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第七辑
MEDIA CRITICISM
网络直播的身体文化解读
高媛
互联网的诞生从多个方面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MSN、QQ、微博、等社交平台为身在不同地点的现代人提供方便即时的交流机会,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天涯海角缩减至“近在咫尺”,真正促成了“地球村”的形成;淘宝网、唯品会等购物网站使此前的线下逛街生活转移成线上“剁手”行动,开启消费文化时代名为疯狂购买的“潘多拉魔盒”;文学网站发展不仅衍生出穿越、盗墓、玄幻等全新小说题材,更在文学作品发表渠道打破原本纸质媒介一统天下的格局,构造出“人人都可成为写手”的自由空间。而在当下,网络直播平台迅速侵占大众文化娱乐领地,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难以被忽略的网络力量。
当下的网络直播是一种视频直播,主要借助网络平台实时播出动态图像,以使观看者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产生清晰直观的了解。互联网的直播形式经历了从文字、图片、声音到视频的转化发展,未来将有可能实现VR/AR形式直播,彻底打破横亘在电脑屏幕与现实社会的障碍,将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结合在一起,使受众沉浸其中并产生在场体验感。图文直播是网络直播的早期形式。因受制于视频缺失等客观因素影响,这种直播形式以客观精确的文字
52他Bi as豺m四(第七辑)
陈述与来源于现场的真实图片呈现事情的发展过程,门户网站的体育栏目对各项赛事的直播正是代表。早在1986年,美国就曾对NBA比赛进行过网络图文直播,而中国较早的图文直播可追溯至2000年悉尼奥运会,多家门户网站已经对各项比赛进行图文直播。当下的网络体育比赛直播,特别是国外五大足球联赛,仍将图文直播作为主要形式。声音直播更接近电台的实时内容播送,YY语音软件的聊功能曾为早期的音频直播提供重要平台,而各广播电台的网络播送也是音频直播的重要组成内容。
早期的网络聊天室,在融合视频功能后,以“美女+音乐”的形式运作,成为网络娱乐直播的雏形。随着2005年YY.9518网以及2006年六间房等直播平台建立,美女主播进行唱歌、跳舞等才艺表演的直播形式渐趋稳定,形成网络直播的最早形态。2007年AcFun网站成立以及2009年bilibili网站出现,使弹幕形式在网络世界获得发展,可以视为网络直播互动交流的早期形态。2012年新浪秀场的出现开启了秀
场直播时代,同年YY娱乐上线,更将秀场直播推向高潮。随着电子竞技游戏兴起,以游戏比赛内容或对战过程为直播内容并配合主播专业解说的游戏直播迅速崛起,成为网络直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斗鱼、战旗、虎牙等游戏直播平台迅速崛起,英雄联盟、DOTA2等成为网络游戏直播的主力游戏。同年的美拍短视频软件产生,以短则几秒、长至几十分钟的视频形式,将表现某一静态场景或事情的图片动态化,较之普通网络视频,更为短小精悍。2015年龙珠、熊猫、映客、花椒、小咖秀等直播平台崛起,2016年各直播平台移动端上线,打破此前电脑端直播的空间限制,促使全民直播时代形成,也使直播达到“随时随地”的无障碍进行,真正实现短视频的“此时此地化”并促进泛生活直播的流行。所谓“泛生活”直播,即采用“直播+”模式,将直播与现实生活的多个方面结合起来,除了日常生活内容外,旅游、美食、教育、医疗、科技、购物、营销、财经、时尚等也都在直播中得以展现。
网络直播自出现至今,虽产生了多种内容分类,但占据主流地位的是三种直播:游戏直播、娱乐直播以及日常生活直播。游戏直播以电子竞技游戏对战过程或正规比赛为播出内容,配以游戏主播对游戏过程进行解说,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时播出。主播主要由职业游戏选手和技术水平较高的民间游戏玩家
网络直播的身体文化解读53
担任,因为他们可以将自身精湛技巧与专业解说结合起来,满足受众欣赏高水
平比赛以及学习技巧的心理诉求。除此以外,游戏直播界也不乏所谓“美女主播”的存在,以“颜值”吸引游戏观看者。这种直播的重点为游戏画面呈现以及
主播解说,主播与受众的互动行为较少。娱乐直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各个直
播房间的画面并非刀光剑影、捉对厮杀,而是清纯靓丽或帅气潇洒的主播所表
演的个人才艺。除此之外,各主播还不遗余力地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以维系
人气和物质收益。与前两类内容相对集中、专门化的直播类型相比,日常生活
