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C  556                                      GBD 10
                       GB/T  14157—93


              
Hydrogeologic  terminology
1993-02-12 发布                           1993-11-01实施

   发布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2
resources翻译水文地质学原理       2
地下水动力学       9
水文地球化学       21
水文地质勘查方法       28
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37
矿床水文地质       49
环境水文地质       54
10  矿水及地下热水       58
11  土壤改良水文地质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157—93
         
Hydrogeologic terminology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包括水文地质学原理、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矿床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矿水及地下热水、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常用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水文地质的勘查、设计、成果报告、规程规范、管理、科研、教学及国际交流等方面。
引用标准
GB 9151  钻探工程名词术语
GBl2329  岩溶地质术语
水文地质学原理
3.1  水文地质学科分类
3.1.1  水文地质学  hydrogeology
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3.1.2 水文地质学原理(普通水文地质学)principles of hydrogeology(general hydrogeology)
研究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学科。
3.1.3  地下水动力学  groundwater dynamics
研究地下水在岩土中运动规律的学科。
3.1.4  水文地球化学  hydrogeochemistry
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以及地下水地球化学作用的学科。
3.1.5  专门水文地质学  applied hydrogeology
为各种应用而进行的地下水调查、勘探、评价及开发利用的学科。
3.1.5.1  供水水文地质学  water supply hydrogeology
为各种目的供水,研究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勘查方法、水质、水量评价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学科。
3.1.5.2  矿床水文地质学  mine hydrogeology
研究矿床水文地质学理论、勘探方法及开采中有关水文地质问题的学科。
3.1.5.3  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  reclamation hydrogeology
研究土壤盐渍化及沼泽化等水文地质问题的学科。
3.1.5.4  环境水文地质学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研究自然环境中地下水与环境及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结果,并对地下水与环境进行保护、控制和改造的学科。
3.1.5.5  同位素水文地质学  isotopic hydrogeology
应用同位素方法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学科。
3.1.6  区域水文地质学  regional hydrogeology
研究地下水埋藏、分布、形成条件及含水层的区域性规律的学科。
3.1.7  古水文地质学  pa1eohydrogeology
研究地质历史时期中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演变的学科。
3.2  自然界的水循环
3.2.1  水循环  water cycle
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体相互转换的循环过程。
3.2.2  大气圈  aerosphere
包围地球表壳的气层。
3.2.3  水圈  hydrosphere
连续包围地球表层的水体和地壳岩石中的水的总称。
3.2.4  岩石圈  lithosphere
地球第一个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3.2.4.1  包气带  aeration zone
地表面与地下水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有气体的地带。
3.2.4.2  毛细带  capillary zone
由于岩层毛细管力的作用,在潜水面以上形成的一个与饱水带有直接水力联系的接近饱和的地带。
3.2.4.3  饱水带  saturated zone
地下水面以下,岩层的空隙全部(或几乎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
3.2.4.4  地下水动力垂直分带  dynamical vertical zoning of groundwater
在岩石圈的垂直剖面上,地下水交替循环强度的分带。自上而下可分为积极水交替带、缓慢水交替带和水交替停滞带。
3.2.5  大气降水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从大气中呈液态或固态降落的水。
3.2.6  地表水  surface water
地球表面的各种形式天然水的总称。
3.2.7  土壤水  soil water
包气带表层土壤层中的各种形式的水。
3.2.8  地下水  groundwater
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3.3  岩石空隙类型及表示方法
3.3.1  空隙  void
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总称。
3.3.2  孔隙  pore
一般指松散岩土颗粒间的空间。
3.3.3  裂隙  fissure
岩石中(一般指结晶岩、石灰岩)各种成因的裂缝。
3.3.4  孔洞  pore space
一般指玄武岩成岩过程中原生和次生的,直径较大的空间。
3.3.5  溶洞  cave cavern
岩溶作用所形成的空洞的通称。
