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软件人才培训现状调研分析
摘 要: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南京软件人才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在对南京的培训现状进行梳理后,针对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南京人才培训现状存在三种失衡的观点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软件人才 现状 调研
“十一五”期间,南京市软件业务收入保持了40% 的增长,2010 年软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013.3 亿元,占全省44.1%;2011 年上半年软件业务收入达675.45 亿元,同比增长达57.5%,占全省43.7%。在“十二五”末,软件产业规模期望达到4000 亿元,人才规模达到100 万[1]。为此,我们认为理顺软件人才培训的当前状况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软件人才规划、支撑产业发展实有必要。
1、软件人才培训体系及特点
1.1 人才结构的界定
一般的,从技术分工角度软件高端人才是指既懂技术、行业知识,还能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趋势的人才,软件中端人才主要是指从事系统分析、测试设计、项目设计的高级开发和项目分析人员,软件低端人才主要是指从事软件开发、编程工作的基础程序员,大量的软件蓝领实际上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基础。
在我国,由于人才市场化发展的历史短,缺乏合理的具有普适性的评价体系,实际上,不管存在评价体系与否,作为对人才的需求方都很难在短期内准确判断求职者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因此,一般的就是根据其教育水平,即从学历层次来进行分类。
1.2 南京软件人才现状
目前南京拥有教育部认可的53 所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院校),其中研究生培养机构28 家。据统计,截止到2010 年,在校专科、本科生累计70.61 万人,在校研究生累计8.74 万人;由教育部门认可的南京主要中等专业(职业)学校28 所,截止到2010 年,在校生累计约5.61 万人。
南京软件产业发展带来的大规模人才需求为软件人才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巨大契机,
培训机构出来的程序员真的强吗而不断完善的培训体系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支持。在学校中,开设的软件技术方向的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通信、多媒体技术、动漫、数码制作、电脑美术、图形图像处理等,培养了一大批高、中、初级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专业人才。近年来,南京市软件人才培训市场紧跟企业需求,不断更新内容,从学历角度,已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针对不同人才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见表1。
1.3 培训特点
由于软件人才培训市场纷繁杂乱,为具代表性,本节以由市科委、市人事局、市教育局三家共同认定的33 家“南京市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电话咨询,我们认为被认定的“南京市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就不同人才结构的人才培养各有特点。
据公开的数据统计表明,33 家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中高校的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财经大学、广电大学、三江学院等5 家;职业教育的有财经学校、海事学院等15 家;社会办的有新华电脑、协同培训、永创教育、普雷教育、中江学校、万和培训等13 家。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有不同的特。
首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二所软件学院是第一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南京市高层次软件人才的主要培养输送站;南京财经大学、三江学院等已成为高、中端软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2010 年,培训规模超过5000 人次。( 表2)
其中,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在非学历教育拓展了市场,主要围绕工程化软件开发和过程管理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且已经建立CMMI、小组软件成熟度(TSP)和个人软件成熟度(PSP)培训基地。东南大学除了强化理论知识的教育外,特点还在于推行校企合作,引入了爱立信、IBM、微软等近百家知名软件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其次,南京市中高职职业技术学校成为培养中、初级软件人才的重要基地。例如南京财经学校,做精专业,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南京广电集团、网巨等企业合作,借助学校基础设施,将项目引入学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010 年,中高职培训基地的培训规模超过3 万人次。(表3)
再次,南京市社会培训机构发展也较为迅速。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南京协同职业培训中心、南京普雷信息培训学校、南京永创计算机技术培训中心等20 多所规模化的社会培训机
构提供了广泛的软件职业培训,每年度可超过3 万人次的培训规模,为软件人才的技术进阶和就业提供了针对性的服务。(表4)
2、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与“南京市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的从事过企业管理的教授、从事理论研究的老师、从事就业指导的老师等等人员进行了交流,对我市软件人才教育、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1 培训体系存在三种失衡
南京市软件人才的教育培训市场存在着三种失衡,人才培训规模与产业发展需求的规模性失衡、不同层次的人才教育规模与市场对人才层次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和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品质性失衡。
2.1.1 规模性失衡
南京市软件产业规划到2015 年,软件产业从业人员达100 万,据了解,2010 年年底南京
累计软件从业人员达17万,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累计需增加83 万从业人员,年需求人数超过16 万人。
据统计,以2010 年为基数,南京普通高校(含研究生)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年规模平均不足25 万人(见表5),软件相关人才的年需求量占到年招生规模的比例高达64%,这无疑是一个不可能的比例,由此也可推断未来五年内我市软件人才供给总量规模是严重不足,因此仅仅依靠本地培养的人才资源是无法支撑产业需求的。
2.1.2 结构性失衡
对南京而言,根据2004 年-2009 年的软件产业统计数据表明,南京的软件产业中从事软件技术的人员以本科为主,硕士及以上、大专及以下的人员占比较小,呈现明显的“橄榄型”,从业人才的结构比例大致为1:4:2。不考虑人才流失、跨行业就业等因素,从学历层次来看,南京各个层次的软件人才供求市场的结构性失衡见表6。
从表中不难看出,南京市各类高校每年培养的软件相关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同时,据有关统计,经认定的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中,社会培训机构年度培训规模也就近5 万人次,实际人员规模约1 万人。此外,各行各业不断加速信息化进程,都需要大量的软件人才。
这些都显示不同层次的软件相关人才培养的供给量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2.1.3 品质
性失衡当前,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仍不能实现完美对接,存在着品质性失衡。对此,经过与企业、培训教育机构的软件专业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通过整理,我们认为,从企业需求角度分析,教育培训机构所能培养的软件相关专业人还需要继续加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素质培训,见表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