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proxy配置参数_【MySQL】MySQL中proxy的配置详情这篇⽂章算是mysql数据库主从配置的后续,因为配置proxy的前提是需要配置数据库的主从环境。如果不清楚主从数据库怎么配置的同学可以参考:www.jianshu/p/eed0ca8ba299
主从配置⽂章中的主数据库和从数据库的IP地址可能与这篇⽂章中的不⼀样,这是因为弄proxy前重装了虚拟机⾥⾯的系统,但基本思想是⼀样的,望谅解。
⾸先说说proxy的基本⽤途和原理:
主从同步是将master库中的数据同步到slave中,读写数据还是经过master库的,数据量少的时候还能负载的起,但当数据量⽐较⼤的时候,因为读写都由master库来执⾏,所以性能将会急剧下降,所以才会提到读写分离,在主从数据库中,slave只会从所指定的master同步数据,但⼀般不会被⽤来直接写⼊数据,因为这样的话将造成主从不同步的问题,⽽master数据库则是需要写⼊数据供slave库同步,所以,master库可以⽤来只写⼊数据⽤,⽽读取数据就使⽤slave库,这样就可以使⽤读写分离,从⽽优化数据库的读写性能,提⾼读写效率。
proxy+主从数据库概念图.png
从图中可以看到,SQL语句并不直接进⼊到master数据库或者slave数据库,⽽是进⼊到proxy,然后pro
xy判断这条语句是有关写的语句(包括insert、update、delete)还是读语句(select),当时写语句的时候,那么proxy将向master所在的服务器发出请求,同理,如果是读语句的时候,proxy将向slave所在的服务器发出请求。
⾸先是需要⽤到的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和有关环境:
Master(主)服务器IP:192.168.189.128
Slave(从)服务器IP:192.168.189.129
Proxy服务器IP:192.168.189.130
操作系统:CentOS 6.9 64位
数据库:MySQL 5.6
读写分离是由lua实现的,即lua是基础组件,但听说新版的已经集成了lua,不知道是不是不再需要⾃⼰⼿动去安装的意思,反正不差那么⼀步
# yum -y install gcc* gcc-c++* autoconf* automake* zlib* libxml* ncurses-devel* libmc rypt* libtool* flex* pkgconfig*
安装需要⼀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去下载proxy的tar包,这⾥⽤的是tar包,还没尝试过⽤yum来安装。
下载地址:sql/archives/proxy/#downloads
如果Linux有图形界⾯⽽且⽤的是虚拟机的话就好办,直接拖进去就可以了,但如果没有图形界⾯或想要在Linux中上传Windows的⽂件,那么需要参考到之前写的这篇⽂章:
www.jianshu/p/304ec5b0ae32
获取到proxy的tar包之后就可以开始进⾏配置了。
# tar zxvf mysql-proxy-0.8. //解压⽂件
# mv mysql-proxy-0.8.5-linux-el6-x86-64bit /usr/local/mysql-proxy //将解压得到的⽂件夹移动到某个位置,这个位置需要⾃⼰创建
将解压得到的⽂件复制到对应的位置
# cd /usr/local/mysql-proxy
# mkdir lua #创建脚本存放⽬录
# mkdir logs #创建⽇志⽬录
# cp share/doc/mysql-proxy/rw-splitting.lua ./lua #复制读写分离配置⽂件
# cp share/doc/mysql-proxy/admin-sql.lua ./lua #复制管理脚本
# vi /etc/mysql-proxyf #创建配置⽂件
将以下复制到配置⽂件中,并按照⾃⼰的需要修改
重点注意的是:#后⾯的⽂字只是为了读者明⽩各个参数的意义,在实际的⽂件中最好删除或者将注释和参数放在不同的⾏,同时,每个参数后⾯不能后空格,⼀个空格都不⾏(重点!重点!重点!),这关系到最后启动服务的问题,如果留有空格,将启动失败,笔者曾经就踩了这个坑!
