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大全
一、《论语十则》
一、知识点梳理
一)相关识记: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而
二)、重点词语释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9.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
三).重点句子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道。
四)、重点内容解析。 
1、如何理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一个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并能灵活运用的人,这句话说明了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诚实的态度,切莫不懂装懂。
二、重点内容练习
一)从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则孔子语录,试着说说它的现实意义。
示例:孔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给“恕”字下,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今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仍要以此为行动的准则,互相体谅,以礼待人,讲公民道德。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
2.解释下列词语。
何以:    是以:    下问:
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3)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
1.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大物是也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   
③诲女知之乎(              ④知之为知之(    )(   
⑤是知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且又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因此称他为‘文’。”  2.凭什么;因此;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3.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21C  2A
31.“女”通“汝”,读rǔ,作“你、你们”讲;“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聪明”讲 2.①了解 ②知道 ③记住 ④知道 知道⑤通“智”3.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②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③不能举一反三 4.第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这是一句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二、《世说新语》两则
一、知识点梳理
一)、字词:1差( 大致,差不多 2 (乘着,趁着 3至(到 4去( 丢下 5讲论(讲解 )(讨论 6乃至( )( 7俄、骤( 不久,一会儿 )(急速,大)8舍去(放弃,即不再等候)(离开,就走了)9期行(约定)(同行)10儿女(这儿当子侄辈讲)
11引(牵,拉) 12入门不顾(回头看)
二)、文章主旨 感悟
《咏雪》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7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的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
三)、文言常识 了解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爱好文学,招纳文士,组织编纂了《世说新语》。
四)、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1、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2、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去:离开。 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期:约定 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引:拉 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               7”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8、集:集会 
五)、译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2、未若柳絮风起。
不如把它比做柳絮随风飘舞。
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友人过了正午还没来,陈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
六)、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七)、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 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二、重点难点练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