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云CentOS-6.x-64PHP环境配置详细教程
常⽤命令:
1.df –h,查看所有硬盘分区空间占⽤情况。
2.du –hs /usr/local,查看某⽬录空间占⽤情况总计。du –h /usr/local,查看某⽬录下所有⽬录⽂件空
间占⽤情况。
4.free –m,以m为单位查看内存。
7.jcmd –l 可以查看所有jvm进程。会列表展⽰所有jvm进程,第⼀列是进程id。接着使⽤jcmd 进程
号VM.flags就可以查看所有的jvm参数,包括堆内存等等。
8.java命令中⽤-d32和-d64来表明程序运⾏在32位或者64位环境。如果JVM本⾝不⽀持该参数,会
报告错误:当前仅有java Hotspot server VM⽀持64位模式。选择"-server"选项必须使⽤-d64;
"-client"选项会忽略使⽤-d64;如果没有指定-d32或者-d64,则默认运⾏在32位模式,除⾮仅⽀持64位模式。⽬前在windows 平台下jdk1.5,JDK1.6不⽀持-d32,-d64的选项,jdk1.7⽀持-d32,-d64的选项,在linux平台下jdk1.5, 1.6, 1.7均⽀持-d32,-d64的选项。
9.whereis php 查php在哪个⽬录
10.vi :$到最后⼀⾏:n n =1,2,3,4,5 跳转到第⼏⾏
11.直接输⼊mount,可查看所有mount记录。
12.查看selinux状态,/usr/sbin/sestatus –v,如果显⽰如下:
SELinux status: enabled
SELinuxfs mount: /selinux
Current mode: enforcing
则表⽰selinux为开启状态。
查看selinux模式,getenforce,会显⽰selinux的模式。
13.关闭selinux。vi /etc/selinux/config,将SELINUX=enforcing更改为SELINUX=disabled,保存,
shutdown -r now #重启系统即可。
14.查看防⽕墙iptables状态,service iptables status。关闭防⽕墙,取消开机启动:service iptables stop
&& chkconfig iptables off
15.开启selinux和iptables防⽕墙,可能会导致navicat⽆法访问mysql,以及其它诸多⽆法访问问题,
除⾮你知道出现问题时该怎么做,否则最好关闭它们。
16.安装中⽂字体:yum install mkfontscale;
在/usr/share/fonts下,可创建⾃定义⽬录,如chinese/TrueType,Linux下⽬录和⽂件名称区分⼤⼩写,复制字体⽂件(运⾏ttf 和ttc)到此⽬录下,赋字体⽂件权限chmod 644 *
#mkfontscale
#mkfontdir
#fc-cache –fv
17.查看apache版本,httpd –v,查看php版本,php -v
配置过程:
1.修改CentOS主机密码,重启实例。
2.阿⾥云主机CentOS6.5-64位默认是安装了OpenSSH的。所以使⽤PUTTY进⾏登录,⽤户名:root,
密码:上⾯修改后的密码。
3.对数据盘进⾏挂载,并分区。
a)df –h,查看当前磁盘分区使⽤情况,此时是看不到数据盘的。使⽤fdisk –l,可以看到⼀个未分区
未挂载的磁盘,通常叫做/dev/xvdb
b)对数据盘进⾏分区:fdisk /dev/xvdb,根据提⽰,依次输⼊“n”、“p”、“1”、两次回车,“w”,
分区就开始了,瞬间就会完成。其中,第⼀次选择n表⽰进⾏分区,第⼆次输⼊p,表⽰创建主分区,Linux最多4个主分区。如果选择e,表⽰创建扩展分区,扩展分区还要创建逻辑分区后才能使⽤。
此处直接创建主分区了。第三次选择1,表⽰创建1个分区,当然根据情况也可以创建多个(最多4个),之后两次回车默认,最后选择w,写⼊分区表。如果是创建逻辑分区的话,后⾯步骤略有差异。
c)fdisk –l,此时应该可以看到新的分区/dev/xvdb1了。通过ls –l /dev,也可看到⽬录信息。
d)mkfs –t ext4 /dev/xvdb1,把分区格式化为ext4⽂件系统格式。
e)cd / &&mkdir /data。在/分区下创建⼀个data⽬录⽤于挂载新硬盘新分区。
f)设置开机挂载:vi /etc/fstab,⽂件末尾添加新的⼀⾏:
/dev/xvdb1 /data ext4 defaults 0 0
g)重启,最好使⽤阿⾥云控制台的重启,当然直接在PUTTY中reboot也可以。
h)df –h,应该可以看到新的分区,及挂载到/data⽬录了。
4.更换数据源:如果觉得默认数据源速度⽐较慢或者缺少软件的话,可考虑更换源,通常情况下⽆需更换。
a)cd /pos.d
b)备份默认源:po.backup
c)下载163源:wget www.doczj/doc/91a7e4cf6c85ec3a86c2c55c.html/.po,会直接下载到
当前⽬录。
d)备份163源:po.backup
e)把下载下来的⽂件po设置为默认源。
po
f)运⾏yum makecache⽣成缓存。
g)yum update 更新软件库
5.安装vsftp。
a)查看是否安装vsftp,rpm –qa|grep vsftpd。阿⾥云的centos-6.5默认是没有预装vsftp的。
b)yum install ftp vsftpd
c)启动vsftp服务。service vsftpd start。
d)执⾏:ftp 114.215.128.136#ip地址即阿⾥云的公⽹ip,⽤户名:anonymous,密码:空。
回车后,如果出现230Login successful,表⽰vsftpd安装成功。输⼊bye退出到命令⾏状态。
e)添加⼀个ftp属主账户:useradd –d /data/ftp –g ftp –s /sbin/nologin ftpadmin,此句的意思
