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胶囊是继片、针剂后发展起来的新剂型,能将油状药物、药物溶液或药物混悬液、糊状物甚至药物粉末定量压注并包封于胶膜内,形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密封胶囊。与其他剂型相比,具备生物利用度高、含量准确、均匀性好、外形美观等特点;若是油状药物,还可省去吸收、固化等技术处理,可有效避免油状药物从吸收辅料中渗出,故软胶囊是油物最适宜的剂型。此外,低熔点药物、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物、不良苦味及臭味的药物、微量活物及遇光、湿、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药物也适合制成软胶囊。
软胶囊在国外发展很快,除药品外,在营养保健品、化妆品、家庭用品等领域中也广为应用。世界上现已拥有转模式软胶囊制造机(rotarydieencapsulationmachine)560多台,年产量超过600亿粒,品种多达3600余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胶囊生产国,销售量居世界之首,其次为德国、英国。20世纪70年代前期我国采用模压法生产,《中国药典》1985版正式生效后,此法被淘汰,改用RDEM法生产,品质大大提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了一系列中药软胶囊品种,如藿香正气软胶囊、复方丹参软胶囊、麻仁软胶囊等,改变了西药软胶囊一统天下的局面。
随机、开放、交叉试验比较Sandoz公司的环孢菌素(cyclosprine,CsA)溶液剂和软胶囊剂,结果显示:CsA软胶囊剂的峰值和总吸收量均较大,分别比溶液剂大38%、11%,但峰谷浓度两
软胶囊在国外发展很快,除药品外,在营养保健品、化妆品、家庭用品等领域中也广为应用。世界上现已拥有转模式软胶囊制造机(rotarydieencapsulationmachine)560多台,年产量超过600亿粒,品种多达3600余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胶囊生产国,销售量居世界之首,其次为德国、英国。20世纪70年代前期我国采用模压法生产,《中国药典》1985版正式生效后,此法被淘汰,改用RDEM法生产,品质大大提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了一系列中药软胶囊品种,如藿香正气软胶囊、复方丹参软胶囊、麻仁软胶囊等,改变了西药软胶囊一统天下的局面。
随机、开放、交叉试验比较Sandoz公司的环孢菌素(cyclosprine,CsA)溶液剂和软胶囊剂,结果显示:CsA软胶囊剂的峰值和总吸收量均较大,分别比溶液剂大38%、11%,但峰谷浓度两
者相似。MinDI等研究了肾同种异体移植病人口服软胶囊剂和溶液剂的生物等效性、病人顺应性。血样用HPLC和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峰值、峰浓度及曲线下面积,并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病人顺应性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结果显示:用PFIA、HPLC测定生物利用度无显着性差别(p0.01),说明CsA胶囊和溶液剂生物等效,但数病人喜欢软胶囊剂型。
24名健康男子口服环孢菌素微乳型溶液剂和微乳型软胶囊剂,以单剂量口服180mgCsA软胶囊剂作为参比制剂,在禁食条件下口服溶液剂、澄汁溶液剂,用特定的单克隆放免法测定小时血样。三者血药浓度均在给药后13h达峰值,峰浓度约为llOOng/ml,平均曲线下面积为4700ng.hr/ml,从吸收程度和速度可判定三者具有生物等效性。因此,两种微乳化口服制剂在日常剂量下给药时,可互相替换而无需剂量调整。此外,用澄汁兑服溶液剂也不影响吸收速度和程度。
SadlerBM等研究了HIVI型蛋白抑制剂安泼那韦(amprenavir)软、硬胶囊剂的药动学常数,发现二者AUCo~∞相近而Cmax差1.25倍,如若给予高脂早餐,软胶囊的AUCo~∞将降低14%。
16名健康男性口服降血糖药物格列齐特(glicazide)软胶囊和片剂(达美康),pH7.2时,二者体外溶出是一致的。体内生物利用度参数研究显示:软胶囊和片剂的吸收总量(如:AUCo~2
24名健康男子口服环孢菌素微乳型溶液剂和微乳型软胶囊剂,以单剂量口服180mgCsA软胶囊剂作为参比制剂,在禁食条件下口服溶液剂、澄汁溶液剂,用特定的单克隆放免法测定小时血样。三者血药浓度均在给药后13h达峰值,峰浓度约为llOOng/ml,平均曲线下面积为4700ng.hr/ml,从吸收程度和速度可判定三者具有生物等效性。因此,两种微乳化口服制剂在日常剂量下给药时,可互相替换而无需剂量调整。此外,用澄汁兑服溶液剂也不影响吸收速度和程度。
SadlerBM等研究了HIVI型蛋白抑制剂安泼那韦(amprenavir)软、硬胶囊剂的药动学常数,发现二者AUCo~∞相近而Cmax差1.25倍,如若给予高脂早餐,软胶囊的AUCo~∞将降低14%。
