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盲图像复原综述
作者:肖宿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07
        摘要:作为目前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图像复原可移除图像中的模糊与噪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使图像复原的研究被人们所了解,该文首先对图像复原做了简单的描述,接着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非盲图像复原算法,包括基于总变分模型的算法、基于Bregman迭代的算法和基于稀疏表示的算法等,最后基于对现有算法的了解与分析,总结了图像复原研究的难点与趋势。
        关键词: 图像复原; 总变分模型; Bregman迭代; 稀疏表示; 优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7-1642-03
        由于噪声、模糊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数字图像的质量通常难以令人满意,无法对其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利用。观测到的退化与理想的原始图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式中,y表示观测图像;A表示模糊算子;x表示原始图像;n表示加性噪声。因此,图像
复原的目的是在模型(1)的框架下,估计最优的原始图像x,这是一种典型的线性逆问题。图像复原已成为图像处理领域乃至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研究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经过逾半个世纪的发展,不断有新的算法和技术涌现。目前,图像复原算法主要分为非盲(non-blind)图像复原算法和图像盲复原算法两大类。当模型(1)中的模糊算子A是已知的,图像复原被称为非盲的图像复原。非盲图像复原算法主要有:基于总变分(TVtotal variation)模型的算法、基于Bregman方法的算法和基于稀疏表示的算法等。
        1 基于TV模型的图像复原算法
        TV模型亦称ROF模型,可表示为:
        L. I. RudinS. OsherE. Fatemi提出[1],其最突出的优点是抑噪的同时可保留图像边缘等重要信息,该模型已成为图像复原、图像去噪[2]和图像修复[3]等领域使用最广泛的先验模型之一。由于TV模型是不可微分的,基于TV模型的算法需重点考虑图像复原的数值解问题。为求解经典的TV/L2问题,Y. L. Wang等人[4]建立了一种半二次化(quadratic minimization)模型,采用二次最小化方法计算该模型以提高图像复原的效率。J. F. Wang等人[5]扩展了Y. L. Wang等人的算法,将其用于彩图像复原问题的处理。A. Beck等人[6]
出了一种基于Nesterov梯度法的TV图像复原算法,该算法具有全局收敛速率。基于变量分离和交替方向法(ADM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M. K. Ng等人[7]TV/L2模型分解为更简单的子问题进行求解,ADM方法的优点是通过有限步迭代即可得到问题的精确解。结合增广拉格朗日法,S. H. Chan等人[8]提出了与M. K. Ng等人类似的算法,该算法主要用于复原视频图像序列。尽管TV模型可保留图像细节,但复原图像的平滑区域产生阶梯效应(staircase effect),因此一些研究提出在TV模型中加入高阶项以克服其缺点。例如,F. Li等人[9]TV滤波器和四阶PDE滤波器结合复原图像,避免了阶梯效应的出现。原始-对偶法(primal-dual method)是一类求解经典TV图像复原比较有效的方法。它最早由T. F. Chan等人提出[10],为了消除模型(2)目标函数的奇异性和不可微性,T. F. Chan等人用新变量替换了其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中的Ñx/|Ñx|,得到如下的模型:
        及其对偶模型,并通过半光滑牛顿法(semismooth Newton method)对模型(4)及其对偶模型进行求解。M. Hintermuller等人的算法具有超线性的收敛速度,相比T. F. Chan等人的算法,该算法对对偶变量没有过多的约束。E. Esser等人[12]修改了原始对偶混合梯度(PDHGprimal-dual hybrid gradient)算法,将TV最小化问题转化为等价的鞍点问题(saddle point problem),并利用不精确Uzawa算法求解该鞍点问题。由最终的实验结果,
E. Esser等人的算法略优于PDHG算法。A. Chambolle等人[13]TV优化问题转化为更通用的鞍点问题,采用了与PDHG类似的算法处理该鞍点问题。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A. Chambolle等人的算法有着不同的收敛速率。
        2 基于Bregman迭代的图像复原算法
        近年来,在图像复原领域,Bregman迭代因其简单、稳定、速度快和效率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regman迭代是一系列以Bregman距离为基础的方法的总称,包括了经典的Bregman方法、线性(linerizedBregman方法和分裂(splitBregman方法等。Bregman迭代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优化问题分解为等价的非约束优化子问题,其中某些子问题的目标函数由Bregman距离定义。该方法最早S. Osher等人[14]引入图像复原领域,用以改进传统方法对TV模型的处理。为提高经典Bregman方法的性能,将该方法中的二次项0.5×||Ax-y||2 2替换为,并加入误差项0.5×μ||x-xk||2 2W. T. Yin等人提出了线性Bregman方法[15],并将其应用于压缩传感问题[16]。为适应模糊矩阵的变化,在对线性Bregman方法修改的基础上,结合稀疏表示技术,J. F. Cai等人[17]提出了一种紧框架域的图像复原算法,该算法可以快速到图像复原问题的稀疏解。为进一步提高经典Bregman方法的性能,T. Goldstein等人
[18]提出了适用更通用的L1正则化问题的分裂Bregman方法。它可看作Bregman方法和算子分裂(operator splitting)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且与Douglas-Rachford分裂方法和向前-向后(forward-backward)分裂方法本质上属于同一种方法[19]J. F. Cai等人[20]将分裂Bregman方法用于基于分析的图像复原问题,分析算子为紧框架小波。相比传统的罚函数法和连续法(continuation method),该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更稳定,参数在迭代过程保持不变。S. Setzer等人[21]为泊松模糊图像复原建立新的能量泛函,它由I-散度(divergence)和TV正则项构成,分裂Bregman方法用以求解该能量泛函。该算法无需内部迭代,相比同类算法更加高效。针对基于有界总变分的图像复原问题,X. W. Liu等人[22]引入扩展的Bregman迭代方法以快速获得最优解。除此之外,X. Q. Zhang等人[23]还提出了一种Bregman化的算法分裂算法,该算法用向前-向后分裂方法求解Bregman迭代子问题,它可应用于非局部(nonlocalTV图像复原和压缩传感等问题。