是创建⼀个名为ftpadmin的⽤户,属主⽬录是/data/ftp,所属组是ftp,并且不能进⾏登录。
f)使⽤passwd ftpadmin命令,给此⽤户设置密码,密码必须是字母+数字。
g)修改配置⽂件vi /etc/f。
anonymous_enable=NO 不允许匿名⽤户访问
local_enable=YES允许本地⽤户访问注:如果为NO 则所有虚拟⽤户都将不能访问原因:虚拟⽤户访问基实质是以服务器本地⽤户访问的
write_enable=YES 可写,默认。
chroot_list_enable=YES取消注释,允许使⽤list中的⽤户。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取消注释,指定宿主⽤户⽂件,此⽂件需要⾃⼰创建,每⼀⾏为⼀个服务器本地⽤户名,名称默认此名称chroot_list即可。
pam_service_name=vsftpd 指定pam认证⽂件名,此例则对应于/etc/pam.d/vsftpd
以下在⽂件末尾新增:
guest_enable=YES 启⽤虚拟⽤户功能,必须启⽤
guest_username=ftpadmin 指定虚拟⽤户的宿主⽤户,注:此⽤户需要在chroot_list_file中指定的/etc/vsftpd/chroot_list⽂件⾥存在。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vsftpuser_conf 设置虚拟⽤户个⼈vsftp的服务配置⽂件⽬录,
必须指定。
h)在配置⽂件中添加被动模式,以⽀持windows常见客户端flashfxp访问。以下为继续新增:
listen_port=21
pasv_enable=YES(Default: YES)设置是否允许pasv模式
pasv_max_port=50000(Default: 0 (use any port))pasv使⽤的最⼤端⼝
pasv_min_port=45000(Default: 0 (use any port))pasv使⽤的最⼩端⼝
此端⼝范围,需要在iptables中开放(对于CentOS6.5⽆需任何操作)。保存,退出。
i)查看是否安装db4和db4utils。阿⾥云CentOS6.5默认是已经预安装了的。
rpm -qa|grep db4,如未安装,则yum -y install db4 db4-utils
j)创建vi /etc/vsftpd/chroot_list⽂件,在⽂件中添加宿主⽤户ftpadmin,⽂件末尾不能有空格,⼀⾏⼀
个⽤户名,不需要密码。k)创建虚拟⽤户列表:vi /etc/ (奇数⾏为⽤户名,偶数⾏为密码,⽂件名称任意)。
l)⽣成虚拟⽤户的db⽂件:
db_load -T -t hash -f /etc/ /etc/vsftpd/vsftpuser.db
其中,与第6步的⽂件名称相同,vsftpuser.db⽂件名可随意,但是下⾯会⽤到。
⽣成虚拟⽤户的认证⽂件:vi /etc/pam.d/vsftpd,删除掉此⽂件中的所有内容,同时:
32位系统增加以下两句:
auth required 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sftpuser
account required 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sftpuser
64位系统增加以下两句:
auth sufficient /lib64/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sftpuser
account sufficient /lib64/security/pam_userdb.sodb=/etc/vsftpd/vsftpuser
注:db=/etc/vsftpd/vftpuser 中的vftpuser 是你⽣成的虚拟⽤户的db⽂件,省略扩展名。
m)创建每个虚拟⽤户⾃⼰的配置⽂件,配置⽂件的路径是/etc/f中的user_config_dir路径。
mkdir/etc/vsftpd/vsftpuser_conf/并在此⽬录下创建以⽤户名为名称的⽂件(⽤户名是/etc/ 下⾯的奇数⾏)。内容如下:
local_root=/data/ftp(虚拟⽤户的根⽬录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虚拟⽤户只能操作此⽬录)
write_enable=YES
download_enable=YES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n)确认设置⽂件夹权限,chmod -R 777 /data/ftp,设置777权限,必须有可执⾏权限,否则提⽰打不开⽬录。-R表⽰递归设置。chgrp -R ftp/data/ftp,设置⽤户属主。
o)重启vsftpd,service vsftpd restart。
p)设置开机启动服务:
chkconfig --list|grep vsftpd ( 查看情况),如果全是off表⽰尚未设置成开机启动。
chkconfig --level 2345 vsftpd on
q)登录测试:
ftp 114.215.128.136,输⼊虚拟⽤户名和密码,如果显⽰230Login successful,表⽰配置成功。
注:使⽤FlashFXP或其它客户端时,应设置传输编码为utf8,否则会中⽂乱码。同时为防⽌上传下载时出现乱码及不能切换⽬录的情况,建议上传时⼀律使⽤utf8编码上传。
6.安装Lamp环境。阿⾥云上默认是没有安装apache、php和mysql的
a)安装php:yum install php。
b)安装依赖:yum install php-gd libjpeg* php-imap php-ldap php-odbc php-pear php-xml
