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皮下、静脉注射部位、目的、及注意事项
(一)皮内注射法(ID)
  无菌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1.目的:
  (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2)用于预防接种;
  (3)是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2.部位: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因皮肤薄,易于注射,且皮肤淡,易于判断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选在需要局部麻醉的部位。 
  3.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做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备0.1%盐酸肾上腺素;如对所注射
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做皮试,应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标记
  (3)消毒皮肤忌用安尔碘,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4)拔针后切勿按揉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5)如需做对照试验,应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9%氯化钠容易0.1ml,20分钟后,观察对照反应。
  (二)皮下注射法(H)
  注入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目的
  (1)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药效时采用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
  2.部位:常用的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 
  3.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应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剂量准确
  (3)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如病人过瘦可捏起局部皮肤,并适当减小进针角度;
  (4)如病人需长期进行皮下注射,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经常更换,轮流注射,以利药物的吸收。 
  (三)静脉注射法(IV)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1.目的: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时,需迅速发生药效,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由静脉注入药物,用于作诊断性检查。
  (3)用于输液或输血。
  (4)用于静脉营养。
  2.部位常用的有肘部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
  3.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2)静脉注射应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并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由计划地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注射。
  (3)静脉推注药液的速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和药液的性质严格掌握;在注视过程中,应随时倾听病人的诉说,观察局部及病情变化。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则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进行注射。
  (4)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注射前应先抽吸少量0.9%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刺穿,成功后,注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证实针头确在静脉内,在更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缓慢注液,以防药液外溢,造成组织坏死;在推注药液过程,应定期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在静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