        3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复原算法
        信号的稀疏表示来自对压缩传感问题的研究,作为目前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其在图像处理领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复原算法亦越来越多。针对图像复
原问题,K. Bredies等人[24]建立了以lp范式为约束项的优化模型,并用迭代硬收缩(hard shrinkage)方法求解该优化模型。A. Beck等人[25]为图像复原问题 minx{Fx = fx + gx} 建立了二次逼近模型,并为计算该模型提供一种快速的迭代收缩-阈值算法,该算法比经典的迭代收缩-阈值算法更快。F. X. Dupe等人[26]将图像复原表示为凸泛函最小化问题,该泛函由数据保真项(data-fidelity term),稀疏促进项(sparsity-promoting term)和附加项组成。一种快速的向前-向后分裂方法被用于最小化泛函,为自适应选择参数,文中还引入了广义交叉检验法(GCVgeneralized cross validation)。基于边界优化的思想,娄帅等人[27]通过类期望最大化获得罚函数优化问题的解。该算法采用了轮廓波(contourlet)分解表示图像,与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相比,运算代价较低,能更好保护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针对单一正则项存在的不足,N. Pustelnik等人[28]提出了包含多正则项的图像复原问题,一种快速的并行邻近算法(parallel proximal algorithm)被用于处理该问题。N. Pustelnik等人的算法可利用各种正则化技术的优点,并克服其相应的缺点。小波基、小波框架、轮廓波等常作为字典用于分解图像,然而它们无法自适应地刻画图像的结构特征,通过学习获得的字典可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W. S. Dong等人[29]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技术学习图像子字典(sub-dictionaries),并自适应地选择子字典组
成字典分解图像。基于非局部自相似约束(non-local self-similarity constraint)和自适应的分段自回归模型(piecewise autoregressive models),I. Daubechies等人[30]构造了图像复原的l1优化问题模型,并提出用迭代收缩算法处理该优化问题。
        4 结论
        图像复原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的技术。随着信号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估计理论、数值分析方法的进步,新的复原算法会不断地涌现。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算法,多通道图像的复原、复原的实时性、退化参数的自适应选择、模糊的辨识、稀疏表示/压缩传感技术、Bregman迭代及其他优化技术等将是其研究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 Rudin L I Osher S Fatemi E. Nonlinear total variation based noise removal algorithms [J]. Physica D Nonlinear Phenomena 1992 601-4): 259-268.
        [2] 蔡,赖剑煌.一种基于超完备字典学习的图像去噪方法[J].电子学报,2009372):347-350.
        [3] 张红英,彭启琮.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综述[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7121):1-10.
        [4] WANG Y L YANG J F YIN W T et al. A new alternating min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otal varia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J]. 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200813):248-272.
        [5] YANG J F ZHANG Y YIN W T. An efficient TVL1 algorithm for deblurring multichannel images corrupted by impulsive noise [J]. SIAM on Journal Scientific Computing200931第一范式正则化不能产生稀疏解4): 2842-2865.
        [6] BECK A TEBOULLE M. Fast gradient-based algorithms for constrained total variation image denoising and deblurring problems [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11): 2419-2434.
        [7] NG M K WEISS P YUAN X M. Solving constrained total-variation imag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problems via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s [J]. SIAM Journal on Scientific Computing2010325):2710-2736.
        [8] CHAN S H KHOSHABEH R GIBSON K B et al. An 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 for total variation video restor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11 2011): 3097-3111.
        [9] LI F SHEN C M FAN J S et al. Image restoration combining a total variational filter and a fourth-order filter[J].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2007 184): 322-33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