php-xmlrpc php-mbstring php-mcrypt php-bcmath php-mhash libmcrypt curl curl-devel
c)安装mysql的php⽀持,yum install php-mysql
d)如果安装nginx,需要安装yum install php-fpm,详细参见下⾯的步骤。
e)如果安装apache,则yum -y install httpd
f)启⽤php扩展的话,在/etc/php.d⽬录中
g)常⽤配置:vi /etc/php.ini启⽤短标签,设置short_open_tag = On,设置mbstring开启及编
码,mbstring.interal_encoding= UTF-8,设置时区:date.timezone = Asia/Shanghai,否则DateTime类会⽆法使⽤。
h)修改etc/httpd/conf下的f⽂件,第276⾏ServerName
www.doczj/doc/91a7e4cf6c85ec3a86c2c55c.html:80
取消注释,并把www.doczj/doc/91a7e4cf6c85ec3a86c2c55c.html改为localhost。同时把Listen 80临时更改为Listen 9090,因为阿⾥云如果没有备案域名的话,是⽆法访问80端⼝的。待备案发布产品时再改回80端⼝即可。
i)开启服务service httpd start。外⽹访问:114.215.128.136:9090,如果能成功访问到
php信息,表⽰apache和php都安装设置成功。
j)安装mysql:yum install mysql mysql-server,默认版本通常⽐较低。如果需要安装较新版本,# wget
www.doczj/doc/91a7e4cf6c85ec3a86c2c55c.html/arch.rpm
rpm –arch.rpm
全新安装:yum remove mysql mysql-server && yum install mysql mysql-server
数据库更新或升级之后:先备份所有⾃⼰创建的数据库,然后将其删除
#mysql_upgrade –uroot –p #此步骤⽤于升级数据库后,升级系统数据库的内容
#service mysqld restart #升级数据库后重新启动服务
修改mysql配置⽂件:vi /etc/www.doczj/doc/91a7e4cf6c85ec3a86c2c55c.htmlf。通常是修改data-dir的指向位置,如data-dir = /data/mysqlroot,每次修改后都要重新启动服务对⽬录进⾏初始化,包括root密码也会重置。
socket⽂件指向最好不要修改,修改后会很多⿇烦。如果想要删除/var/lib/mysql下的数据库⽂件,则需要在mysqld服务重启之后删除即可,但需要保留mysql.sock⽂件。
k)修改mysql数据库编码:
登录到mysql后,使⽤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来查看mysql各编码,默认应该是未设置。
更改成utf8编码的⽅法:
vi /etc/www.doczj/doc/91a7e4cf6c85ec3a86c2c55c.htmlf
在[mysqld]下添加两⾏:
character-set-server=utf8 #⽼版本使⽤的是default-character-set=utf8 init_connect=?SET NAMES utf8?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max_allowed_packet=50M
增加
[client]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l) 更改mysql配置⽂件,⽀持运⾏⼤sql⽂件。vi /etc/www.doczj/doc/91a7e4cf6c85ec3a86c2c55c.htmlf,在[mysqld]下添加⼀⾏:max_allowed_packet=50M
mysql下载32位m)service mysqld start。控制台使⽤命令: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设置root⽤户密码。第⼀次密码默认为空,直接回车确认即可。按提⽰进⾏操作,设置新密码,移除匿名⽤户,是否禁⽌root远程访问,移除测试数据库,重载私有表。
n)设置开机启动:chkconfig –level 2345 httpd on chkconfig –level 2345 mysqld on(level 前是两个横杠)
o)注:另有两种设置root密码的⽅式: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123456'// 为root账号设置密码
或者也可以使⽤mysql命令登录后,使⽤以下语句更改密码:
update www.doczj/doc/91a7e4cf6c85ec3a86c2c55c.htmler set password=PASSWORD(…123456?) where
user=?root?;
flush privileges;
p)使⽤mysql –u root –p即可进⾏登录。如果不能登录,则额外指定ip,则使⽤mysql –h 127.0.0.1 –uroot –p
q) 通常情况下,此时在外部仍不能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也就是说不能远程访问。需要做以下设置:对⽤户授权,允许指定⽤户远程访问,将mysql库中user表中的对应的⽤户的host设置为%,亦即允许该⽤户从任意ip远程访问,通常完成此步骤即可解决ip远程⽆法访问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