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SQL概述
SQL的特点:
综合统一
高度非过程化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法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语言简捷
一、基本表
本身独立存在的表
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基本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对应一个存储文件
一个表可以带若干索引
二、视图
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
视图是一个虚表
用户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三、存储文件
逻辑结构组成了关系数据库的内模式
物理结构是任意的,对用户透明
3.2、数据定义
3.2.1、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一、定义基本表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列名> <数据类型>[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 );
<表名>:给出要创建的基本表的名称;
<列名>:给出列名或字段名;
<数据类型>: SQL中域的概念用数据类型来实现
定义表的属性时 需要指明其数据类型及长度
选用哪种数据类型
⏹取值范围
⏹要做哪些运算
<列级完整性约束>用于定义列或字段一级的完整性约束,一般包括:
●NOT NULL约束不允许字段值为空,而NULL约束允许字段值为空。
●UNIQUE约束:它是唯一性约束,即不允许列中出现重复的属性值。
●DEFAULT定义:为列定义默认值,每列只能有一个DEFAULT约束。
●CHECK约束;用来约束列的取值。
●PRIMARY KEY约束:它是实体完整性约束,用于定义主关键字,它能保证主关键字的唯一性和非空。
●FOREIGN KEY 约束:它是参照完整性约束,它用于定义参照完整性。
<表级完整性约束>
●PRIMARY KEY约束
●FOREIGN KEY 约束
●CHECK约束
二、删除基本表
DROP TABLE <表名> [RESTRICT| CASCADE];
RESTRICT:删除表是有限制的。单个字符视为长度为1的字符串
欲删除的基本表不能被其他表的约束所引用
如果存在依赖该表的对象,则此表不能被删除
CASCADE:删除该表没有限制。
在删除基本表的同时,相关的依赖对象一起删除
3.2.2 、建立与删除索引
建立索引是加快查询速度的有效手段
CREATE [UNIQUE] [CLUSTER]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 ]…);
用<表名>指定要建索引的基本表名字
索引可以建立在该表的一列或多列上,各列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用<次序>指定索引值的排列次序,升序:ASC,降序:DESC。缺省值:ASC
UNIQUE表明此索引的每一个索引值只对应唯一的数据记录
CLUSTER表示要建立的索引是聚簇索引
3.3、数据更新
3.3.1、插入数据
两种插入数据方式: 插入单个元组、插入子查询结果
一、插入单个元组
语句格式:
INSERT INTO <表名> [(<属性列1>[,<属性列2 >…)]
VALUES (<常量1> [,<常量2>] … )
功能
将新元组插入指定表中。
INTO子句:
●属性列的顺序可与表定义中的顺序不一致
●不指定属性列
●指定部分属性列
VALUES子句
● 提供的值必须与INTO子句匹配
值的个数
值的类型
二、插入子查询结果
语句格式
INSERT
INTO <表名> [(<属性列1> [,<属性列2>… )]
子查询;
功能:将子查询结果插入指定表中
DBMS在执行插入语句时会检查所插元组是否破坏表上已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对于有NOT NULL约束的属性列是否提供了非空值
对于有UNIQUE约束的属性列是否提供了非重复值
对于有值域约束的属性列所提供的属性值是否在值域范围内
3.3.2、修改数据
语句格式: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表达式>[,<列名>=<表达式>]…
[WHERE <条件>];
功能:修改指定表中满足WHERE子句条件的元组
三种修改方式:修改某一个元组的值、修改多个元组的值、带子查询的修改语句
一、修改某一个元组的值
[例4]:将学生95001的年龄改为22岁。
UPDATE Student
SET Sage=22
WHERE Sno=‘ 95001 ’;
修改多个元组的值
[例5]:将信息系所有学生的年龄增加1岁。
UPDATE Student
SET Sage= Sage+1
WHERE Sdept=' IS ';
[例6]:将计算机科学系全体学生的成绩置零。
