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医学研究》第19卷  第9期(总第485期)2021年3月  医技与临床  Yijiyulinchuang
- 87 -
生,2018,34(10):1528-1530.
[7] Wang X,Yang Z,Tian H,et al.Circulating MIC-1/GDF15 is a complementary screening biomarker with CEA and correlates with liver metastasis and poor survival in colorectal cancer[J].Oncotarget,2017,21(8):24892-24901.
[8]张兆红,黄智,张旭.胰腺癌患者血清MIC-1、REG-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癌症进展,2017,15(4):440-442.
[9] Song M Y,Mehta R S,Wu K A,et al.Plasma inflammatory markersand risk of advanced colorectal adenoma in women[J].Cancer Prev Res,2016,
9(1):27-34.
[10] Yuan W,Tang W Y,Xie Y B,et al.New combined microRNA
andprotein plasmatic biomarker panel for pancreatic cancer[J].Oncotarget,2016,7(48):80033-80045.
[11]杨懿,蔡春祥.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与癌胚抗原诊断胰腺
癌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6-7.
[12] Ligorio M,Sil S,Malafon J,et al.Stromal microenvironment shapes the
intratumoral architecture of pancreatic cancer[J].Cell,2019,178(1):160-175.
(收稿日期:2020-09-03) (本文编辑:张亮亮)
①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 广东 潮州 521000
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水平
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蔡文钦① 刘子弘①
【摘要】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风湿因子和C 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差异,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对股骨头坏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研究组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风湿因子联合C 反应蛋白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血清风湿因子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的单独检测(P <0.05);特异度低于血清风湿因子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的单独检测(P <0.05)。结论:血清风湿因子联合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比单一指标检测更高,特异度比单一指标检测更低,可作为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血清风湿因子 C 反应蛋白 临床诊断  doi:10.14033/jki.cfmr.2021.09.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1)09-0087-03
  Levels of Serum Rheumatic Factor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CAI Wenqin, LIU Ziho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1, 19(9): 87-8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evel of serum rheumatic factor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6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60 healthy people who ha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serum rheumatic factor and C-reactive prote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Sensitivity, accuracy and specificity of serum rheumatic factor and C-reactive protein fo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levels of rheumatic factor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ensitivity, accuracy of serum rheumatic factor combined with C-reactive protein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serum rheumatic factor and C-reactive protein (P <0.05); the specificit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ingle detection of serum rheumatic factor and C-reactive protein (P <0.05). Conclusion: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serum rheumatic factor combined with C-reactive protein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index, the specificity is lower than that of single index,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osteonecrosis of head necrosis.
  [Key words]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Serum rheumatic factor C-reactive protein Clinical diagnosis
  First-author ’s address: Xiangqiao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aozhou, Chaozhou 521000, China
  股骨头坏死属于骨科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随着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1]
。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会导致患者髋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等,严重可造成残疾、瘫痪,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尽早诊断对患
者的和预后有积极影响。X 线片、CT、MRI 检查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常用手段,但有研究表明,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与股骨头坏死有紧密联系,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何种检测方式准确率更高,仍需进行探究[2]。本文探讨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医技与临床  Yijiyulinchuang   
《中外医学研究》第19卷  第9期(总第485期)2021年3月- 88 -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大腿近侧、膝部疼痛,且髋部活动受限,尤其是旋转功能受限,伴有短缩性、痛性跛行;(2)研究组患者均首次患病。(3)对照组经体检健康。排除标准:(1)强直性脊柱炎;(2)髋关节滑膜炎;(3)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心、肾等脏腑出现严重障碍;(5)有精神病史。对照组,男24例,女36例;年龄36~62岁,平均(46.84±6.78)岁。研究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35~63岁,平均(45.69±7.58)岁;病程6~21个月,平均(15.25±4.51)个月;其中,明确外伤史14例,长期饮酒史17例,使用激素史13例,病因不明16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1.2 方法
  所有研究者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4 ml 静脉血,然后放于冰箱冷藏(4 ℃)1 h,再行血清分离,1 500 r/min 离心5 min,将标本放入冰箱冷冻(-80 ℃)等待检测。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使用的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桂食药监械20122400042,型号:URTA-8021A)。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血清风湿因子和C 反应蛋白水平。血清风湿因子水平若超过40.0 U/ml,为阳性;C 反应蛋白水平若超
过8.0 mg/L,为阳性。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联合检测标准,阳性:血清风湿因子和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有一个阳性即为阳性;阴性:血清风湿因子和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中均为阴性即为阴性。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 )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血清检测reactive是阴还是阳
  研究组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x -±s )组别血清风湿因子水平
(U/ml)C 反应蛋白水平(mg/L)对照组(n =60)7.54±4.17  3.54±2.14研究组(n =60)
151.48±60.54
48.57±6.87t 值11.86031.290P 值
0.015
0.008
2.2 研究组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对股骨头坏死的检测结果比较