16名健康男性口服降血糖药物格列齐特(glicazide)软胶囊和片剂(达美康),pH7.2时,二者体外溶出是一致的。体内生物利用度参数研究显示:软胶囊和片剂的吸收总量(如:AUCo~2
4、Cmax)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但达峰时间软胶囊比片剂短得多。并且在酸性条件下,加大药物体外溶出可提高glicazide的血药浓度。
1.2溶出度研究
在固体制剂中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其溶出度密切相关,可用简单的体外实验代替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对不同的药物和制剂,选择溶出度试验的方法不同,其相关性研究的结果不一。
日本学者用旋转透析池法(therotatingdialysiscell,RDC)和浆法(thepaddle,PD)评价了布洛芬(ibuprofen,IB)的体外溶出情况。在体内用beagles狗对IB的血药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用RDC法可以观测到更高的体内、体外相关性。该学者还研究了硝苯地平(nifedipine)软胶囊的溶出试验,发现RDC法用n一辛醇缓冲液作为溶解介质时,体外溶出试验能更好的模拟体内释放,说明RDC法在软胶囊溶出度试验中是行之有效的。
1.3制备工艺的研究
为了加速药物从软胶囊中溶出或增进制剂的稳定性,一些高分子化合物纷纷被使用并加入到软胶囊填充液中。研究表明,适量地添加特定的高聚物、表活剂确能达到加快药物释放、提高稳定性的目的。
为防止软胶囊的溶媒系统发生溶胶转变,用1%、2%、3%的PEG6000或PVP30部分地代替
1.2溶出度研究
在固体制剂中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其溶出度密切相关,可用简单的体外实验代替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对不同的药物和制剂,选择溶出度试验的方法不同,其相关性研究的结果不一。
日本学者用旋转透析池法(therotatingdialysiscell,RDC)和浆法(thepaddle,PD)评价了布洛芬(ibuprofen,IB)的体外溶出情况。在体内用beagles狗对IB的血药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用RDC法可以观测到更高的体内、体外相关性。该学者还研究了硝苯地平(nifedipine)软胶囊的溶出试验,发现RDC法用n一辛醇缓冲液作为溶解介质时,体外溶出试验能更好的模拟体内释放,说明RDC法在软胶囊溶出度试验中是行之有效的。
1.3制备工艺的研究
为了加速药物从软胶囊中溶出或增进制剂的稳定性,一些高分子化合物纷纷被使用并加入到软胶囊填充液中。研究表明,适量地添加特定的高聚物、表活剂确能达到加快药物释放、提高稳定性的目的。
为防止软胶囊的溶媒系统发生溶胶转变,用1%、2%、3%的PEG6000或PVP30部分地代替
原基质中的PEG400。当2%或3%PEG400被PEG6000替代时,温度依赖的溶胶变性在40℃以下被阻止,溶媒系统在4~40℃贮存8周很稳定,粒径大小分布亦未改变,而1%PEG6000和PVP30则未能达此目的。
在组成为PEG400、疏水相、表活剂的系统中筛选出BC20TX(Polyoxyethylene20cetylether)作为"模型"表活剂,可得到均质的、有粘性的白胶液,室温下具触变性,相变温度为37~C左右,恰好符合填充软胶囊的需求。
类似的还有:gliclazide混悬液中加入PEG400填充胶囊,可以促进人体的口服吸收;维生素E用自乳化法制备可提高生物利用度等。
1.4软胶囊胶皮的研究
英国bioprogress工业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胶皮,其加工性能与明胶类似而毫无动物成分,无毒,无过敏性,是用水溶性可生物降解的羟甲基纤维素制成的,被命名为"x胶"。第一批生产的软胶囊制剂一一"浴油软胶囊",放入浴缸中几分钟就溶解完毕。如果x胶能被批准为药用辅料而替代已经沿用60年之久的明胶,将有无限广阔的商业前景。
2国内研究现状
2.1中药软胶囊的研究占主导
在组成为PEG400、疏水相、表活剂的系统中筛选出BC20TX(Polyoxyethylene20cetylether)作为"模型"表活剂,可得到均质的、有粘性的白胶液,室温下具触变性,相变温度为37~C左右,恰好符合填充软胶囊的需求。
类似的还有:gliclazide混悬液中加入PEG400填充胶囊,可以促进人体的口服吸收;维生素E用自乳化法制备可提高生物利用度等。
1.4软胶囊胶皮的研究
英国bioprogress工业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胶皮,其加工性能与明胶类似而毫无动物成分,无毒,无过敏性,是用水溶性可生物降解的羟甲基纤维素制成的,被命名为"x胶"。第一批生产的软胶囊制剂一一"浴油软胶囊",放入浴缸中几分钟就溶解完毕。如果x胶能被批准为药用辅料而替代已经沿用60年之久的明胶,将有无限广阔的商业前景。
