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人教版新课标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品“文”悟“道”归统一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文”,指文字、语言、课文、文本,强调的是“工具性”的东西;“道”,指思想、情感、道德、人格等人文素养,强调的是“人文性”的东西。“文”与“道”是可以统一的——好的文本呈现好的人文,好的人文依托好的语言。“文”是外显的,“道”是内蕴的,只有“品”出文字的内涵才能“悟”出文字背后的“道”。语文教学必须“文”“道”统一地进行,必须充分认识教读课文的实质就是先深入语言内容去感受思想、情感、道德、人格等人文因素,然后再反观语言是怎样入情入理、恰到好处地表现或表达这些人文因素的。通俗地讲,就是所谓的“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冷静地审视时下的语文教学,我们会很轻易地发现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就犯下架空“文本”讲“人文”的错误。例如,教学《品质》有些教师就不是引导学生认真研习文本,深入到鞋匠格斯拉的生活和灵魂深处去挖掘他身上体现出的品质,而是让学生匆匆读完课文、梳理完故事梗概后就开始给人物定位,问学生格斯拉有什么品质,急着给格斯拉贴上“敬业”“诚信”“执著”等标签,之后再讴歌美好的人性,并将其拓展和延伸到具体的实例,还把这一教学程式美其名曰为加强人文熏陶。显然,这样的语文课“语文味”已经荡然无存,甚至与主题班会课
无异。其实,这样的语文课失落的不仅是“语文味”。因为,语文课一旦缺乏对文本的深度“品读”,文本中的人文内蕴叩击学生心灵的程度势必会大大减弱,学生的“悟道”也就成了雾中花、水中月。教学《品质》时,教师如果能重点突出地引导学生对格斯拉的语言、神态、动作、肖像等细节进行精读,并对鞋店的环境及社会环境进行研读,学生就会更近距离地观照格斯拉,也更容易走进格斯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并用自己的心灵去体悟格斯拉及其所处的社会。这样,学生对格斯拉身上特有的那种在社会普遍缺失诚信、生活艰难的情形下依然固执淡定地坚守诚信的职业操守,以及宁可饿死也不改初衷的人性之美,都会有一个更形象、更到位、更有深度的发自内心的感悟。这才是“文道统一”应该追求的教学效果——“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相融,教文与立人相辅相成。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不幸的是,文道不统一的课堂教学仍旧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主流。“工具性”和“人文性”应是统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生活和生活情理,真正在灵魂深处有所撼动,有所感悟,进而既能“悟”到思想、情感、道德、人格等人文因素的美好,又能“品”出语言艺术的高妙。惟其如此,语文课的“语文味”才会更醇厚。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以“读”带“写”两相宜
灵魂注入
语文课应该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语文课。《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把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与表达交流能力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对高中生而言,听说能力的训练已非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在重视文本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该积极创造各种适合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的言语实践活动,如设计各种形式的写作活动(尽可能从课文中例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将阅读成果转化成文字成果,把阅读体验转变成生动的语言,把读到的例子扩展成对社会的思考与感悟。譬如,指导学生为教材中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写精短的推荐语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请看学生为《前方》写的推荐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前方就是梦想的栖息地。品读《前方》,让心底的梦想再多些憧憬与希望吧!
另外,指导学生以“描述+评价”的形式为文本中的优秀人物写颁奖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请看学生为屈原写的颁奖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他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尘世的污浊浸蚀不了他高洁的心志;世道的黑暗阻止不了他拳拳的爱国心。微风起,尘叶落,他纵身一跃的弧线,在历史的天空中铸就了一道最美的风景。
他的风景或许只处在汨罗江畔,但他的形象却永远屹立在后人的心中。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片段性的写作训练,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研读与赏析不同文体的文本中渗透写作各种文体的文章的指导。比如,教学《拿来主义》,教师就可以将之作为写议论文的范例,指导学生掌握由“破”到“立”的论证结构,以及如何运用举例、类比、比喻、因果等多种论证方法深入分析事理与论证观点的方法。陈建伟先生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是不能像古代读文教学那样只教课文而不教阅读的,因为现代语文教学的任务已经不再是令学生饱读经书以求得‘满腹经纶’,而是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把教材当做一个例子,举一反三,令学生从中积累语言,学会阅读乃至掌握写作,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陈建伟先生说得很在理。的确,语文课不仅应该是阅读课,而且还应该是写作指导课,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是其他学科无法实现的教学境界,更是语文课独具的韵味。
总之,“语文味”源于文本,发于课堂。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教材当例子教,一定要把语文当语文教,一定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的语文课堂,进而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对文字的敏感,在阅读中获得思想的滋养,在阅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在阅读中舒展生命的活力,在阅读中开掘写作的潜能,在阅读中发展表达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