  经X 线片、CT、MRI 检查确诊55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血清风湿因子联合C 反应蛋白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血清风湿因子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的单独检测(P <0.05);特异度低于血清风湿因子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的单独检测(P <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对股骨头坏死的检测结果比较 %
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C 反应蛋白水平65.45(36/55)40.00(2/5)63.33(38/60)血清风湿因子水平
72.73(40/55)40.00(2/5)70.00(42/60)血清风湿因子联合C 反应蛋白检测
90.91(50/55)
20.00(1/5)85.00(51/60)
χ2
6.242  4.591
7.109P 值
0.041
0.043
0.008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通常高发于20~45岁的人,是由慢性酒精中毒、糖皮质激素刺激、外伤、免疫系统障碍等多种因素所致[3]。该病会引起患者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中断,损害骨细胞及其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坏死现象,进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髋关节功能发生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4]。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骨组织缺血则是其基本的病理机制,在
发病初期,患者首先会表现为单一性血管受损,引起髋关节疼痛,多数患者进行髋关节DR 检查却为阴性。随着病情不断地发展,股骨头缺血现象越来越严重,骨组
织严重被破坏,导致股骨头塌陷,疼痛加重,造成不可逆性坏死,患者不得不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这便增加其痛苦。因此,早期的及时诊断对该病的、预后尤为重要。多数学者在进行股骨头坏死相关研究后指出,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与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治、预后判断尤为重要[5]。
  本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与股骨头坏死有紧密关联。由于股骨头坏死与糖皮质激素、免疫系统障碍均有关系,糖皮质激素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有良好的止痛、抗炎作用,而类风湿性关
《中外医学研究》第19卷  第9期(总第485期)2021年3月  医技与临床  Yijiyulinchuang
- 89 -
节炎又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免疫疾病,血清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多数研究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常伴随着股骨头坏死,所以,股骨头坏死与血清风湿因子、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关联性[6]。血清风湿因子是人体中常见的一种自身抗体,参与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当患者被病毒、炎症侵袭,血清风湿因子会被大量合成,故而血清风湿因子水平会显著升高。
C 反应蛋白作为典型的急性反应蛋白,普遍存在人体的肝脏中,能够利用与Fcγ受体结合,有效清除免疫复合物和凋亡的细胞碎片,并刺激单核细胞去调节机体免疫力,在人体出现损伤、炎症、感染时,C 反应蛋白水平会显著、迅速提升。股骨头坏死会引起患者的骨髓水肿,是因为骨组织缺氧、缺血,导致细胞Na +-K +泵失去活性,促使Na +通过细胞壁诱发骨髓间质出现水肿[7]。患者出现骨髓水肿后,骨骼内的组织又产生反应性充血,造成脂肪细胞分泌少量无定形渗出物,进而引发机体炎症反应,增加炎性因子的渗出,以及细胞因子生成,C 反应蛋白水平便会异常升高。所以,股骨头坏死与C 反应蛋白水平有密切联系。农峰等[8]在股骨头坏死与C 反应蛋白的相关研究中指出,C 反应蛋白水平与股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越严重,患者的C 反应蛋白水平越高,加强患者C 反应蛋白水平测定能指导临床。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容易与髋关节滑膜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混淆,延误诊治时机[9]。尽管MRI、X 线及CT 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但是单一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有一定的漏诊、误诊。同时,MRI、CT 能检测出股骨头坏死时,病情也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若能将血清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应用至该疾病早期诊断中,并提高其准确率,对患者、临床都有积极意义[10]。本研究显示,血清风湿因子联合C 反应蛋白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血清风湿因子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的单独检测(P <0.05);特异度低于血清风湿因子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的单独检测(P <0.05)。血清风湿因子作为机体自身抗体,虽然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血清标
准之一,但其同样会出现在其他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中,其特异性一般,即使在健康者的血液中,一样会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高度风险。所以,单独进行血清风湿因子水平检测来诊断股骨头坏死,容易造成漏诊、误诊,临床准确率较低,应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提高准确性。C 反应蛋白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在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诱导过程中有积极参与性,会损伤患者的血管壁,促进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
[11]
。所以,进行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能良好地反映机
体炎症的程度。尽管有大量研究显示C 反应蛋白水平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但单纯通过C 反应蛋
白水平检测来诊断股骨头坏死,其灵敏度、准确度均较低,特异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2]。将血清风湿因子联合C 反应蛋白检测股骨头坏死,可以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综合指标,提升特异度、灵敏度,保证准确率[13]。
  综上所述,血清风湿因子联合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比单一指标检测更高,特异度比单一指标检测更低,可作为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徐婧,刘婧,朱雷,等.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水平测定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8(6):942-946.
[2]高磊,刘金钊,王昌耀,等.股骨头坏死合并髋关节感染2例报告与文献综述[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26(19):1789-1793.[3]高磊,刘金钊,王昌耀,等.股骨头坏死合并髋关节感染2例报告与文献综述[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26(19):1789-1793.[4]许环顺,候平,王斌,等.绝经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性激素与炎性因子水平及其相关性[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8):1605-1607.
[5]李宝贞,莫汉有,石宇红,等.修订分类标准诊断血清学阴性与阳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征的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5):664-669.
[6]胡芳,尚小玲,戴海英,等.抗CCP 抗体、RF 与CRP 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7):1124-1125,1149.
[7]栾仲秋,李秋红,王继坤,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1β、IL-6、IL-17、IL-23和IL-33炎性相关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3):64-65,68.
[8]农峰,唐毓金,廖林波,等.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和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广
西医学,2017,39(2):141-143.
[9]张成亮,朱宝林,吴建伟.探讨HLA-B27阳性率、TNF-α、CRP 水平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7):999-1001.
[10]许为民,徐静,万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
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6):596-599.
[11]廖玉香,邱森灵,李玉莲.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C 反应
蛋白、免疫球蛋白检测[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69-70.
[12]吕燕平,黄映惠.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PAI-1和红细胞沉降率的检
测及其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8,39(5):835-837.
[13]孟岩,李鸣远,张新玉,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IL-2
及IL-13变化的价值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2):188-190,194.
(收稿日期:2020-10-20) (本文编辑:何玉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