2国内研究现状
2.1中药软胶囊的研究占主导
国内软胶囊的生产最初只是鱼肝油、维生素A、维生素D、亚油酸等几西药品种,存在品种单一、生产重复的弊端。至20世纪90年代相继开发了藿香正气软胶囊等中药产品,使中药软胶囊的研究形成趋势。中药软胶囊与西药不同,西药成分单一,大多为油状药物或疏水粉,易于制成油溶液,比较容易囊化;而中药处方复杂,出膏率大,吸水性强,内容物制备较为复杂。因此,中药软胶囊内容物现多制成混悬液或糊状物,这就要求内容物不仅要均匀稳定,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同时对生产设备要求也高。
2.2制备研究
有两种制备方法:一是由浸膏直接制备。浸膏与油难以直接混合,可采用乳化法制得较细腻的乳剂。在制备过程中浸膏水分不能过高,否则易造成胶囊渗漏。药物量小时可将易于研成细粉的药物加入浸膏中,降低水分,提高硬度。如复方丹参胶丸就是将三七研成细粉加入到丹参浸膏中制备成囊的。另一种方法是由干膏粉制备。如利鼻软胶囊是将水提液浓缩制成干浸膏粉,与菜油按1:l的比例混匀后投料。
2.3辅料选择
中药软胶囊常出现内容物形状不均匀、易分层等缺点,造成装量不准确。因此,基质中除选用植物油外,还必须加入适宜的润湿剂和助悬剂。润湿剂一般为表面活性剂,如吐温、司盘
2.2制备研究
有两种制备方法:一是由浸膏直接制备。浸膏与油难以直接混合,可采用乳化法制得较细腻的乳剂。在制备过程中浸膏水分不能过高,否则易造成胶囊渗漏。药物量小时可将易于研成细粉的药物加入浸膏中,降低水分,提高硬度。如复方丹参胶丸就是将三七研成细粉加入到丹参浸膏中制备成囊的。另一种方法是由干膏粉制备。如利鼻软胶囊是将水提液浓缩制成干浸膏粉,与菜油按1:l的比例混匀后投料。
2.3辅料选择
中药软胶囊常出现内容物形状不均匀、易分层等缺点,造成装量不准确。因此,基质中除选用植物油外,还必须加入适宜的润湿剂和助悬剂。润湿剂一般为表面活性剂,如吐温、司盘
等;助悬剂可选用能增加分散介质的固体物质,如蜂蜡、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等。
2.4胶皮质量
在胶皮质量改进方面,多沿用明胶、水、甘油三者配制,胶皮老化变硬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中药软胶囊的体外崩解和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3结语
软胶囊与其他剂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密封性好、含量准确、外形美观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剂型。但是,中药软胶囊目前还只停留于制备性研究,其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基础性研究几乎空白。国内"软胶囊热"的兴起,在制备理论、制剂技术、制造机械等方面都有待研究和发展,这对解决我国软胶囊品种少(仅占世界量的1%)、产量低(占世界量的6%)的现状,及对软胶囊多剂型开发、提高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2.4胶皮质量
在胶皮质量改进方面,多沿用明胶、水、甘油三者配制,胶皮老化变硬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中药软胶囊的体外崩解和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3结语
软胶囊与其他剂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密封性好、含量准确、外形美观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剂型。但是,中药软胶囊目前还只停留于制备性研究,其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基础性研究几乎空白。国内"软胶囊热"的兴起,在制备理论、制剂技术、制造机械等方面都有待研究和发展,这对解决我国软胶囊品种少(仅占世界量的1%)、产量低(占世界量的6%)的现状,及对软胶囊多剂型开发、提高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最近几年,胶囊剂在保健和制药领域获得了长足而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口服固体制剂最主要的剂型之一。20多年来,全球批准的新药中,硬胶囊剂型呈上升趋势。随着药业的发展,胶囊剂具有的患者喜爱、研发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胶囊剂优势明显
