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 定义
由通信信道连接的主机和网络设备的集合,以方便用户共享资源和相互通信。
2.网络组成
网络实体可抽象为两种基本构件:
结点:计算设备;
链路:物理媒体。
3.构建网络的三种方法
1直接连接(适用于有限的本地端系统联网):由某种物理媒体直接相连所有主机组成。
        分类:I,点到点链路
              II:多路访问链路
2网络云:
3网络云互联:
4.因特网的结构
1网络边缘:应用与主机
2接入网:连接两者的通信链路
3网络核心:路由器(网络的网络)
5.什么是“核心简单、边缘智能”原则?举例
1将复杂的网络处理功能(如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功能、安全保障和应用等网络智能)置于网络边缘。
2每个ip地址由什么组成将相对简单的分组交付功能(如分组的选路和转发功功能)置于网络核心
3位于网络边缘的端系统的强大计算能力,用软件方式处理大量复杂的控制和应用逻辑,位
于网络核心的路由器尽可能简单,以高速的转发分组。
6.协议和服务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网络协议。
三个要素:①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②语义: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③定时: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7.网络体系结构
a)OSI:(七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会话层,传输层,表示层,
b)TCP/IP: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TCP负责发现传输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
IP负责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
c)5层体系结构 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
应用层: HTTP…  SMTP  DNS …. RTP
运输层:  TCP              UDP
网际层:           IP
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1 网络接口2…… 网络接口3
111<<<<<<<<<<<<<<<<<<<<<<<<<<<<<<<<<<<<<<<<
8.应用进程的数据在各层间的传输
1,应用进程数据先传送到应用层,加上应用层首部,成为应用层PDU
2,在传送到运输层,成为运输层报文。
3,传送到网络层,加上网络层首部,成为IP数据报(或分组)
4,传送到链路层,加上链路层首部和尾部,成为数据链路层帧。
5,传送到物理层,最下面的物理层把比特流送到物理媒体。
6,通过电信号或者光信号,传送给接收端物理层,
9.时延--定义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为处理分组(例如分析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或查路由)所花费的时间。
发送时延:也称传输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帧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发送数据(bit/s)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传播时延与传输时延不同。)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排队时延:分组在路由器输入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所经历的时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10.丢包率
定义:在一定的时段内在两结点间传输过程丢失分组数量与总的分组发送数量的比率。
11.带宽和吞吐量
带宽:链路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所能传送的比特数的额定值。
吞吐量:网络在单位时间内无差错地传输数据的能力。
12.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第二章
1.通信方式:单工: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和接收。
全双工: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消息。
2.常见的传输媒体、各自的特点   
①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导线相互缠绕。
特点:价格便宜。被广泛使用。
②同轴电缆:先由两根同轴心、相互绝缘的圆柱形金属导体构成基本单元(同轴对),再由单个或多个同轴对组成的电缆。
特点: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数据稳定,而且价格便宜。但是单条线缆的损坏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维护较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