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案例 1: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
一、我国面临的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由于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正在跨入劳动者行列,“十五”期间新达到就业年龄的劳动力较“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多290万人。200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3.1%,2001年是3.6%,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81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15万人,而且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攀升,2002年一年中就达3.8%。另外,农村还有1.5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急待转移。与此同时,就业岗位的增加量相对减少。由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9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左右。因此,尽管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90年代每年实际净增的就业岗位只有700万个左右。2001年全年实际净增的就业岗位达到940万个,但也不到80年代平均水平的一半。劳动力明显供大于求,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1年第四季度,100名求职者只有75个就业岗位。
2. 求职者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6月的调查,青年求职者已占主体,35岁以下的求职者占七成以上,这与过去求职者主要为35岁以上大龄体有明显的不同。且求职者文化程度较高,近一半为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者占1/3。
3. 国企下岗职工生存的压力较大,再就业率偏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2001年协议时间到期的下岗职工占57%,2002年占33%。但由于七成下岗职工同原企业存在债务关系,而这些处于困境的企业解决不了债务的经济补偿问题。下岗职工年龄偏大,35岁以上的占72.5%,受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因素的制约,再就业难度增大,就业困难者增多。2001年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为227万,比上年减少133万,再就业率仅为30.6%。
35岁失业
4. 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结构性失业人员会有所增加。从长期看,加入世贸组织能够使我国对外贸易享受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加快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但在初期,面对压力,各行业、各企业将会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进行资产重组、减员甚至破产,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员增加。另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低迷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也会使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加剧。总之,针对日益突出的失业问题,扩大就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
二、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将是一个长期现象。在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期和末期、70年代末,我国都曾面临过相当严重的就
业压力。90年代中后期至今,我国的就业形势再次收紧。其中国有企业职工比较集中的“下岗”问题,由
于通货紧缩及市场商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问题等构成了这个时期失业的新特征。对失业问题要辨证地来看。失业率上升,这不是一件好事,但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企业改革深化、劳动关系理顺、城乡统筹就业以及失业从隐性走向显性,都对经济发展发挥着良性的作用,应该说又是一件好事。缓解失业问题,根本上是要靠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 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从最近十几年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大约可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5%以下时,失业人员就会明显增多。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保障。同时,要统筹兼顾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一直占新增就业岗位的大部分,所以我们应当努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我国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从每个产业的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百分点(就业弹性)来看,200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39,远高于第二产业的0.15和第一产业的0.25。再从每个产业的就业增长对中国总体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0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为105%,远高于第一产业的37%和第二产业的-39%。也就是说,过去几年中国就业的增长,主要是靠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入WTO后,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政策,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必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就业的机会将会大量增加。
2.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也是缓解失业、促进就业的出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很突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第二季度,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平均131个需求岗位只有100个劳动力供给,甚至于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也出现了供不应求。在东部地区,对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劳动力的需求是其供给数量的5倍多。另外,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近年也一直在上升。因此,教育培训作为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亟待加强。只要我们注意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把教育培训与就业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3. 此外,我们还要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转向农民。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这既说明我国的就业结构明显落后,也说明我国城镇还有较大的发展和就业空间。因此,逐步把就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民有序流动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上来,有利于促使就此结构合理化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案例 2:欧佩克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经济中一些最大的经济波动源于中东的产油地区。原油是生产许多物品与劳务的关键投入,而且,世界大部分石油来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其他中东国家。当某个事件(通常起源于政治)减少了来自这个地区的原油供给时,世界石油价格上升。美国生产汽油、轮胎和许多其他产品的企业会有成本增加。结果是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这又引起滞胀。
第一起这种事件发生在70年代中期。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作为欧佩克成员走到了一起。欧佩克是一个卡特尔——一个企图阻止竞争并减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而且石油价格的确大幅度上升了。从1973年到1975年,石油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世界石油进口国都经历了同时出现的通货膨胀和衰退。在美国,按C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几十年来第一次超过10%。失业率从1973年的4.9%上升到1975年的8.5%。
