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和点号的连用,注意区分逗号与顿号、分号与逗号、引号与点号间的关系;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二、常用的十六种标点符号
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9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三、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1、句末点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⑴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一个较大停顿。
例如:
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陈述句)
②请把门关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
③今天我们必须回去。(有强调意味陈述句)
④下课了。(独词无主句表示陈述语气)
⑵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②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注意点:
A、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句子中;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
①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众。
B、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如:
①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②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用问号。
例如:①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        ②你来一下好吗?
D、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啦,你?
E、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如: ①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②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⑶感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如: 歌唱吧,为迎接澳门回归!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        例如: 祥林嫂,你放着吧!
C、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感叹号。      例如: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D、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感叹号。例如:
①长途!    ②飞机!      ③哎呀!你走错了。
E、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的思想感情,也可用感叹号。
2、句中点号
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⑴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A、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B、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①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②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
③你啊,真不争气。
C、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例如:  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D、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例如:    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E、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例如:    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
F、用在倒装句成分之间。例如:
①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②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       
③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状语后置)
G、用着并列词组之间。例如:
①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②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因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用来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
H、用在关联词之后。例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I、句子中某些特殊的成分,一般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
例如:  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语)
      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
⑵分号(;)
①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例如: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②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例如:
    早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用在因果关系的句中表示两层意思)
使用分号应注意几点:
①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②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⑶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例如:
    (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注意点:
A、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或者等就不必用顿号。
B、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如:
    、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C、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如: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D、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例如: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⑷、冒号(:)
A、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B、用在总括后面的话,表示后面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例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矮板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C、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例如: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D、用在解释说明的话之前。例如:
    ……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E、用在总括语前,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明进了百货公司,我学了一门实用的科学: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注意点:
①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用序次语或引号注明。
例如:
    必须重申党的纪律:㈠个人服从集体;㈡少数服从多数;㈢下级服从上级;㈣全党服从中央。
    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小红上了高中。
②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如:
也可以用单引号引起来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是……”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来着歉意说。
四、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种。
1、引号(“”‘’
⑴、引号的用法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例如: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例如:
    包身工没有不做的自由。        还有让它流芳百世吗?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③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④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
⑵、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例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例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2、破折号(——
⑴、破折号的用法
①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在正门口——好象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例如: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有门路的带工……
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例如: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
④表示语音的延长。例如: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⑤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例如: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⑥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
⑦用在副标题前。例如: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⑧表示分项的列举分承。例如: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总的形势是很好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