与其他剂型相比,硬胶囊能有效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于吞服,多样的颜和印字设计使得药物更具辨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用药的顺应性。1983年,欧美权威机构所作的调研显示,在入选的1000名患者中,54%的人首选硬胶囊剂,29%的人选择了糖衣微丸,只有13%的人选择了片剂,另有4%的人没有做出明确的选择。
数据显示,十几年来,药品研发成本增长了55%,全球药品平均研发成本已达近十亿美元。众所周知,药品越早上市,专利药品的市场独占期就越长,药企所获新药利润就会大幅度增加。
胶囊剂所使用的辅料平均为4种,与片剂的8-9种相比明显减少;胶囊剂的检测项目也较少,
其方法建立、验证及分析的成本几乎为片剂的一半。因此,较片剂而言,胶囊剂研发时间至少缩短半年。
通常,药品研发中22%的新化合物实体能够进入一期临床试验,其中不足1/4的能够通过三期临床试验。新药研发机构尽早对新化合物实体进行筛选,就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为此,世界空心胶囊制造业相应开发出适合于啮齿类动物试验的临床前胶囊(PCcaps),适合于生产临床胶囊样品的精密微量充填设备(Xcelodose),以及适合大规模临床试验的临床双盲胶囊(DBcaps)等产品,以支持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胶囊有超过9种的大小型号,为药物剂量的设计提供了多重选择。
制剂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发展,也使得胶囊剂适合于更多特殊性质的化合物,如难溶于水的
化合物等。分析表明,通过高通量筛选和组合化学获得的新化合物实体有50%难溶于水,无论是充液胶囊还是软胶囊,都能够满足这种化合物制剂的需求。
另外,与片剂相比较,硬胶囊剂的GMP生产车间具有工艺设备少,空间利用率高,布局更合理,生产过程检验次数少,质控参数少,所需操作人员少,交叉污染风险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工序少,所需辅料单纯,成本低等优势。据权威专家估计,硬胶囊剂综合成本比片剂要低25%-30%。
五大企业笑傲怎么不显示tablet市场
随着胶囊剂的蓬勃发展,作为主要辅料之一的空心胶囊有不俗的表现。2007年,全球空心胶囊总销量已超过3100亿粒,其中94%是明胶空心胶囊,而另外6%则来自于非动物源性胶囊,其中羟丙甲纤维素(HPMC)空心胶囊的年增长率超过25%。近两年,该市场扩张趋势
得以保持。
从全球范围来看,空心胶囊的生产相对集中,规模最大的5家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销售金额计)合计近70%.这5家企业分别为Associated、Suheung和Farmacapsules、Capsugel、Qualicaps。
Associated是一家总部位于印度的公司。它除了有两家工厂生产两节式空心硬胶囊产品外,还经营包装材料、制药设备等。其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Associated的非明胶空心胶囊尚在起步阶段。
Suheung是一家韩国的胶囊生产企业,始建于1973年,在韩国和越南拥有两个生产基地,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是韩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同时经营软胶囊业务。
Farmacapsules总部位于美国,产品主要供应部分美洲和欧洲市场,其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
Capsugel 的前身为生产出世界上第一粒机制空心胶囊的Parke Davis 公司,现为辉瑞公司胶囊部。Capsugel在全球共有9个空心胶囊生产基地,向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供应产品。在全球市场中,Capsugel的市场占有率为50%。其3个研发中心对空心胶囊生产工艺、设备,新产品及新应用进行探索,自主开发了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控制技术领先的空心胶囊生产线,且开发出适用于胶囊剂研发各阶段的独特的胶囊产品和设备。
Qualicaps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胶囊公司,有百年的胶囊生产历史。它在全球有5个生产基地,其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为9%。主打产品Qualicaps的销量占明胶空心胶囊市场的9%。其产品线中亦包含HPMC材质的两节式空心胶囊,该品市场占有率为3%。
中国是空心胶囊生产大国,年产量约1000亿粒,占世界产量的30%,绝大部分内销。我国空心胶囊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生产企业还需更多地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