在几年后几乎完全相同的事又发生了。在70年代末期,欧佩克国家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以提高价格。从1978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了一番还多。结果又是滞胀。第一次欧佩克事件之后通货膨胀已有点平息,使现在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又上升到10%以上。失业从1978年和1979年的6%左右在几年后上升到10%左右。
世界石油市场也可以是总供给有利移动的来源。1986年欧佩克成员之间爆发了争执。成员国违背限制石油生产的协议。在世界原油市场上,价格下降了—半左右。石油价格的这种下降减少了美国企业的成本,这又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结果,美国经济经历了滞胀的反面:产量迅速增长,失业减少,而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案例 3:我国1991—1995年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升,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物价指数来衡量。下面我们
就根据1991—1995年零售物价指数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一、 1991—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从1991—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各年分别为:2.9%、5.4%、13.2%、21.7%和14.8%,最高在1994年达到了21.7%,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涨幅最高的一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从1993年3月份物价涨幅爬升至两位数起,以后一直在两位数上逐月攀升,从l 993年3月到1995年10月,物价涨幅在两位数的月份长达32个月。大致说来,这—次通货膨胀经历了两个阶段:
1.1991—1992年的矛盾积聚阶段(温和的通货膨胀阶段)
随着1990年第四季度我国工业生产逐步走出经济紧缩的低谷,增长速度开始加快,1991年国民经济全面回升,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零售商品价格指数为2.9%。1992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比上年增长率高出近5个百分点,当年的零售商品价格指数显然仅为5.4%。但由于经济平稳,货币扩张,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和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在积聚。这一阶段的通货膨胀我们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2.1993—1995年释放发展阶段(加速的通货膨胀阶段)
经过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从1993年3月开始,物价涨幅即爬升至两位数(当月为l0.3%)以后,就一直在
两位数上攀升,当年12月高达l7.6%,全年平均为13.2%。这是前两年通货膨胀压力逐步释放和经济扩张的必然结果。1994年的物价涨幅继续上行,于当年2月份达到20%以上,到10月达到这一时期的高峰即25%的涨幅。从11月份开始,物价涨幅开始回落,但全年平均仍然高达21.7%,1995年物价涨幅整体上较1994年逐月回落,全年平均为14.8%。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和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释放,我们称为加速的通货膨胀。
二、1991—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我国1991—1995年发生的通货膨胀,应该为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既有需求的拉动,又有供给成本的推进。
1.需求拉动的原因
(1)投资需求膨胀
1991年货币发行增长77.6%,应当说这是本期货币扩张的开始,特别是1992年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的进一步宽松和开放,促使1992年经济超高速增长,货币发行在1991年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1.17倍,这些大量增发的货币连同大量违章拆借资金,又有相当的数量进入房地产、证券市场,其余则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使投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42.6%,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50.6%,扩张势头更为明显。
(2)消费需求偏高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而居民收入又有了显著的提高。据银行统计,1992年工资性现金支出比上年增长25.3%,1993年又增长30.3%,1994年增长40.1%,由此可见, 消费者收入提高刺激了消费的增加。另外,投资的40%最终将转化为消费,从而又加大了消费的增加。
2.供给成本推进的原因
(1)工资成本推进
公务员工资改革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拉大工资差距吸引人才以提高政府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贯彻按劳分配精神以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但在现行的就业
格局下,存在工资刚性,拉大差距只能依靠增加工资,执行结果必然是全体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上升,进而带动企业部门相继提高工资,企业又把增加的工资打入产品成本,一起构成新的物价上升压力。
(2)原材料价格上涨
1992年投资品价格上涨12.1%,比零售物价上涨5.4%高出6.7个百分点,1993年投资品价格上涨26.6%,比零售物价上涨13%高出13.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上涨35.1%,生产资料出
厂价格上涨33.7%,钢材、木材、水泥出厂价比上年分别上涨82.7%、28.5%和48%,使得加工企业成本大大增加,1993年预算内工业企产品销售成本上升28.3%,因此, 企业只能通过涨价转嫁损失, 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三、1991—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分析
1991—1992年的通货膨胀因为物价涨幅不大,且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故可以不必过分干预。1993—1995年的通货膨胀,物价涨幅达到两位数,因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消除通货膨胀:
1.提高利率解决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提高利率主要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和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使企业的资金成本上升,投资下降。同时, 提高利率使消费者将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以增加储蓄,减少消费,由于消费与投资为总需求的两大组成部分, 消费与投资下降,使总需求下降, 使物价水平下降,解决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刺激生产来解决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采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税率等手段,可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刺激生产、增加总供给的目的,解决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由于我国的通货膨胀属于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因此,要将上述两种措施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配合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案例4: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代价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联储主席为反通货膨胀所付出的代价说明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
20世纪70年代,滞胀一直困扰着美国。1979年夏,通货膨胀率高达14%,失业率高达6%,经济增长率不到1.5%。在这种形势下,沃尔克被卡特总统任命为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上台后把自己的中心任务定为反通货膨胀。他把贴现率提高到12%,货币量减少,但到1980年2月通货膨胀率仍高达14.9%。与此同时,失业率高达10%。沃尔克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继续实施这种紧缩政策,终于在1984年使通货膨胀率降至4%,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最终胜利是以高失业为代价的。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率减少1%的过程中每年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