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以太网与Modbus TCP/IP
一 以太网的标准
  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早期标准为IEEE 802.3,数据链路层使用CSMA/CD10Mb/s速度物理层有:
(1)10 Base 5粗同轴电缆,RG-8,一段最长为500m
(2)10 Base 2细同轴电缆,RG-58,一段最长为185m
(3)10 Base T双绞线,UTPSTP,一段最长为100m
  快速以太网为100Mb/s,标准为802.3a,介质为100 Base Tx双绞线、100 Base Fx光纤。
  目前10/100M以太网使用最为普遍,很多企事业用户已实现100M到以太网桌面,确实体验到高速冲浪的快感,另外从距离而言,非屏蔽双绞线(UTP)100m,多模光纤可达23km,单模光纤可大于100km。千兆以太网1000Mb/s802.3z/802.3ab,万兆以太网10Gb/s802.3
ae,将为新一轮以太网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冲击。
二 工业以太网与商用以太网的区别
  什么是工业以太网?技术上,它与IEEE802.3兼容,故从逻辑上可把商用网和工业网看成是一个以太网,而用户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装配自己的网络部件,但从工业环境的恶劣和抗干扰的要求,设计者希望采用市场上可到的以太网芯片和媒介,兼顾考虑下述工业现场的特殊要求:首先要考虑高温、潮湿、振动;二是对工业抗电磁干扰和抗辐射有一定要求,如满足EN50081-2EN50082-2标准,而办公室级别的产品未经这些工业标准测试,表1列出了一些常用工业标准。为改善抗干扰性和降低辐射,工业以太网产品多使用多层线路板或双面电路板,且外壳采用金属如铸铝屏蔽干扰;三是电源要求,因集线器、交换机、收发器多为有源部件,而现场电源的品质又较差,故常采用双路直流电或交流电为其供电,另外考虑方便安装,工业以太网产品多数使用DIN导轨或面板安装;四是通信介质选择,在办公室环境下多数配线使用UTP,而在工业环境下推荐用户使用STP(带屏蔽双绞线)和光纤。
三 TCP/IP
1. 为什么使用TCP/IP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能使用在多种物理网络技术上,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TCP/IP协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适应几乎所有底层通信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先在X.25上运行TCP/IP协议;而后又在一个拨号语音网络(如电话系统)
上使用TCP/IP协议,又有TCP/IP在令牌环网上运行成功;最后又实现了TCP/IP远程分组无线网点与其他Internet网点间TCP/IP通信。所以TCP/IP协议极其灵活,具备连接不同网络的能力。
  另外,使用TCP/IP也简化了OSI模型,因为它省略了表示层和会话层。如果现在把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加到OSI模型就构成了基于以太网的TCP/IP网,如图1所示。用以太网实现TCP/IP也是经济的一种方式。
2. Internet Protocol(IP)
  IP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用户可从下载RFC79来得到其文件,(要求评论RFC: Request For Comments:一系列备忘录的名称,包括概述、评价、意见、技术和研究,以及所提出的和被接受的互联网标准)
  IP层主要目的是到IP报文的下一个连接点,它可以是路由器、计算机、控制器甚至I/O,关键该设备须有自己的IP地址。凡在网络层使用IP协议的网络,都通过IP地址寻址,所以使用时首先要进行复杂的设置,每个节点至少需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点和一个主机名,如此复杂的设置,对于一些初识网络的用户来说的确带来不便,不过随着对网络熟悉,有许多IP地址配置工具,可方便进行IP设置,甚至是自动设置。
  IP是面向报文的协议,它独立处理每个报文包,每个报文包必须含有完整的寻址信息。IP报文包的格式如图2所示。
  IP地址的类型共有4(如图3所示)A类用于处理超大型网络,最多16387064个主机(1126)B类网络最多可有64516个主机(网络地址的第一段为128191)C类用于小型网络,最多可有254个主机(网络地址的第一段为192223)D类用于多点播送,用于多目的信息的传输。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3.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TCP是基于传输层的协议(如图4所示),协议文件可从RFC793得到,使用广泛,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它能把报文分解为数段,在目的站再重新装配这些段,支持重新发送未被收到的段,提供两台设备间的全双工连接,允许它们高效地交换大量数据。TCP使用滑动窗口协议来高效使用网络。由于TCP很少干预底层投递系统的工作,它适应各种投递系统;且提供流量控制,能使各种不同速率的系统进行通信。报文段是TCP所使用的基本传输单元,用于传输数据或控制信息。
开放的MODBUS TCP(一)
以太网的由来
  最早的以太网应该追溯到施乐公司(Xerox)的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研究项目,当时为20世纪70年代初,速度2.94Mbps。到了1980年,由数字设备公司(DEC)、英特尔公司(Intel )和施乐公司颁布了DIX V1.0标准,把以太网的速度提升到10Mbps,但仍采用同轴粗缆作为传输介质。在1982年,DIX V2.0标准发布,这就是人们目前最常用,也最熟悉的Ethernet II
tcp ip协议下载
  在DIX标准发布的同时,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IEEE)也计划由802委员会制定开放网络标准。1985年,由IEEE颁布了IEEE802.3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CSMS/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 规范,由于DIX 2.0802.3的帧格式略有差别,故在泛谈以太网时,要注意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别,因为有用户因选错帧格式而造成网络连接不上的情况。
  以太网的连接

  图最早版本的太网连接图
  最著名的以太网连接图,莫过于Bob Metcalfe 绘制的最早版本的图了(如图1所示)。由图1中看出,以太网的结构十分简单,干缆被称之为以太Ether),两端有终端头(Terminator 结尾,每个节点由分支器(Tap)引出,然后是收发器(Transceiver)接分
支电缆(Interface cable)到计算机或控制器的接口卡(Interface)。重画后的图如图2所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