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赏析
人间四月天,是一个不平静的季节吧。四月天快要过去了,在这么一个懒洋洋的午后,我看了这一部《放牛班的春天》。时间伴随着影片怀旧平静的气息流去,看罢,原本昏沉的心被唤醒,如一涓清流淌过。
一位评论家为该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这部影片具有如此大的力量?
●人性故事传递温情
影片采用的倒叙的手法,由已经成为指挥家的皮埃尔看到皮比诺带来的一张少年时的合影和老师马修的日记回忆开始。整个故事并没有很大的波折,一个处在事业低谷的教师马修来到一所学校做学监。学校叫“池塘之底”,意味着这里的孩子都是污泥,无法清理。学校的校长丝毫不关心孩子的生活,他制定了严格、死板的校规,并体罚、虐待违反校规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
环境下,孩子们的心灵遭到了扭曲,渴望自由的灵魂与周遭的冰冷、无情激烈地碰撞,形成了他们极端叛逆的性格。这样一所“池塘之底”的学校似乎是被爱遗忘的角落。
马修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转机。他,和蔼、善良,从不体罚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他采取一种截然不同的惩罚方法。尽管他无力全面地改变现状,却可以对犯错的学生宽容地放一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挽回孩子的尊严,取得他们的信任。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天籁的心。懂得尊重每一个孩子,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和天赋。他组建合唱团,分析每一个孩子的音,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角,用老话来讲,是懂得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其实也是在暗示、激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他人所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人生社会中寻到自己的位置。但身为“好好先生”的他也有自己不可侵犯的原则和立场。他不会对自己喜爱的学生有任何的偏袒,同样也不对经常得罪自己的坏孩子怀有丝毫的偏见。
马修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真正懂得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沟通。他的民主平等意识,他的宽厚仁慈、善良耐心,就像一缕缕春天的阳光,抚慰照耀孩子们残缺受伤的心灵,还给他们一个明媚温暖的未来与世界。
影片中,有几个细节,令人捧腹而沉思。
镜头一,古板的算术老师被孩子们的演唱打动,居然停课担起钢琴伴奏的任务。
镜头二,严厉的校长一度为孩子们的演唱打动,在办公室里叠起了飞机,一只又一只,终于让纸飞机在空中盘旋了好几圈。
镜头三,校长严厉的毫不留情地痛打一个偷窃的孩子,最终叫警察带走了那个孩子。孩子临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满眼是冷漠和空洞。
镜头四,由于擅自带学生出校,学校又被人蓄意放火,可爱的学监不得不辞职。当他一步一步地走向绿意葱茏的大门时,并没有一个学生来送他,他失落了。嗯!?一个纸飞机,不,一个个纸飞机从天而降,从禁闭室的窗户缓缓飞出,从天而降。马修将它们一个个展开,一句句祝福的话语,像本在天空盘旋的天籁沉淀为一颗颗纯洁的心灵,落在马修的心田。紧接着响起了清澈的歌声,高高的窗口举起一片稚嫩的挥动的手臂,原来,孩子们以这种方式来送别。教室的门被他们反锁,任凭顽固的校长怎样敲打,都遏制不了真情的流露。
reaction纯音乐●天籁音乐让人陶醉
本片的音乐是点睛之笔。不仅丝丝入扣地衔接剧情,而且烘托影片氛围,推动剧情发展。童声合唱宛如天籁,就像天使在歌唱.