3.3.6  孔隙度(孔隙率)  porosity(Pore rate)
土和岩石中所有孔隙体积与土和岩石总体积之比。
3.3.7  有效孔隙度  effective porosity
相互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土或岩石总体积之比。
3.3.8  孔隙比  pore ratio
土和岩石的孔隙体积与土或岩石骨架的体积之比。
3.3.9  裂隙率  fissure ratio
一定体积或面积、宽度的裂隙岩层,裂隙体积或面积、宽度与所测岩层总体积或面积、宽度之比,分别称为体积裂隙率、面裂隙率和线裂隙率。
3.4  地下水存在形态
3.4.1  结合水  bound water
被岩土颗粒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吸附在颗粒表面的水。
3.4.2  强结合水(吸着水)
strongly bound water  (adsorptive water)
紧附于岩土颗粒表面结合最牢固的一层水。其所受吸引力可相当于一万个大气压。
3.4.3  弱结合水(薄膜水)  weakly bound water(film water)
结合水的外层,由于分子力而粘附在岩土颗粒上的水。在饱水带中,能传递静水压力,静水压力大于结合水的抗剪强度时能够运移。
3.4.4  重力水  gravity water
岩土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地下水。
3.4.5  结构水(化合水)  constitutional water(chemical water)
化学结合水。以H′和OH-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某一位置上的水。
3.4.6  结晶水  crystallization water
结晶构造中的水,以H2O分子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固定位置上的水。
3.4.7  毛细水  capillary water
由于毛细管力作用,保持在岩层空隙中的地下水。
3.5  地下水成因类型
3.5.1  渗入水  infiltration water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土层和岩石的空隙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水。
3.5.2  凝结水  condensation water
一般指水气在浅部岩层空隙中凝结而形成的地下水。
3.5.3  沉积水(埋藏水)  connate water(buried water)
在沉积过程中保存在成岩沉积物空隙中的水。
3.5.4  原生水(初生水)  juvenile water(native water)
来自地球内部,在岩浆冷却等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地下水。
3.5.5  大陆盐化潜水  continental salinized phreatic water
气候干旱地区因蒸发强烈,所形成的盐分聚集的潜水。
3.5.6  溶滤水  1ixiviation water
在降雨渗入过程中淋滤土壤和岩石中的盐分,形成与土壤成壤作用和岩石风化作用相适应的地下水。
3.6 岩石的水理性质
3.6.1  容水度(饱和含水率)  water capacity
岩石中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3.6.2  持水度  water—holding capacity
饱水岩石在重力释水后仍能保持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3.6.3  给水度  specific yield
饱水岩石在重力等作用下释出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3.6.4  透水性  permeability
岩石允许重力水透过的能力,其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
3.6.5  富水性  water yield property
以一定降深、一定口径下的单井出水量来表征的含水层富水程度。
3.6.6  饱和度  degree of saturation
岩石孔隙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反映岩石中孔隙的充水程度。
3.6.7  饱和差(土壤饱和差)  saturation deficit(soil moisture deficiency)
土层或岩层的容水度与天然湿度之差。数值上在粗颗粒及宽裂隙岩石中接近于土或岩石的给水度。
3.6.8  毛细性  capillanity
水通过岩土的毛细管,受毛细作用向各方向运动的性能。
3.6.9  毛细上升高度  height of capillary rise
水从地下水面沿岩层毛细管上升的最大高度。
3.7  含水层的类型
3.7.1  含水层  aquifer
能导水的饱水岩层。
3.7.2  隔水层  aquifuge
一般指透水性极弱的岩层。
3.7.3  弱含水层  aquitard
弱导水的饱水岩层。
3.7.4  透水层  permeable bed
透水而不饱水的岩层。
3.7.5  孔隙含水层  porous aquifer
以孔隙为储水空间的含水层。
3.7.6  裂隙含水层  fissured aquifer
以裂隙为储水空间的含水层。
3.7.7  岩溶含水层  karst aquifer
含地下水的岩溶化岩层。
3.7.8  孔隙裂隙含水层  pore—fissure aquifer
具有孔隙和裂隙的岩石所构成的含水层。
3.7.9  裂隙岩溶含水层  fissure—karst aquifer
具有溶蚀裂隙和溶融孔洞的可溶性岩层所构成的含水层。
3.7.10  孔洞含水层  pore space aquifer
主要以玄武岩孔洞为储水空间的含水层。
3.7.11  承压含水层  confined aquifer
具有承压水的含水层,其上界和下界是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
3.7.12  无压含水层  unconfined aquifer
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
3.7.13  含水带  water—bearing zone
岩石中由于构造断裂、岩脉或不同岩性接触带等富水而形成的带状含水岩体。
3.7.14  含水岩组  water—bearing formation
指含水特征相近的一套岩层所构成的统一的含水岩体。
3.7.15  含水岩系  water—bearing rock series
某一地质时代的不同沉积物所组成的含水岩体。
3.7.16  岩溶含水系统(岩溶水动力单元)
karst water—bearing system(karst hydrodynamic unit)
具有共同补给边界,统一地下迳流场的某一岩溶地下水系的流域范围。
3.7.17  蓄水构造(储水构造)  water—storing structure
富集地下水的地质构造形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