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的考核
导读:通常,数据分析师的自我认知是业务的数据量化者、增长的数据挖掘人,我们习惯于用指标去量化业务的绩效,但是回归到我们自身,又应该是如何下手呢?数据分析师的绩效,该如何考核?
简单讲,其核心思路在于围绕数据分析师的日常工作及其价值,进行量化。
撇除公司绩效考核要求的价值观、执行力等通用标准,我们主要围绕临时取数、数据看板和专题分析等分析师具体工作,来一一讨论其量化方法:
1数据分析师工作量化方法临时取数是分析师入行的第一件工作,并且会延续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内;无论是老板还是业务方,对于数据分析师的第一理解就是要数据分析师,营收趋势如何、活动效果怎样、推送客明细等等。这部分的工作如何量化?一个是工作量,承接了多少条需求、取了多少个数据、花了多少工时,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分析师做总结的时候会罗列的数字。但这个维度的量化,只反映出来分析师的投入,不能完全说明对于需求的价值;因为通常情况下,临时取数是为了快速获得数据,对于需求方来讲,获取数据的快速、准确是核心诉
求。因此,临时取数更适宜的量化指标是平均完成时效,我们可以用需求确认到完结的平均时长来计算。
数据看板是除了临时取数以外,需求方对于数据分析师的第二认知,表哥既可以出临时数据,也可以把固定需求做成日、周、月报,进行邮件推送,甚至也可以通过内部数据平台或者外部可视化工具,上线相对美观的数据看板。这一阶段,需求完成时效不是需求方最重要的诉求,分析师也相对有时间对于需求进行梳理、归纳和规划,看板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变得愈发重要。我们可以用一段时间内看板的报错数量来衡量看板数据的准确性,也可以用连续无错误天数来传递这一信息。看板数据的及时性主要是指数据的刷新频率,实时数据与离线数据对于业务的价值存在差异;当然,由于这部分内容与数仓和数据产品存在较多关联,不能单独作为分析师的绩效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数据看板相较于临时取数,实际存在更多的运维成本;在内部考核时,可以适当考虑同一分析师同时维护的看板数量。参考衡量标准如下:
专题分析是数据分析师最愿意投入精力,最希望得到认可,也是整体工作中最难产出的部分。临时取数和数据看板的背后,都是潜在的专题分析,但由于各种原因,需求方自己就已经在此基础上做了总结陈词。
如何将前者需求转化为分析需求,在此不展开讨论;2数据分析价值量化方法我们假设已经有了数据分析专题后,如何去量化分析价值。首先且最重要的,分析的价值跟业务的价值应该高度绑定,所有的业务行动最后都是为赚取更多利润,也即从增收和降本两个角度展开讨论;理想状态中,我们去评估专题分析的价值,就是去量化分析结果能够带来的收益。比如通过专题分析,发现某一个增长点,最终给公司带来了收入增长;或者发现结算漏洞,最终给公司节约了多少成本。当然,最终的产出并不都是分析带来,分析是起点,后续存在更多的落地配合工作,所以计算分析带来的产出,会存在一个比例系数,这个比例系数根据分析在其中的作用而拟定。以上是理想状态,也是分析师努力的方向;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容易有很多如此直观的分析产出,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个考核标准,专题分析综合评分。
专题分析综合评分是在每次的专题分析之后,围绕专题分析的价值、时效、表达、满意度等方面,向专题分析的触达对象回收意见反馈,简单的方法可以是通过问卷调查,再深入的可以使用德尔菲法。基于每次的专题分析综合评分,我们可以统计周期内的综合评分,以此来评估分析师在这阶段内的专题分析成果。参考衡量标准如下:
以上是数据分析师绩效考核的维度、指标及其衡量标准,根据分析师的不同情况可以调整不
同维度的权重,推荐可以是334。对于初级分析师,考核主要放在临时取数和数据看板上;对于高级分析师,专题分析的权重则有更高要求。
什么人适合做数据分析师一个数据人的自留地是一个助力数据人成长的大家庭,帮助对数据感兴趣的伙伴们明确学习方向、精准提升技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