[mysql-proxy]
user=root #运⾏mysql-proxy⽤户
admin-username=root #主从mysql共有的⽤户
admin-password=123456 #⽤户的密码
proxy-address=192.168.189.130:4040 #mysql-proxy运⾏ip和端⼝,不加端⼝,默认4040
proxy-read-only-backend-addresses=192.168.189.129 #指定后端从slave读取数据
proxy-backend-addresses=192.168.189.128 #指定后端主master写⼊数据
proxy-lua-script=/usr/local/mysql-proxy/lua/rw-splitting.lua #指定读写分离配置⽂件位置
admin-lua-script=/usr/local/mysql-proxy/lua/admin-sql.lua #指定管理脚本
log-file=/usr/local/mysql-proxy/logs/mysql-proxy.log #⽇志位置
log-level=info #定义log⽇志级别,由⾼到低分别有(error|warning|info|message|debug)
daemon=true #以守护进程⽅式运⾏
keepalive=true #mysql-proxy崩溃时,尝试重启
:wq保存后退出,然后修改⽂件的权限
# chmod 660 /etc/mysql-proxyf
修改读写分离配置⽂件
# vi /usr/local/mysql-proxy/lua/rw-splitting.lua
if not fig.rwsplit then
fig.rwsplit = {
min_idle_connections = 1, #默认超过4个连接数时,才开始读写分离,改为1
max_idle_connections = 1, #默认8,改为1
is_debug = false
}
end
配置⼀下环境变量,不然将不到mysql-proxy这个命令
mysql下载之后是个文件夹
# export PATH=$PATH:/usr/local/mysql-proxy/bin/
# echo "PATH=$PATH:/usr/local/mysql-proxy/bin" >> /etc/profile
配置完环境变量之后,可以使⽤该命令来测试⼀下是否配置成功
mysql-proxy --help
顺便,这⾥介绍⼀下各个参数的意义:
--help-all :获取全部帮助信息;
--proxy-address=host:port :代理服务监听的地址和端⼝;
--admin-address=host:port :管理模块监听的地址和端⼝;
--proxy-backend-addresses=host:port :后端mysql服务器的地址和端⼝;
--proxy-read-only-backend-addresses=host:port :后端只读mysql服务器的地址和端⼝;
--proxy-lua-script=file_name :完成mysql代理功能的Lua脚本;
-
-daemon :以守护进程模式启动mysql-proxy;
--keepalive :在mysql-proxy崩溃时尝试重启之;
--log-file=/path/to/log_file_name :⽇志⽂件名称;
--log-level=level :⽇志级别;
--log-use-syslog :基于syslog记录⽇志;
--plugins=plugin:在mysql-proxy启动时加载的插件;
--user=user_name :运⾏mysql-proxy进程的⽤户;
--defaults-file=/path/to/conf_file_name : 默认使⽤的配置⽂件路径;其配置段使⽤[mysql-proxy]标识;--proxy-skip-profiling : 禁⽤profile;
--pid-file=/path/to/pid_file_name :进程⽂件名;
下⾯遍开始启动mysql-proxy了
# mysql-proxy --defaults-file=/etc/mysql-proxyf #开启服务
# netstat -tupln | grep 4040 #已经启动
# tcp 0 0 192.168.189.130:4040 0.0.0.0:* LISTEN 1264/mysql-proxy
如果执⾏开启服务的命令后,后⾯没有跟着⼀堆东西,说明配置成功了
下⾯开始读写分离的测试:
测试的话从⽹上看到的⼤致有两种⽅法:
1、在主从和proxy配置正确的情况下,关闭从库的服务:slave stop;然后在proxy作查询操作,正常情况下只能看到表,但不能查询到表⾥⾯的内容
2、另⼀种⽅法就是使⽤抓包的⽅式,这⾥主要使⽤这种⽅式,应该⽐较容易理解
⾸先使⽤该命令分别在master服务器和slave服务器上监听:
其中eth部分是⽹卡的驱动名称,可以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中看到,⼀般第⼀个显⽰的就是,只需要eth*这部分就可以了
master服务器:
# tcpdump -i eth2 -nn -XX ip dst 192.168.189.128 and tcp dst port 3306
监听master3306端⼝.png
slave服务器:
# tcpdump -i eth1 -nn -XX ip dst 192.168.189.129 and tcp dst port 3306
监听slave3306端⼝.png
然后需要登录上proxy的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准备对数据库进⾏操作。
# mysql -uroot -p123456 --port=4040 //注意,这⾥的端⼝号是前⾯配置⽂件⾥⾯写的端⼝号,如果还是使⽤3306,那么将登录的不是proxy的数据库
笔者这⾥使⽤⽅法是在Windows上的Navicat中远程登录,具体⽅法可以参考:www.jianshu/p/fa4db03db9ca
对了,还有⼀点,要确保这个数据库与master还有slave的数据库是⼀样的,⽐如原本master⽤含有test_db数据库,那么proxy和slave 也应该有,即是数据要同步
笔者这⾥已经创建了⼀个名为test_db的数据库和⼀张名为user的表作为测试⽤
然后在查询中输⼊⼀条insert语句并执⾏
insert into user values(124);
然后查看master中的抓的包
insert时master抓的包.png
从图中可以看见可以抓取到insert的语句,但再看看slave的监听结果发现并没有结果
同样的,执⾏⼀条查询语句
select * from user;
image.png
然后再去看看slave的监听结果
select时slave抓的包.png
会发现,slave中能抓取到查询时候的语句,但master中并没有抓取到
总结:
master中能抓取到有关写的sql语句的包(update和delete读者可以⾃⾏测试),但slave不能,同时,slave能抓取到有关读的sql语句的包,但master不能,说明这已经完成了读写分离的配置了
其实这种配置⽅法只是将解压到的包放到相应的⽂件夹中,再弄个配置⽂件就OK了,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最主要的还是⾃⼰建的那个⽤来启动的配置⽂件⾥⾯不能有错,不能有空格(重要),这点要细⼼检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