片中出现的几首插曲,都是抒情柔缓的优美之作,分别对应故事叙述的时间与节气,从寒冬到初夏,也逐步反映音乐渐渐融化孩子们冰封的心灵,影片的整体情绪也随之渐趋欢快明朗。如“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在灰晨曦中,寻通往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夏日的微熹,驿动的梦,我的心燃起,骤然飞舞飘离大地”“欢乐的震颤,一切在跳跃,荣辱恐惧抛诸脑后,远离孩子们的困扰,无穷哀伤全无踪影”“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巷”等等,从这些歌声表现了孩子们对音乐热爱及对马修的依托之情,也似乎可以闻到他们渐渐开朗乐观的气息。而音乐及马修作为身处“池塘之底”的孩子们的指路明灯和希望之光的隐喻,也是昭然若揭。尤其第二首歌响起的时候,整个校园似乎都被空灵悠扬的童声清唱包围,沉浸在圣洁的音乐世界之中,“池塘之底”曾经的阴暗和残酷好像一扫而光,一切都是如此的祥和安乐,连数学老师也跑来为孩子们伴奏,而一向不近人情的校长,竟也自顾自地在办公室里学孩子们折纸飞机玩。可见音乐的感染力之巨大无穷。
那一曲曲柔和又略带惆怅的音乐,如同一汩汩温泉滋润着学生们僵硬的心田,唤发出他们对
于生活的希望。马修用音乐之光开启学生们幼小而扭曲的心灵,轻轻点亮了孩子们封闭的心。那份超越师生情的真挚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了升华。最后,音乐完成了对孩子们受伤心灵的抚慰与洗礼。同时,也让我的心震撼,如乐谱上精灵般的音符在跳动。
法国人惯有的浪漫使得影片始终洋溢着幸福温暖的节奏,即便是师生的离别,虽带着淡淡的感伤,但仍有夏日清泉流过心田的感觉。而最让大家感动的还是片中舒缓的音乐,优美动人的钢琴、和谐的交响乐,搭配孩童如天籁般优雅、圣洁、和谐的唱诗班的大合唱,将传统电影音乐的温情感受与来自童真心灵的颂唱融合在一起,留下美好的音乐记忆。
这是一部非常感染人的影片。首先是画面的美,一种法国的精致和诗意。怀旧的调弥漫着浓浓的岁月味道,是一种隽永。然后是点睛之笔――音乐。正是天籁般的音乐赋予了这部电影的灵魂。
●感动-心如跳动的音符
我深深感动于这部影片的真实,更准确的说是真诚,马修对孩子们的真诚,尤其是对皮埃尔的培养和关怀,和“池塘之底”的整个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Action reaction行动-反应,这
个学校的纪律就是恶劣的惩罚,不宽容和诽谤在这里滋生。然而真诚改变了这一切,也是这部平淡的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情节来说,虽然风波不断,但是基调还是平缓的,就是这种平缓的基调中,一次次的意外,紧紧抓住了观者的心,最后,在纸飞机伴随的歌声中将影片推向高潮。
马修深刻地打动了我。
马修的怀才不遇和落莫,他的悲悯和眼底温柔,乃至他暗恋学生的母亲,滑稽幽默的言行举止和非常显眼的秃头,都使他像个善良而和蔼可亲的父亲。他不是完美的,却立体生动,可亲可信的老师形象。
全片的焦点人物就是最后成为音乐家的皮埃尔。他曾被上界班主任评价“拥有天使的面孔与魔鬼的心灵”。他是由单亲妈妈抚养的。与别的孩子不同,他自尊心更强,更敏感。马修体会到那位单身母亲的含辛茹苦,这个孩子的任性。一方面极力从“补牙”为幌子,用善意的谎言在母亲面前违护皮埃尔的自尊心,而另一方面则冒着处犯校长的危险,将正在受罚的他放出去,探望母亲。马修发现他的独唱天赋,一方面积极培养皮埃尔;另一方面以取消他的独唱资格使他明白: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特别是为伯爵夫人演出的那一天,
马修从新给予皮埃尔的充分肯定,最终感化了这头“小野牛”。
这部片中,我很喜欢笨笨的、可爱的皮比诺。皮比诺,失去双亲,却不愿接受现实。他从不谈自己的理想,不唱歌。但却出乎意料地被选为合唱团副团长。他有时是那么天真可爱,例如有次考试,皮比诺小声问旁边的人:“乐格列,我们是好伙伴对吧?”“当然,为什么问?”“五乘七等于多少?”“五十三”“你确定吗?”“当然”“谢谢”。看到这段的时候,忍不住呵呵笑。这么一个笨笨的孩子,是那么地惹人怜惜与疼爱。马修像父亲一样去关爱他,让他逐步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爱心的力量,使皮比诺摆脱了不幸的阴影。
皮比诺,能够跟马修走,也是最好的结局。校长后来被告,被辞退。池塘之底的大部分人,都不知所踪了。
没有所谓的大团圆,法国人展示给我们的是他们的逻辑。这就是生活,虽然每个人都只是别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可是他来过,留下了些不可磨灭的痕迹,尽管一切都会过去,从来不曾记起,但是永远也不会被忘记。
回过头来看,这部影片其实是很老套的。因为用了一种恰当的方式表现了爱的主题,于是能够让人细品,让人回味。
对于美,爱,以及对自由的追求是这部影片真正的主题,如同清澈的涓流,洗去你心头的尘埃,唤醒你心灵深处对于生命的挚爱。这也许是最大的成功之处。也使得这部影片展现出它亲切的魅力。秘诀也许就在故事中包含了太多的不完美,同时也潜藏着同样多的希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