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建设
专访国家档案局巡视员王良城
本刊记者周峰林
2012年12月25日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指出,今后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新四化”的要求,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档案信息化。要树立“内容为王”的观念,从过去以技术为主导转向以服务为主导,从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向注重档案内容信息化转变,建设以服务为主导的档案信息化体系。并强调,要从明年开始搭建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近期,围绕相关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档案局巡视员王良城。
记者:国家档案局搭建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初衷是什么?
王良城:打造这样一个平台,是和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息息相关的。当前,全国各地档案信息化服务开展得不够全面,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没有通过网络化、数字化手段提供给社会利用。此外,还大量存在信息孤岛不能互联互通的情况。
国家档案局“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就是说要把各个档案馆的开放档案信息建成一个共享平台,打造类似于谷歌、百度那样的档案专业化服务门户。通过这个门户,实现无论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地点,都可以查到全国任何一个档案馆的开放档案信息的愿景。我们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把档案信息服务作为基本服务提供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档案查阅利用服务。
记者:2012年12月3日,由您主持的《基于云计算的国家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研究及实践》
课题研究试点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您在会上提出,国家档案局将致力于搭建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是否已经成熟?王良城: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客观上讲,做这项工作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如果做得好,就能做成很有影响力的档案品牌。此外,技术上已经有云技术作为保障,这方面也不存在太大问题。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是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各地档案部门在档案数字资
源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地方已经实现了百分之百数字化。
各地档案部门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愿望强烈。
考虑了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问题比如,今年3月,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档案馆和深圳市档案馆三个馆的信息资源互相连通起来了。广州市民在市档案馆查档案,可以查到深圳的;深圳市民也可以在当地查到广州市的档案。这种档案信息异地查阅的做法,实际上就使不同地区的档案信息资源逐步连通了起来,可以通过一个入口查到多个档案馆的档案,这对档案利用者来说显然是非常方便的。记者:与国外相比,我们搭建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优势是什么?王良城: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组织架构和沟通机制应该更好一些。当然如果单个比的话,我们可能比不上一些做得好的国家。但是我认为资源共享工作重在互相配合,而外国档案部门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相互之间的配合存在很多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我们有体制和机制上的优势。所以说,我国由国家档案行政管
理部门协调沟通,加上各省档案部门通力合作,相信这项工作是可以完成的。
记者:近年来,全国各地档案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但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利用工作却比较滞后,对此您怎么看?
王良城:我们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展了那么长时间,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我们在利用服务方面始终是短板,成效有一些,但还不够。比如,很多地方搞档案数字化建设,投入成本很高,但档案利用率却不高。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同步发展。信息化被纳入“新四化”里面,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其意义相当重大。根据十八大精神的要求,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整个档案工作的落脚点是服务,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就是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就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通过提高档案服务能力来为小康社会服务,我们一定要明确这个根本目标。
现在谈档案信息化建设,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发展蓝图。第二,要把对信息资源的控制力放在重要位置。第三,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安全。第四,要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基础工作全面发展。关于加强对档案资源的控制力问题,我认为浙江的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就是一项很好的创新实践。它在强化档案安全监管的同时,为如何让增量的信息资源源源不断进入档案馆,避免国家核心信息资源流失,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实现路径。关于档案信息安全的问题,
尤其是在档案数字化方面,我一再强调,只有追风的速度和恐龙般的威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档案的安全问题。
记者: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主要实现路径是什么?
王良城:主要考虑是,可由国家档案局建立统一平台,各地档案部门建立区域性平台,实现上下联通、资源共享。当然,省档案局可以统领全省各地,建立区域性平台,让地级市参与进来;或者由地级市建立平台,让县参与进来,就这样一级一级参与进来,最后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平台。我们考虑将云技术运用到这个平台建设中,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指引信息存放的位置。建设这个平台时要考虑,不能影响各地的积极性,而且管理起来还要方便才行。记者: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系统工程,实施起来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王良城:首先,各地在思想认识上要达成一致。虽然由于形势所迫、大局所需,大家都希望档案信息资源能够互联互通、实现共享。但实行起来,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各地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其次,要加强基础工作。比如,要进行严格的档案开放鉴定,不能开放、不该开放的就一定不能开放或者共享。第三,规范化建设有待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必须走规范化道路,比如,数据库结构格式等的规范化就是最基本的要求,还有其他的规范化要求等等。
记者:实施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王良城:为了
实施项目,我们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有些预研工作已经差不多了,正进入收官阶段。比如,数据组织形式要有一套方案,从技术上进行架构和互联互通,此外还要对数据格式进行统一。我们强调,凡是参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地区,都要执行统一标准,比如文本、照片、图像、录音要选取通用格式。当然,统一使用的格式肯定会基于常用的格式,数据转换系统也要易于操作。还有就是档案安全上要严格把关,这方面一定不能出问题。
记者:开展这项工作时,如何调动各地档案部门的积极性?
王良城:这项工作是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的,强调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项目实施课题组目前考虑采取评估机制。比方说,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每年都要对各省档案网站进行评估、排名,尽管这是一个非官方的排名,但业内都是认可的。对于政府网站,国家也实行了绩效评估。因此,我们可以引进信息化电子政务评估机制,看看一个地方开放了多少档案信息,谁的信息认可度高、参与度好等等,通过设置一系列评估指标,营造积极参与、力争上游的氛围。
记者:试点工作什么时候开始?
王良城: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获得了国家档案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全国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