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和五层
参考模型
⼀:什么是OSI参考模型?
⼀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络互联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络互联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和应⽤层),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这⼀框架下进⼀步详细规定了每⼀层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的可移植性。
OSI参考模型先有理论再去指导市场,但是失败了,所以市场上并没有按照这种模型。
由于参考模型是抽象的概念,所以它的七个层次也是抽象的概念
OSI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共分为七个层次:
7:应⽤层(Application)
6:表⽰层(Presentation)
5:会话层(Session)
4:传输层(Transport)—— 负责报⽂的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确保将完整的报⽂提交给正确的进程,例如:端⼝号
3:⽹络层(Network)——负责源主机到⽬的主机数据分组交付
逻辑寻址(Logical addressing):全局唯⼀逻辑地址,确保数据分组被送往⽬的主机,如:IP地址
路由(Routing):路径选择
分组转发: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负责结点—结点(node-to-node)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帧为数据传输的单位。
组帧(Framing):数据加头加尾构造帧
1:物理层(Physical)—— 解决了单⼀bit的传输问题,所以不⽤加头加尾
⼆:TCP/IP参考模型
4:应⽤层
3:运输层
2:⽹际层
1:⽹络接⼝层
三:五层参考模型
它是综合了OSI和TCP/IP模型的优点:
5:应⽤层 —— 各种⽹路应⽤:FTP,SMTP,HTTP 对应数据形式:报⽂(message)
4:传输层 —— 进程到进程的数据传输:TCP,UDP 对应数据形式:段(segment)tcpip协议分别是tcp ip体系结构中的什么协议
3:⽹络层 —— 源主机到⽬的主机的数据分组路由和转发:IP协议,路由协议 对应数据形式:数据报(datagram)
2:数据链路层 —— 相邻⽹络元素(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的数据传输:以太⽹(Ethernet),802.11(WIFI),PPP 对应数据形式:帧(frame)
1:物理层 —— ⽐特的传输 对应数据形式:⽐特(bit)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