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五、教学流程
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让学生分为4人一组,设定好组长、记录员。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我,积极发言。
小组加分原则
必答题  +1分,答错可组内补救,还答错转为抢答题。
抢答题 +2分,答错不加分,部分正确+1分。
动力任务 +3分。
【板书】青藏地区
学生打开课本,准备好学案、笔、等用品。
提前熟悉学案,做好知识准备。
通过分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热情,为课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做铺垫。
导入,
创设情境
(3分钟)
【投影展示】李亚慧同学拍摄的青藏风光视频和图片
【师】上课之前,大家观赏了美丽的青藏风光的视频和图片,请问,照片中的女孩是谁呀?
【师】是的,这组视频和图片是李亚慧同学去青藏高原旅游的时候拍摄的,大家想不想去青藏高原旅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秘的地方,领略青藏高原的绝美乐章!
回答:李亚慧
用班级同学拍摄的视频和图片导入,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创设情境,提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展示学习目标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高考考情(2008-2014年)
【投影展示】
考查重点:
①青藏地区的气候
②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③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
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一:
青藏地区的气候
学生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10分钟)
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第一个目标的学习。
一步曲:
自然地理特征——雪域高原
【师】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在预习作业中大家已经进行了学习,存在的问题是用关系图说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作业杨玉托同学做的不错,下面我们请杨玉托同学到讲台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投影展示】杨玉托作业
【师】这5大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哪个特征?
【师】李亚慧同学的青藏之旅十分让人向往,那如果你要去青藏地区旅行,你准备带什么行李?
旅行归来准备带哪些礼物带给家人呢?
1分钟小组商量一下。
【师】大家为什么要带这些行李?
青藏高原为什么光照强、气温低?
【合作探究】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低的原因。
【归纳总结】
杨玉托讲解,学生整理预习作业。
集体回答:整体性。
小组商量,主动回答。
羽绒服、防晒霜、太阳镜等。
小组合作探究,派出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订正。
形成正确答案。
理解、巩固
通过“小老师”杨玉托同学进行讲解,增加授课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典例探究之后形成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
目标二:
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转承】
旅行归来,你要带什么礼物给家人和朋友呢?
二步曲:
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自主思考】在图中指出青稞、牦牛两种农产品的分布地区,并说明理由。
【小视频】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走进雅鲁藏布江谷地,通过高考题,重点分析河谷农业的发展条件。
(2013年海南卷)西藏年楚河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什么人适合做数据分析师
答案:年楚河河谷纬度低、地势高,(2分)
作物(油菜)生长期长,(2分)
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分)
【小收获】
【归纳提升】
同在青藏高原,但一个地区适合发展高寒牧业,一个地区由于热量较多,发展了河谷农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又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另外一个特征?
主动回答:牦牛肉干、青稞酒
读图分析,并回答。
观看视频,加深对河谷农业的理解
1.学生独立限时3分钟完成题目。
2.投影展示典型试卷,让学生打分、点评。
3..展示高考答案,让学生同桌交换批改。
4.提出疑问
5.同学互动解疑。
6.教师解疑、总结。
倾听,并积极思考理解。
集体回答:差异性
通过分析图表得出结论,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案例的研究,达到多个目的。一是限时训练,让学生提高审题、做题速度。二是自我评价,让学生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三是对照答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发思考。
通过2副图表,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发展过程。
目标学习之后,总结一般规律并提升。
目标三:
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
【转承】建国后,青藏地区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青藏铁路的通车,三大产业的产值均大幅增加,二、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三步曲:
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
【小组探究】辩论
结合材料,评价目前西藏、青海两省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师】大家的观点都十分有道理,其中认为不合理的理由主要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阐述的,那青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会导致哪些环境问题呢?
【师】一个区域既能让经济良性发展,又能保护好环境,这就是地理中“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是我们通过地理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建立的地理学科素养。请大家出谋划策,青藏地区可以通过哪些措施达到可持续发展呢?
这些措施中,大家提到了向东部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又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第三个特征?
阅读学案材料,小组探究并回答。
正反方交替发表意见,形成辩论。
学生主动回答,多名学生补充,形成答案: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集体回答:开放性
通过实例教学,小组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自己解决学习的难点问题。
目标三的提升,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
课堂小结
(5分钟)
请大家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板书,想想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抢答题)
【规律升华】
研究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思路。
回顾本节课内容建立知识框架,
上黑板对照板书讲解本节课所学知识
回扣目标,学生结合板书,进一步巩固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动力任务
动力任务:
1.威海到青藏高原往返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2.青藏高原的旅行路线。
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合理的建议。
生根据上课所学来进行知识迁移,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堂内容,也让他们意识到地理课堂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学情分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别是从地形、气候、河流、主要的矿产资源、主要的农作物和主要的旅游景点一一做了比较,同学们已经基本具备学习分区的基本能力,如果这节课仍按原来的教学方式授课,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本节就以另一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即以去青藏地区旅游这一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学到新知识,还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
此次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文理分科不到一个学期的文科生还不具备良好的文科分析思维。运用地理原理、地理术语、地理综合思维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本节课通过不同的情景预设,来让学生们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的评价设计
1.目标一
    通过预习,教师批改预习作业,根据“答案的准确性、合理性”来进行打分评价, 90%以上的同学能够准确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思考两个方式进行小组活动“分析青藏地区相比于同纬度地区,光照强与气温低的形成原因”,根据“要素寻的准确性、多样性”等评价因素评价学生发言;通过课堂师生间问答, 90%以上的同学能够说出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低的原因。
2.目标二
通过分析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和高寒畜牧业的相关材料,根据“语言描述的准确性、规范性”等评价因素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生评,师评。85%以上的学生能准确地说出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目标三
通过案例探究和小组讨论,根据“要素寻的准确性、多样性”等评价因素评价学生发言;通过课堂师生间问答, 90%以上的同学能够说出青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中国地理从全国范围内选学部分不同尺度的区域,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本节课应该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要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结合,而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青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不求面面俱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