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影像及照片质量标准
一、CT、MRI影像一般质量标准
1、CT、MRI图像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CT、MRI图像标记完整、正确:包括检查号、检查时间、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扫描层厚、窗宽窗位、图象比例尺、方位标记等信息。
3、各部位扫描均应有定位相。
4、扫描范围应完整包含临床临床所要求的扫描部位。
5、窗技术应用适当。
6、平扫与增强扫描图像的组织层面基本一致;MRI平扫与增强对比序列一致。
7、废影像:凡是不能达到诊断目的并且必须重新扫描的不论其图像质量如何均被定义为废影像。
二、CT、MRI照片质量标准
(一)、一般要求:
1、胶片无霉斑、本底密度≤0.02D,
2、客观记录CT、MRI图像,病灶区域应拍摄连续图像。
3、根据诊断要求设定窗宽、窗位。
4、要求拍摄定位相,胸部CT扫描应有包括有、无定位线的两幅定位相。
5、摄片图像排列:根据标准人体解剖,颅脑及四肢关节图像可由近及远排列;颈、胸、腹部、骨盆扫描图像由上到下排列。多平面重组图像冠状位由前向后、矢状位由右向左排列。
6、图像放大比例应以满足影像诊断为基本原则。一般占据方框面积不小于50%,并且不与图像标记重叠。特殊图像可放大到病灶清晰显示。
7、CT照片中病灶大小应有测量数据:主要或有代表性的病灶应测量大小,明确以密度鉴别
诊断的病灶或组织要测CT值。增强扫描应有平扫与增强后的组织密度对比测量。平扫与增强各期病灶密度对比测量应尽可能“三同”,即同一扫描层面、病灶同一区域、ROI面积基本相同。
8、胶片大小:14×17英寸,每张胶片上的照片幅数≤30幅。三维重建图像每张胶片上≤20幅。
(二)、CT、MRI照片质量评价分为四级:优质片、良级片、差级片、废片。
1、优质CT片标准
(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D之间)
(2)、符合《CT、MRI影像质量标准要求》。
(3)、符合《CT、MRI照片质量标准一般要求》。
(4)、无技术操作缺陷:标记正确,无体外伪影,无技术伪影。
2、良级片标准:优级片中有一项不足,但对影像诊断影响不大。
3、差级片标准:优级片中有二项以上不足,尚能用于诊断。
4、废片标准:不能用于诊断。
三、增强CT扫描方案
(一)、头颅及颈部增强扫描:
1、让患者保持静止,尽量去除扫描范围内的所有金属物品。
2、增强扫描必须多时相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和/或延时期,(CTA按实际要求处理)。
3、尽可能用造影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和目测量感兴趣区(MROI),使用相同的图像设置进行各期扫描。
4、常规使用3mm层厚图像,CTA用1mm以下薄层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MIP、3D等特殊视野。
5、颈部CTA检查时选择右侧肘静脉注射,以减少造影剂浓度过高引起的伪影。
颈部CTA | 颌面、咽鼻喉眼 | 头颅轴扫增强 | |
定位及患者体位 | 正位 仰卧 | 正位 仰卧 | 正位 仰卧 |
扫描方向 | 尾头向 | 头尾向 | 头尾向 |
扫描范围 | 主动脉弓至蝶鞍上方 | 按各部位定扫描范围 | 头颅基底部至颅顶 |
层厚 | 1mm | 3mm | 3mm |
重建间隔 | 0.5mm | 3mm | 3mm |
FOV | 250 | 250 | 230 |
重建薄层 | 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MIP\3D | 1mm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及3D | 1mm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 |
造影剂容量 | 350-370 50-70ml | 350-370 50-70ml | 350-370 50-70ml |
流速ml/s | 3.0-5 | 3.0-5 | 3.0-5 |
生理盐水 | 无或30ml | 无 | 无 |
延迟时间 | B.T主动脉弓降侧自动跟踪,Hu100-150 | (A-28s,V-60S) 二期或三期 | 60-90s 二期或三期 |
胶片排版 | ≤25幅 3D重建图像12幅 | ≤30幅 3D重建图像12幅 | ≤30幅 |
颈部增强 | 头颅CTA, CTV | |
定位及患者体位 | 正位 仰卧 | 正位 仰卧 |
扫描方向 | 头尾向 | 尾头向 |
扫描范围 | 颅底至胸腔入口 | 头颅基底部至颅顶 |
层厚 | 3mm | 1mm |
重建间隔 | 3mm | 0.5mm |
FOV | 250 | 250 |
重建薄层 | 1mm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3D | 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MIP\3D |
造影剂容量 | 350-370 50-70ml | 350-370 50-70ml |
流速ml/s | 3.0-5 | 3.0-5 |
生理盐水 | 无 | 无或30ml |
延迟时间 | A-28s,V-60S 二期或三期 | C6-7水平目测跟踪颈动脉, V-50s |
胶片排版 | ≤30幅 3D重建图像12幅 | 重建图像12幅 |
(二)、胸部及心血管增强扫描:
1、指导患者控制呼吸。
2、必要时进行多时相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及扫延时期。
3、心血管系统扫描时尽量使用心电门控技术。具有双筒高压注射器可以加注生理盐水。
4、尽可能用造影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和测量兴趣区峰值到达时间TTP,使用相同的图像设置进行各期扫描。
扫描方案
胸部增强 | 肺动脉CTA | 支气管CTA | |
定位及患者体位 | 正位 仰卧 | 正位 仰卧 | 正位 仰卧 |
扫描方向 | 头尾向 | 头尾向 | 头尾向 |
扫描范围 | 肺尖至肋膈隐窝 | 肺尖至肋膈隐窝 | 肺尖至肋膈隐窝 |
扫描条件 | 3毛的照片120kv150ma或自动ma | 120kv250ma或自动ma | 120kv200ma或自动ma |
层厚 | 5mm | 5mm | 1mm |
重建间隔 | 5mm | 5mm | 0.5mm |
FOV | 350 | 350 | 300 |
重建薄层 | 2mm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 | 2mm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及MIP\3D | 1mm重建冠状位及矢状位MIP\3D |
造影剂容量 | 350-370 50-80ml | 350-370 30ml | 350-370 50-85ml |
流速ml/s | 3-5 | 3-3 | 3-5 |
生理盐水 | 无 | 无或30ml | 无或30ml |
延迟时间 | 33s(V-80s) 二期或期 | 肺动脉120层30ml预注射(测出肺A主A峰值所需时间) | B.T气管分叉处降主动脉自动跟阈值Hu100-150 |
胶片排版 | ≤30幅 (包含肺窗及纵膈窗) | ≤30幅 3D最大12幅 | ≤30幅 3D最大12幅 |
肺静脉左房CTA | 冠脉CTA | 胸主动脉CTA | |
定位及患者体位 | 正位 仰卧 | 正位 仰卧 | 正位 仰卧 |
扫描方向 | 头尾向 | 头尾向 | 头尾向 |
扫描范围 | 肺尖至肋膈隐窝 | 气管分叉至心底部 | 三根毛血管至肋膈隐窝 |
扫描条件 | 120kv300ma或自动ma | 120kv550ma | 120kv250ma或自动ma |
层厚 | 2mm | 0.8mm | 2mm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