陈择纲提出“后金庸”武侠以来[13],学术界完成了对“后金庸”武侠概念的提出与诠释。“后金庸”武侠的发展与市场和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呈现出明显的娱乐性、大众性与艺术性并存的现象[14]。
新时代的媒介变革导致了武侠小说网络化,相关研究也随之出现。韩云波认为,武侠作品对网络元素的吸收显示“后金庸”武侠对武侠文化的发展,“新一代武侠作家(包括武侠多媒体艺术的创作者)已经具备
了某种思想探索与文体实验的先锋性”[15],应以新世纪的“当下经验”进入“后金庸时代”[16]。同时指出,黄易的小说能够产生巨大影响,主动吸收了网络文学的表现特点,对网络武侠小说具有一定的影响[17]。网络媒体的综合性是专门化杂志无法抗衡的,作家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变化与读者需求的优秀作品[16]。黎慧就格外关注媒介变革下的武侠小说,认为网络武侠小说是对传统武侠小说的范式进行突破以及作品内涵进行延伸[18]。
3.网络文学研究
网络武侠是中国网络文学的一部分,是一个继承传统并持续发展变化着的小说类型。网络文学中的各个文学类型都拥有着相似的处境。韩少功认为:“以电子技术和媒体市场为要点的文化大变局,粉碎了近千年来大体恒稳的传统和常规,文学的内容、形式、功能、受众、批评标准、传播方式等各个环节,都卷入了可逆与不可逆的交织性多重变化。”[19]网络文学整体具有复杂性。这一复杂性体现在物质基础影响和改变了时代的创作和审美习惯,因此,网络武侠同样体现为“它的边界既是‘当代’,又是‘大众’”[20]。
2000年以后,网络文学引起广泛关注,研究专著较多,如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周志雄《网络文学研究》等作品都较为详尽。中国网络文学影响逐渐扩大,已经被纳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之中[21]。网络武侠小说的专著较少,夏烈在《网络文学的新传统与未来性》[22]中对网络文学小
说史、研究史等有了初步探索。纵观整个网络文学的发展,正如南帆所说,多种谱系的“大众”理论有利于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但也指出“网络文学仍是一个陌生的庞然大物,其‘内部研究’远未展开”[23]。
二、商业化、市场化交织的网络武侠发展历程
2000年3月,杨叛在网络上发表《小兵物语》,被学界视为网络武侠小说的兴起,而产生巨大影响是萧鼎2001年连载于幻剑书盟的《诛仙》,该书被誉为“后金庸时代武侠圣经”[24]。网络武侠从早期作者自由上传作品逐渐发展为VIP付费阅读,通过文学网站对网络武侠作品运营的不断探索,我国的网络武侠已经形成了由创作发表到影视、动漫、游戏改编一体化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一)兴起:起点中文网的创建(2000—2004年)
1998年,台湾的痞子蔡在BBS上连载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打开了网络小说的第一个盛世时代[25]。此后,网络武侠作品发表的主阵地就由网页、贴吧、BBS转移到了文学网站,其中武侠版、男生版深受众多网友欢迎。尤其是2002年5月起点中文网的创立,于同年10月份正
105
式实行“VIP付费制度”宣告了网络文学的新时代,企业化的经营模式通过收益连接了运营商和作家,网站
因此获得收益并开始盈利。此时的文学网站开始重视作品的原创性,并逐渐走上了它的商业化运作之路[26]。
由于率先启动了付费模式,吸引了大批高质量的网络写手汇集。同时,这些明星写手的加入,网站在优秀作品的不断产出、忠实读者贡献点击量的共同加持下慢慢壮大起来,成为原创文学网站中的佼佼者。初期的网络小说是草根小众的自由狂欢,这一阶段被称为“文青时期”或“理想时期”,代表作家多是70后,这一时期的网络武侠研究有两种:一种是将其整合在“大陆新武侠”之中;另一种是从电子媒介出发,重点关注武侠小说的网络化、大众化、娱乐化。郑保纯认为“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其网络性”[27],杂志和网络为“网络原创文学的低门槛提供了最大化和最泛化的平台”[28]。研究者已经广泛关注到网络等电子媒介对于当代武侠创作的独特影响。
(二)类型化、模式化的集体狂欢:盛大文学(2005—2014年)
2005年被称为“奇幻元年”[29],对于网络武侠和网络文学网站发展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网络武侠小说创作很快结束了“理想时期”,被资本卷入了商业化道路,一度出现了网络、图书、期刊三雄并立的局面,显示出了网络文学的巨大繁荣。尤其是移动支付方式的便捷,导致2007年VIP内容付费呈爆发式增长[30]。资本注入以后,创作队伍迅速扩大,读者遍及各个年龄段,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2008年,盛大集团收购众多大型文学网站、图书策划公司以及晋江文学城一半的股权成立盛大文学,整合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文学运营实体。盛大文学拥有最大规模的创作团体、专业化的管理机制、模式化与科学化运作的文学网站,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主阵地[31]。这一时期优秀的网络写手脱颖而出,影响较大的有唐家三少、天蚕土豆、天下霸唱、南派三叔等。单一的网站运营模式开始发生转变,2009年伊始,盛大文学将网络文学版权、传统文学版权等进行影视剧、动漫、游戏改编,开始全版权运营机制的探索,然而“过热必然造成泡沫”,“‘狂飙突进式’的高速发展背后,也存在着巨大的隐忧”[29]。
