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填空题
1. 计算机网络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紧密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该阶段的计算机通信系统被称为_________。
3. 联机系统是指以一台中央_________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终端。
4.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最具代表性的为__________年有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建成的_________实验网。
5. 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了一个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_________
6. OSI/RM是一种概念上的网络模型,其作用是规定了网格体系结构的_________,保证了不同网络设备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7. 1980年2月,在旧金山成立的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也在OSI/RM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_________局域网标准
8. 目前,计算机网络正朝着高速化、实时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方向不断深入
9. 从1987年9月20日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的_________教授发出第一封_________开始,标志着Internet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拉开了Internet在我国发展的序幕
10. 美国政府1993年提出的“_________”计划不仅推动了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也促进了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
11. 下一代互联网逐渐放弃IPv4,启用_________地址协议,从2的32次方增加到2的_________次方
12. 计算机网络由_________子网和_________子网组成,_________子网的主要功能是把信息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一台主机
13. _________子网则是各种网络资源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计算机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14. “资源共享”中的“资源”是指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资源
15. 根据网络的作用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距离划分,可以讲网络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类型
16. 按网络传输和管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吧局域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17. 网络的“_________”是指网络的集合连接性转,画成图就叫网络“_________”
18. 基本的网络拓扑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9. 基本的网络拓扑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0. ISO成立于1946年,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的_________专门机构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通信的目的是为了______。信息的载体可以包含语音、音乐、图形、图像、文字和数据等多种媒体。
2、信息是数据的______、_______或其他编码。
3、数据时信息的______,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而信号时数据的_______。
4、信道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模拟信道用于传输_______,数字信道用于传输_______。
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一般包括发射端、_____以及高端之间的____三个部分。
6.码元适用于网络中床书的_____数字中每一位同城,也成为位或“bit”
7.信号速率s直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______,以每秒多少比特数计即bps。
8.调制速度B是脉冲信号经过跳之后的传输速率,以_____(BAUD)为单位,通常用于表示调制解调器之间的传输信号的速率。
9.按照通信中子节使用的信道数,数据通信方式可分为______和_______。
10.数据通信方式按照信号传送方向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式。
11.在模拟信道中,常用宽带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带宽即传输信号的_______与_______之差。
12.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度,他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          来表示,其单位位波特(Baud)。
13.传输介质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14.通常双绞线有两对或更多对这样缠绕在一起的导线组成,依靠相互缠绕(双绞)作用,来减少或消除_______和_______。
15.RJ-45接口采用塑料材料制作。由于其外观坚硬剔透,常被成为_______。
16.根据光在光线中传播方式光线有两种_______和________。
17.常见的无线传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光波等。
18.           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长途电话、蜂窝电话、电视转播等场合。
19.在信道中直接传送基带信号是,称为____________。
20.具有调制、解调功能的装置称之为___________,即Modem。
21.实现在同一条通通信线上传送多路信号的技术叫做_______技术。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计算机的网络结构可以从                        三个方面来描述。
2.按结构化设计方法,计算机网络将其功能划分为        ,较高层次建立在较低层次的基础上,并为其更高层次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
3.协议是一组        的集合,是进行交互的双方必须遵循的       
4.网络协议主要由3要素组成:                       
5.在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N层是N-1层的        ,同时又是N+1层的      。对N+1层而言。N+
1层用户直接获得了N层提供的       
6.一台计算机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计算机上对应的第N层进行对话,通话规则就是               
7.语法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构,规定                的结构和格式。
8.在网络体系中,为了保证                能正确而自动的进行通信,针对通信过程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整套        ,这就是网络系统的通信协议。
9.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        ,是由        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
10.OSI/RM从下向上的7个层次分别为                                                        。最高层为应用层,面向        提供服务;最底层为物理层,连接        实现数据传输。
11.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        的功能范畴,第五层到第七层属于        的范畴,第四层起着衔接上下三层的作用。
12.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        ,直接面向       
13数据链路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第        层,位于        的上方和        的下方。
14.数据链路层中传送的数据块被称为       
15.交换机是工作在        层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具有物理寻址功能。
16.网络层主要完成                                等功能。
17.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主要由                两大类。
18.虽然OSI参考模型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但是目前遍及全球的互联网却使用了        等功能。
19.TCP/IP将网络分为                                4个层次。
20.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                               
21.IP地址由              两部分组成。
23.传输控制协议TPC属于TCP/IP协议中的        ,是一种面向        的子协议,在该协议上准备发送数据时,通信节点之间必须建立起一个        ,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24.A类IP地址中的第一个8为组表示        地址,其余三个8位组表示        地址。
25.B类IP地址中前二个8位组表示        地址,后二个8位组表示        地址。
26.C类IP地址中的前三个8位组表示        地址,后一个8位组表示        地址。
27.在IP地址中,网络地址和书记地址是通过        来分开的。
28.子网掩码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用连续的1来标示        地址,后一部分使用连续的0来标示        地址。
29.地址解析协议是一个网络互联层协议,用于实现                得转换。
30.IP地址由                两部分组成。其中        用来标识一个物理网络,        用来标示这个网络中的一台主机。
31.子网掩码又称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        的哪些位标示的是主机所在的        ,以及哪些位标示的是        的掩码。
第4章 局域网技术
1.局域网是一个允许很多彼此_________在适当的区域内、以适当的_________直接进行沟通的数据通信系统。
2.在中小型局域网中常用到的网络拓扑结构有__    __拓扑结构、_  _  __拓扑结构和
_    __ _拓扑结构三种。
3.按照IEEE802标准,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由三层协议构成,即_____、_____和_____。
tcp ip协议中的ip相当于osi中的4.“媒体访问控制层”和“逻辑链路控制层”这两层相当于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
第__    ____层,即_____      __。
5.介质访问控制(MAC)方法是在局域网中对数据____    ___进行访问管理的方法。
6.通常,可将信道分配方法划分为两类:____    ___和___    ____。
7.冲突检测/载波侦听(CSMA/CD)是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其中CS是________,MA是_________,CD是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