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A1型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7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快慢顺序大致是
A.散剂>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
B.包衣片剂>片剂>胶囊剂>散剂>混悬液>水溶液
C.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
D.片剂>胶囊剂>散剂>水溶液>混悬液>包衣片剂E.水溶液>混悬液>散剂>片剂>胶囊剂>包衣片剂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剂型吸收情况。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的吸收顺序大致为:水溶液
>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
2. 关于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从直肠吸收的机理主要是被动扩散
B.栓剂塞人直肠的深度不同,其吸收也不同
C.直肠液的pH值为7.4,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D.栓剂在直肠保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完全E.直肠内无粪便存在,有利于吸收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栓剂中药物的吸收。局部用的栓剂通常不需要吸收,而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药物需要通过直肠吸收而发挥作用。药物从直肠吸收的机理主要是被动扩散,其影响因素有:栓剂塞入直肠的深度不同,其吸收也不同;直肠液的pH值为7.4,没有缓冲能力;栓剂在直肠保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完全;直肠内无粪便存在,有利于吸收。
3. 不属于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的是
A.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B.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C.混悬剂中药物的降解
D.絮凝与反絮凝E.结晶生长与转型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混悬剂物理稳定性因素。混悬液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其物理稳定性包括: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絮凝与反絮凝,结晶生长与转型;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4. 可作片剂崩解剂使用的辅料是
A.CMC-Na
B.CMS-Na
C.PEG4000
D.HPCE.PVP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片剂常用辅料的缩写。CMS-Na是羧甲基淀粉钠,为常用崩解剂,CMC-Na是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常用黏合剂;PVP是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常用黏合剂;HPC是羟丙基纤维素,为常用黏合剂; PEG4000是聚乙二醇4000,为常用润滑剂。
5. 大多数药物穿过生物膜的扩散转运速度
A.与药物的解离常数无关
B.与吸收部位浓度差成正比
C.取决于载体的作用
D.取决于给药途径E.与药物的脂溶性无关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物穿过生物膜扩散转运速度的因素。大多数药物穿过生物膜的扩散转运是被动扩散,故与吸收部位浓度差成正比。
6. 在物料的降速干燥阶段,不正确的表述是
A.物料内部的水分及时补充到物料的表面
B.改变空气状态及流速对干燥速度的影响不大
C.干燥速率主要由受物料内部水分向表面的扩散速率所决定
D.提高物料的温度可以加快干燥速率E.改善物料的分散程度可以加快干燥速率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湿物料的干燥。物料的降速干燥阶段,物料 内部的水分向表面移动已经不能补充到物料的表面的气化水分,干燥速率主要由物料内部水分向表面的扩散速率所决定,改
变空气状态及流速对干燥速度的影响不大。其强化途径有:提高物料的温度(可以加快干燥速率),改善物料的分散程度(可以加快干燥速率)。
7.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极性
B.溶剂
C.温度
D.药物的颜E.药物的晶型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1)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溶解的一般规律是相似者相溶,主要是指药物和溶剂的极性程度相似,则易溶。药物的极性决定于药物的结构。另外,许多结晶物因晶格排列不同,分子间引力也不同,使溶解度不同。晶格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大,化学稳定性强,溶解度小,反之,则溶解度大。如核黄
素有三种晶 型,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其中Ⅲ型的溶解度比I型大20倍。丁烯二酸的顺 反 结构,其晶格引力不同,溶解度也不同,顺 式溶解度为1:5,反 式溶解度则为1:150。因此,在药剂中,研究药物作用和疗效时,往往在药物结构和晶 型上要注意深入研究,以增加药物溶解度。  (2)溶剂的极性:溶液型药剂能保持均匀状态,主要是溶剂的作用。溶解的经验规则是相似者相溶。一般是极性溶质溶解于极性溶剂中,而非极性溶剂溶解于非极性溶剂中。  (3)温度:影响溶解度的大小,除了溶质和溶剂的内在因素外,温度是很重要的外界因素。  (4)粒子大小:一般药物的溶解度与其粒子大小无关。但当粒子很小 (<0.1mm)时,药物的溶解度就会随粒径减小而增大。(5)加入第三种物质:溶液中加入药物和溶剂以外的其他物质可改变溶解度,如 助溶剂、增溶剂可增加药物溶解度,而盐酸黄连素溶液加入氯化钠,因同离子效应而降低溶解度,甚至析出结晶。
