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硬盘数据-FinalData教程
个人电脑的数据安全性是非常差的,硬盘作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却又恰恰是个人电脑中最不可靠、最脆弱的零部件,非常容易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的丢失。另外,操作系统的脆弱、病毒、误操作等问题也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但事实上,除了硬盘的硬件损坏所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大部分情况下的数据是可以恢复的,而且如果您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数据恢复策略,则恢复的机率可达到 95% 以上。
本文将为您介绍在问题发生之前需要我们了解的知识,和在问题发生时应该采取的处理措施以及数据恢复软件的操作方法。
基础知识
说到数据恢复,就不能不提到硬盘的数据结构和文件的存储原理,在以往没有专用的数据恢复软件时,手工恢复数据依靠的也就是这些知识。虽然现在我们主要依靠专用软件来恢复数据,但这些知识也是您在恢复硬盘数据时不得不利用的基本知识。而且当您完全掌握了这些知识以后,您就可以准确地判断所丢失的数据是否可以恢复,懂得日常应该如何整理数据,在进行数据恢复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系统启动原理
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硬盘一般被划分为主引导区、操作系统引导区、文件分配表、目录分配表和数据存储区五个部分。
电脑系统启动时,从 BIOS 设置中获取硬盘的信息并装载主引导区的信息,主引导记录将首先检查分区表信息并将控制权交给位于活动分区的操作系统引导记录。
主引导区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上由 Fdisk 等分区程序负责建立,由于电脑系统在启动时将在第一时间装载主引导记录,具有比操作系统优先的控制权,因此该区域是许多病毒都试图侵占的地方,出现错误导致整个硬盘的数据无法访问的机率也较高。
当主引导记录出现错误时,系统就无法准确识别硬盘,启动时也很少给出提示信息。而分区表错误虽然有许多种类型,一般系统都能够准确地指出错误的原因,例如缺少活动分区等等,此类错误可以归类为无法识别硬盘,在下面的恢复操作中将指明应该使用的方式。
在主引导记录之后,获得控制权的是操作系统引导记录,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将通过分区信息记录获得分区的起止位置,了解分区的大小,并按照所属操作系统的文件格式读取文件分配
表和目录分配表,到需要的启动程序,例如 IO.SYS MSDOS.SYS 。不同的操作系统引导记录不同,所需的启动程序也不同,在微软的操作系统上,操作系统引导区在安装系统或者使用truncated zip file怎么解决 SYS Format/S 命令时建立。当操作系统引导区出现错误时,系统只是无法启动,并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数据的存取原理
电脑系统在硬盘上存取数据时将用到文件分配表、目录分配表和数据存储区,电脑系统将硬盘的数据存储区以簇为单位划分并编号使用。当系统读取数据时,首先通过目录分配表获得文件的起始簇位置,并在此开始读取,然后通过文件分配表了解该簇是否有后继簇,有则继续读取,直至一个指明没有后继簇的结束簇,完成文件的读取操作。
在保存文件时,也需要通过文件分配表到哪些簇是可以使用的,将数据存储到第一个可用簇后,如果还有数据没有存储就查第二个可用簇,并且在文件分配表中为第一个簇指明后继簇的位置,重复操作至数据存储完毕后,在目录分配表中记录下文件的名称、属性、初始簇等信息。
需要注意,在使用删除、快速格式化、标准格式化等命令操作硬盘时,数据存储区的内容并没有被清除,这就为数据恢复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文件分配表的重要性,硬盘上将另外留有一份备份,这也是 Scandisk 之类的硬盘检查软件能够修复硬盘数据错误的原因。
通过系统存取数据的原理可以得知,当文件分配表、目录分配表等索引信息损坏时,我们将只能通过直接读取簇内的数据来进行数据恢复。可见,经常检查硬盘错误可以避免在丢失数据时由于需要的信息丢失而无法恢复的问题。也可以得知,为何硬盘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所谓的硬盘碎片(也就是一个文件所使用的簇并不是连续的)。
在需要通过读取簇内容来恢复数据时不难想像,一个没有硬盘碎片的硬盘恢复起来会容易很多。因此,在日常操作中经常整理硬盘不只是一种可以提高硬盘效率的工作,还是一种可以提高数据恢复机率的好习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