360小说网(三)版权运营:文学产业化发展(2015年至今)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32]表明国家力量全面关注到网络文学等社会主义新文艺。同年,阅文集团正式挂牌,彻底改变了之前三家鼎立的局面,阅文集团拥有丰富的数字出版内容和广泛的用户资源,一跃成为网络文学市场的最强运营主体[33]。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网络文学市场资本的整合与重组对网络文学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创作体成熟化、精英化,使网络武侠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网络文学生产方式的“突变”,带来了网络武侠小说生产关系的变革[34]。随着全民文化素质提升,网络写手以80后为主体,奠定了网络武侠创作风格,90后也展开全新探索,网文创作掀起一股年轻化浪潮[35]。其次是全版权运营策略的
成熟。盛大文学的全版权运营是以其网络文学网站为依托,将网络文学作品的运营从线上收费阅读,拓展到线下畅销书出版、影视改编、网络游戏开发、衍生品106
生产、移动阅读等方面,构建起完整的文学产业链[36]。同时,在平台的推动下,猫腻、烽火戏诸侯、徐公子胜治、烟雨江南等人成为网文高质量文本的代表[37],网络文学也从模式化、娱乐化向多元化、精品化创作方向转变。
三、网络武侠类型品格的提升
《赘婿》《庆余年》《雪中悍刀行》和《将夜》能否被视为目前为止网络武侠的代表作[38]?从广受好评的《诛仙》引爆玄幻武侠潮流,到猫腻等杰出作家自觉引入“文明和世界以及人性诸主流文学元素的另类表达,并可以成为关于世界体系的拥有思想深度、历史高度的深思熟虑的体系化表达”[36],网络武侠小说意识形态中的武侠观念层面也得到提升。
(一)玄幻、奇幻文学
叶舒宪认为“新神话主义”是对现代人的生存理想和精神归宿的重建[39]。韩云波则认为:“新神话主义在两种特殊文类中也有体现,即大陆新武侠和东方奇幻。”[40]奇幻文学是“新神话主义”在网络文学中的新发展,“随着网络传媒的出现,奇幻武侠小说、科幻小说、中国古代神话传奇和西方奇幻小说等不同
文类创作的影响、启发和滋养,迅速崛起并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41]。陈俊荣提出:“大陆新武侠与东方奇幻这两种文类通过建立独特的世界体系,对人类图景与世界图景展开探索,并在对现实世界的另类追问中反映了新时代的意识形态。”[42]傅秋认为:“玄幻武侠小说就是结合东方神话传说世界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背景,充分调动时空想象力而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43]由于网络玄幻、奇幻武侠小说包含着武侠小说在网络时代的变形因素,许多研究者自觉不自觉地把玄幻小说和武侠小说放在一起研究[44]。
(二)玄幻武侠
黄易被称为“玄幻宗师”,是另类武侠的开拓者,也是武侠传统的破坏者;是历史奥秘的探寻者,也是历史规律的逃逸者[17]。之后,备受瞩目的便是萧鼎的《诛仙》,它与小说《缥缈之旅》《小兵传奇》并称为“网络三大奇书”,又被称为“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圣经”[45]。方伟、傅学敏认为《诛仙》广受好评,在于它蕴含“侠文化与儒、道、佛文化的相互融合”,并且“这种文化给人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空间并融注了中国传统主流文化而形成了承载民族理想人格的文化”[46]。李昫男认为《诛仙》重新阐释侠之内涵,以“情”结构小说的方式,展开对生命境界的探索[47]。研究者不仅将目光聚焦于具体的作家和作品,还关注到了读者对于网络玄幻文学的影响,“明确意识到读者接受在整个奇幻文学发展中的作用”[48]。玄幻、奇幻武侠从发生到发展向前追溯,总是难以摆脱武侠小说的藩篱,与传统的武侠小说的联系十分密切。正如王景所说:“玄幻与武侠文体之间存在着契合的可能。”[49]
(三)东方幻想文学
文化意蕴决定了文学的性质和特点,也决定了一种文学形式在文学史上的意义[50]。东方幻想文学不仅扩大了文化的内涵,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条新路径。猫腻被誉为“最具情怀的文青作家”,《将夜》是其最成熟的作品,亦确立了“东方玄幻”这一滥觞多年的网文类型的中国品格[51]。《将夜》是猫腻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东方玄幻小说。研究者多从作品主题思想探究、艺术特征两个方面深入挖掘。《将夜》对儒家文化的内在演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
10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