8. 混悬剂中药物粒子的大小一般为
A.<0.1nm
B.<1nm
C.<10nm
D.<100nmE.500nm~1000nm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制剂的药物粒径。混悬 剂是指 难溶性固体药物以0.5μm以上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多相液态制剂。混悬 剂中的药物颗粒一般在0.5~10微米之间。
9. 不属于经皮给药制剂类型的是(    )。
A.充填封闭型
B.复合膜型
C.中空分散型
D.聚合物骨架型E.微储库型
正确答案:C         
解析:经皮给药制剂(TDDS)类型有:充填封闭型TDDS、复合膜型TDDS、黏胶分散型TDD
S、聚合物骨架型TDDS及微储库型TDDS。
10. 关于药物经皮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的主要途径是汗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
B.吸收的速率与分子量成正比
C.分子型药物增多,不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
D.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E.药物与基质的亲和力越大,释放越快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药物经皮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路径有两条,即经表皮途径和经附属器途径,其中经表皮途径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B项,药物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分子量大于500的物质较难透过角质层。C项,药物分子的形状和立体结构对药物的经皮吸收影响很大,线性分子通过角质细胞间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能力要明显强于非线性分子。分子型药物增多,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D项,由于低熔点的药物晶格能较小,在介质(或基质)中的热
力学活度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低熔点药物易于透过皮肤。E项,药物与基质的亲和力不同,会影响药物在基质和皮肤间的分配。一般基质和药物的亲和力不应太强,否则药物难以从基质中释放并转移到皮肤。基质与药物的亲和力也不能太弱,否则载药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11. 关于溶胶剂性质和制备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胶剂属于非均匀状态液体分散体系
B.溶胶剂中的胶粒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C.溶胶剂中的胶粒具有界面动电现象
D.溶胶剂具有布朗运动E.溶胶剂可用分散法和凝聚法制备
正确答案:B         
解析:溶胶剂是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胶粒是多分子聚集体,有极大的分散度。由于药物的分散度极大,药效易出现显著变化,溶胶剂属于热力
学不稳定体系。
12. 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可以有效延缓乙酰水杨酸水解的辅料是(    )。
A.滑石粉
B.轻质液体石蜡
C.淀粉
D.15%淀粉浆E.1%酒石酸
正确答案:E         
解析:乙酰水杨酸遇水易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其中水杨酸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长期应用会导致胃溃疡。因此,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加入乙酰水杨酸量1%的酒石酸,可在湿法制粒过程中有效地减少乙酰水杨酸水解。
13. 某药1%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23,现今要配制该药液1%滴眼液100ml,为使其等渗,加入氯化钠的量是(    )。
A.0.25g
B.0.5g
C.0.75g
D.1.00gE.1.25g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公式w=(0.52-a)/b中,W是配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药物的量(%,g/ml);a是未经调整的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b是用以调整等渗的药物1%(g/ml)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由题可知a=0.23,b=0.58(0.58是1g氯化钠的冰点),则需加入氯化钠的量W=(0.52-0.23)/0.58=0.5g。
14. 雷尼替丁的化学结构是
A.
B.
C.
D.E.
tablet2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雷尼替丁的化学结构式。  A项为西咪替丁,B项为法莫替丁,D项为尼扎替丁,E项为罗沙替丁。本题五选项均位于教材P496,由此可见同系列药物结构式的辨析,为考查药物结构式的一种命题方式。大纲要求掌握的结构式太多,考试只考几组,这样具有上述“特”的结构式辨析更须注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