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功用。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病患,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他们血清中的胰岛素含量,对比研究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和优劣。结果:放射免疫法在检测时间和灵敏度方面都明显优于化学发光检测法,前者测得样本中胰岛素含量为35.2 U/ml,后者测得结果为29.6 U/ml。结论:两者结果虽有差异,但是均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各有利弊,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标签: 化学发光; 放射免疫; 胰岛素
胰岛素可以分解血糖,对于糖尿病等症状有很好的功效,所以测试血清中胰岛素的含量有非常重要的医学意义。目前盛行的两种检测血清中胰岛素的方法为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它们的费用、精准度都不相同。本研究主要针对这两种方法作出对比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均接受放射免疫法检测、化学发光法检测胰岛素。其中男49例,年龄19~68岁,平均(43±5)岁;女41例,年龄21~70岁,平均(41±4)岁。
1.2 检测方法
reactor软件先用真空干燥管采患者的静脉血,且于室温下离心约10~20 min以后置于冷藏室保存[1]。
1.2.1 化学发光检测法 本研究中使用的化学发光检测仪器为罗氏公司生产的E170化学发光仪,它有极高自动化程度和高速准确的测试性能。将所采样本加入到反应器中混合,再记下显示读数[2]。
1.2.2 放射免疫检测法 本研究中使用的放射免疫检测仪器为先进技术工业公司生产的CM570801分析仪,它性能好、检测灵敏度高。因本过程涉及到放射性物质,故须在特定环境中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结果由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的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虽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的相关度却很高,相关系数r值为0.994。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胰岛素作为胰岛分泌的可以降低血糖、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其地位非常重要,若血糖中胰岛素含量太低则会引发糖尿病。所以检测血清中胰岛素的含量有非常重要的医学意义[3]。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血清中胰岛素含量的方法是化学发光检测法和放射免疫检测法,两者效果皆很好而且特点各异。应用化学发光检测法和放射免疫检测法检测同一份标本,两个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高度相关。
化学发光检测法优点为:设备简单,环保无污染等,以化学发光作为标记物进行定量检测,其试剂具有稳定和无毒的优点。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如试剂价格较昂贵、需要特殊的设备来进行检测[4]。放射免疫检测法优点主要表现在适用范围、使用复杂程度等,以及特异性很好。它的缺点:只能测定特定物质、放射性物质因有半衰期保存的时间较短、放射性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机体损伤等[5]。本研究结果显示,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的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虽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的相关度却很高,相关系数r值为0.994,因此所测得的结果均是可信的。
综上所述,放射免疫和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均有可取之处和局限性,两者在检测时间、检测效果以及费用等方面皆不尽相同,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检测方法。另外,若能将两者结合,充分发挥其优点,也许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鲁彦,岳建云,苑芳,等.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7):40-41.
[2]De Vries M G,Westerink B H C,Verporte E,et al.Development of micro-fluidic glucose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an enzymatic micro-reactor and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J].Science China(Chemistry),2012, 4(24): 515-523.
[3]吕莉,冯凭.不同血糖水平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现代诊断与,2008,1(22):9-11.
[4]孙振亚,郑定容,杨庆珣,等.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PSA的比较[J].中国热带医学,2010,24(9):1660-1661.
[5]John Pickup.ODL insulin pump therapy and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J].Oxford Medicine,2011,13(78):1783-178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