UPDATE SC
SET Grade=0
WHERE 'CS'=
(SELETE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Sno = SC.Sno);
DBMS在执行修改语句时会检查修改操作是否破坏表上已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3.3.3、删除数据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功能
♦删除指定表中满足WHERE子句条件的元组
WHERE子句
♦指定要删除的元组
♦缺省表示要删除表中的所有元组
三种删除方式:删除某一个元组的值、删除多个元组的值、带子查询的删除语句
DBMS在执行删除语句时会检查所删元组是否破坏表上已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3.4、查询
语句格式
SELECT [ALL|DISTINCT] <目标列表达式> [,<目标列表达式>] …
FROM <表名或视图名>[, <表名或视图名> ] …
[ WHERE <条件表达式> ]
[ GROUP BY <列名1> [ HAVING <条件表达式> ] ]
[ ORDER BY <列名2> [ ASC|DESC ] ];
语句格式
SELECT子句:指定要显示的属性列
FROM子句:指定查询对象(基本表或视图)
WHERE子句:指定查询条件
GROUP BY子句:对查询结果按指定列的值分组,该属性列值相等的元组为一个组。通常会在每组中作用聚集函数。
HAVING短语:筛选出只有满足指定条件的组
ORDER BY子句:对查询结果表按指定列值的升序或降序排序
3.4.1 单表查询
查询仅涉及一个表:
一、选择表中的若干列
1、查询指定列
2、查询全部列:
●在SELECT关键字后面列出所有列名
●将<目标列表达式>指定为 *
3、查询经过计算的值
SELECT子句的<目标列表达式>为:
算术表达式、字符串常量、函数、列别名
二、选择表中的若干元组
消除取值重复的行
查询满足条件的元组
1、消除取值重复的行
在SELECT子句中使用DISTINCT短语
WHERE子句常用的查询条件
(1) 比较大小
在WHERE子句的<比较条件>中使用比较运算符
=,>,<,>=,<=,!= 或 <>,!>,!<,
逻辑运算符NOT + 比较运算符
(2) 确定范围
使用谓词 BETWEEN … AND … 、 NOT BETWEEN … AND …
(3) 确定集合
使用谓词:IN <值表>, NOT IN <值表>
(4) 字符串匹配
一般的语法格式:[NOT] LIKE ‘<匹配串>’ [ESCAPE ‘ <换码字符>’]
含义:查指定的属性列值与<匹配串>相匹配的元组。 <匹配串>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字符串,也可以是含有通配符%和—(下横线)。
% 代表任意长度(长度可以为0)的字符串
_ 代表任意单个字符
ESCAPE 短语:当用户要查询的字符串本身就含有 % 或 _ 时,要使用ESCAPE '<换码字符>' 短语对通配符进行转义。
(5) 涉及空值的查询
使用谓词 IS NULL 或 IS NOT NULL
注: “IS NULL” 不能用 “= NULL” 代替
(6) 多重条件查询
用逻辑运算符AND和OR来联结多个查询条件, AND的优先级高于OR, 可以用括号改变优先级
三、对查询结果排序
使用ORDER BY子句
可以按一个或多个属性列排序
升序:ASC;降序:DESC;缺省值为升序
当排序列含空值时:
ASC:排序列为空值的元组最后显示
DESC:排序列为空值的元组最先显示
四、使用聚集函数
五类主要集函数
计数:COUNT([DISTINCT|ALL] <列名>)
计算总和:SUM([DISTINCT|ALL] <列名>)
计算平均值:AVG([DISTINCT|ALL] <列名>)
求最大值:MAX([DISTINCT|ALL] <列名>)
求最小值:MIN([DISTINCT|ALL] <列名>)
DISTINCT短语:在计算时要取消指定列中的重复值
ALL短语:不取消重复值
ALL为缺省值
五、对查询结果分组
GROUP BY子句的作用对象是查询的中间结果表
分组方法:按指定的一列或多列值分组,值相等的为一组
使用GROUP BY子句后,SELECT子句的列名列表中只能出现分组属性和集函数
细化集函数的作用对象
未对查询结果分组,集函数将作用于整个查询结果
对查询结果分组后,集函数将分别作用于每个组
只有满足HAVING短语指定条件的组才输出
HAVING短语与WHERE子句的区别:作用对象不同
WHERE子句作用于基表或视图,从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
HAVING短语作用于组,从中选择满足条件的组。
3.4.2 连接查询
连接查询:同时涉及多个表的查询
连接条件或连接谓词:用来连接两个表的条件
连接字段:连接谓词中的列名称
⏹连接条件中的各连接字段类型必须是可比的,但名字不必是相同的
连接查询
一、等值与非等值连接查询
等值连接、自然连接、非等值连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