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1.信息:是以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传递的内容,是对社会和自然界事物的特征、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描述。信息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如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是信息的载体。
2.信息的特征:传递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
3.信息的传递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实现,如古代人们借助鼓的响声和烽火的狼烟传递军事信息。现在我们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传递世界各地每天发生的事情。信息离不开载体。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高速、大容量;综合化、集成化;网络化。
5.计算机技术中广泛采用二进制。二进制是用0和1表示的数,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
6.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的美国,名为ENIAC(埃尼阿克)。
7.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他提出了数字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和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
8.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每一代的基本组成元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因此,ENIAC的基本组成元件为电子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9.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软件组成。其中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中央处理器(CPU)
10.(组成图示)
中央处理器(CPU)
每个ip地址由什么组成硬件 内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真内存))
存储器
外存(硬盘、U盘、光盘、移动硬盘、存储卡等)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计算机系统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显卡、绘图仪、音箱等)
系统软件(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进行调度、控制、管理。
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DOS、UNIX等、程序设计语言:
软件 PASCAL、C、VB等;工具软件:防病毒软件、文件压缩解压缩程序等)
应用软件(根据某些特定需要而编制的专用程序。
包括:OFFICE、WPS、游戏软件等)
11.计算机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
12.内存由: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组成。RAM可以随机读写,电源关闭后,RAM中的数据将全部消失。ROM只能进行读操作,不管电源是开还关,ROM中的数据和程序保持固定不变。
13.外存储器:又称辅存,主要有:硬盘、光盘、移动硬盘、U盘、存储卡等。
14.存储器的容量单位:(1)bit位:表示一个二进制字符,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2)Byte字节:最基本的存储单位。1B=8bit(八位的二进制表示一个字节,记作1B(Byte))。存储器一般用B、KB、MB、GB等单位表示其容量。存储一个英文字符需要占用一个字节,存储一个汉字至少占用两个字节。
15.容量单位转换公式: 1KB=210B=1024B 1MB=210KB=1024KB 1GB=210MB=1024MB
16.文件格式:.bmp是未经压缩的图片格式,.jpg是常见的压缩图片格式,.GIF是动图格式,.docx是word文档的格式,.xls是excel文件,.txt是文本文件,.exe是可执行文件等。
17.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专门干扰计算机正常工作,具有破坏性,能自我复制的可执行的计
算机程序。
18.计算机病毒的特性:繁殖性、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可触发性。
专题二 网络及应用
1.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是无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家庭用的无线路由器在无障碍物遮挡情况下可覆盖半径为10-30米的范围。
3.IP地址:每台连入因特网的计算机都有一个由授权单位分配的号码,称为IP地址,IP地址由4个小于等于255大于0的正整数组成,每个数之间用·隔开。
4.MAC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1)同一台设备或计算机上,改变IP地址很容易,而MAC则是生产厂商烧录好的,一般不能改变。(2)长度不同,IP地址为32位,MAC地址为48位。(3)寻址协议层不同,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5.将路由器中的SSID广播关闭,可以使路由器实现“隐身”效果,周围陌生人的无线上网设备
就不会显示该无线网络。
6.输入“ipconfig”命令,可以查看到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
7.计算机网络:是把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使之能够互相通信的系统。
8.电脑网络按照覆盖面积大小分为: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
9.网络世界语--TCP/IP协议:是目前互联网最基本、最重要的协议,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10.通信线路也叫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特性对比由高到低: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
2无线传输介质特性由高到低:卫星、微波、无线电。
11.网络连接设备:
1调制解调器:也叫“猫”,作用是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和通信线路的模拟信号进行相互转换,使住处能在计算机之间传输。
2网卡:是连接网络终端与通信线路的设备,每一台网络终端都要有网卡才能上联网。
3交换机:可以实现网络宽带共享。
4路由器:互联网的主要连接设备,网络之间相互连接的枢纽,构成了“互联网”的“骨架”。
5防火墙: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按特定规则,允许/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
12.人工智能:图灵测试。
一、信息、网络基础知识选择题(共87道)前40道为重点题:
1.关于信息特征中的描述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信息只能依附于某种载体才能存在
B . 把自己掌握的信息交换给别人,自己就会失去这份信息
C . “空城计”体现了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D . 信息的价值对任何人都相同
2. 历史上的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特征。
A . 依附性 B . 共享性 C . 真伪性 D . 价值相对性
3.图书馆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不同的人借阅,这都说明信息具有( )特征。
A . 时效性 B . 共享性 C . 载体依附性 D . 真伪性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信息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B .所有信息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C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所在。
D .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下面不属于存储信息的方法是( )。
A . 结绳记事 B . 龟甲刻字 C . 点燃烽火台 D . 青铜铭文
6.以下操作合法的是( )。
A. 网上下载他人编写的共享软件进行使用
B. 从网上下载盗版软件使用
C. 将个人购买的软件放在网上,供他人下载使用
D. 未经他人允许,进入他人邮箱获取信息。
7. 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 )。
A. 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
B. 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C.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型芯片
D.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8.构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主要元件是( )。
A . 小规模集成电路 B . 大规模集成电路 C . 晶体管 D . 电子管
9.下列设备中不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
A .显示器 B .打印机 C .鼠标 D . 绘图仪
10.通常人们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 )。
A . CPU B . FOX C . ROM D . RAM
11.通常所说的内存容量,指的是()的容量。
A . ROM B . RAM C . 硬盘 D . UPS
12.计算机关闭后,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的内存储器是( )。
A . RAM B . 光盘 C . ROM D . 磁盘
13.下列属于内存储器的是( )。
A . U盘 B . 硬盘 C . ROM D . 光盘
14.计算机内存中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存储器称为( )
A . BMP B . RAM C . ROM D . DOC
15.下列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 )。
A . 光盘 B . 内存储器 C . 硬盘 D . U盘
16. RAM中存储的数据在断电后()丢失。
A . 不一定 B . 部分 C . 不会 D . 完全
17.在表示计算机存储容量时,1GB相当于()。
A . 1000KB B .1024KB C . 1024B D . 1024MB
18.计算机中要存储512个汉字,需要占用多少内存空间( )。
A .1024B B .1024KB C .512B D .512KB
19.将二进制数1010转换成十进制数,正确的答案是( )。
A . 11 B . 10 C . 9 D . 8
20. 将二进制1111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正确答案( )。
A . 15 B . 13 C . 14 D . 16
21.下列的IP地址表述正确的是( )。
A .192.128.7.12 B .192,128,7,12 C .192:128:7:12 D .192;128;7;12
22.下面ip地址书写正确的是______。
A.192.168.1 B. 192.168.1.1
C.192.168.1.256 D. 192,168,1,188
23. 因特网属于( )。
A.城域网 B.广域网 C.局域网 D.校园网
24. 广域网简称( )
A.WWW B.Internet C.WAN D.LAN
25.目前因特网最基本、最重要的协议是( )。
A . HTTP B . TCP/IP C . SMTP D . POP
26.因特网中的“世界语”是( )。
A . FTP B . TCP/IP C . POP D . IPX/SPX
27.不属于网络协议的是( )。
A. TCP/IP B . HTTP C . SMTP D . TXT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