直播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个人技能特长(如日本大胃少女木下佑哗一餐吃下
普通人数顿饭食等)、宠物现实生活(如韩寒的宠物狗马达加斯加及其后代在
熊猫TV进行的马达家族直播)、户外生存体验(如腾讯视频为期一年全程直
播的《我们15个》节目)以及诸多出其不意的现实生活经历,都获得大批粉丝
支持追捧。
网络直播的产生以及发展固然与科技发展以及经济资本运作有着密切联系,但在其火爆表象的深层,社会大众固有的自恋心理状态是不容忽视的关键
因素。导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水仙花的“自恋”特质,被弗洛伊德解读为个体以
自身为爱恋对象,将“力比多”贯注自身。在当下日趋发达的网络空间中,这一
心理特质得到充分诠释:互联网诞生初期的个性网名,诸如“我是女王”“天仙
”等,比比皆是;网络文学从以我为中心的主角光环、金手指属性演化为当
下渐成风气的“玛丽苏”“汤姆苏”倾向,文中扑面而来的人物无所不能气息,无
形中满足了创作者的自我想象。如果说早期网络红人芙蓉、凤等人的
自夸言行还带有的意味,那随后社交网站出现的多样自拍照片、专业
软件催生出的个人短视频录制等一系列现象,已经预示着“展示自我”特别是
自我身体成为大势所趋的社会潮流。网络直播正是在这样的趋势影响下,将
平面化以及静止的“自恋”式身体展示转变为具有在场性的互动身体/身体技
能交流,使主播可以凭借个人身体的某些特质,如容貌、形体、才艺展示、独特
技能等,在一个几乎没有准入基础的平台上,进行夸示性表演。以当下重要的
直播平台一-一映客直播为例,其首页的宣传语“我,不一定网红,不一定会唱,
不一定自律……在映客,我一定是我,上映客,直播我”,恰迎合了展现独特自
我的主播心理诉求,而不同的直播标题都不约而同地带着“你丑你先睡,我美
54縄却僵(第七辑)
我直播”的文字前缀,也是一种肯定并宣扬自我的标语式暗示。基于此,以“身体”这一自我爱恋与自我夸示的代表符号在网络直播中的体现解读,探讨网络直播中深蕴的身体文化,无疑为透视这一流行现象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网络直播中的身体元素、身体技术以及身体经验分析,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容貌、身段等身体元素展示
谈及网络直播,观看受众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娱乐直播中或清纯或妩媚的“美女”主播。而在各直播平台
的娱乐直播页面,依据人气热度不断推送的直播房间图片,也是经过美化后可以展现主播“颜值”的代表照片。在这其中,女性主播呈现出修饰后不同风格的美,而崭露头角的男性主播,则多会凭借“小鲜肉”的外表条件吸引粉丝关注。除此之外,部分女性主播也力图借助“大胆”出位的身体展示以及衣着配饰,从大量同质化的主播中脱颖而出,以获得受众关注。总的来说,不管是淡妆浓抹,还是各装扮,无一不在证明娱乐主播界“颜值决定一切”的深层定律。虽然娱乐主播中也有人凭借出的演艺才能以及独特搞怪的个人风格跻身高人气主播之流,但不容否认的是,容貌以及身段等身体外在元素,在受众观看初期,已经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娱乐主播以及部分靠颜值引人关注的游戏主播而言,身体作为一种展示对象,首先是自我获得他人肯定、吸引他人关注的重要依凭,其次则是换取物质利益的重要工具,是视觉消费时代的特殊商品。在直播间中,主播以容颜、身段、表情以及间或带有情意味的体态动作,搭配以撒娇发喙的话语方式,满足观看受众的窥视欲望以及对异性的身体幻想,从而获得众多点赞(保持人气)、礼物(换取经济收益)以及其他奖励。波德里亚提出“将作为欲望交换符号的情身体与作为幻觉与欲望栖息处的身体区分开来”因为“在身体/冲动、身体/幻觉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欲望的个体结构。而在'情化,的身体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交换的社会功能”①,网络直播间中的身体已经悄然变成后者,以商品交换符号的形式存在着。
①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5页。
网络直播的身体文化解读55
无形之中,身体还为主播提供了引导和控制观看受众的机会,颠覆了网络
直播呈现出的“受众主宰主播”权力关系。在网络直播过程中,受众虽与主播
们平等互动,以夸赞、询问、调侃甚至谩骂刷屏,但他们与主播构成看与被看的
现实关系,本身暗含着主宰与被主宰的权力关系。因为“看”这一行为是发自
观看者的主动意愿,体现其作为主体的一种享受与关注的情感投射,而被看者
是处于被动状态的客体,并不具备选择权利。除此之外,观看受众也不乏财大
气粗者,以“向主播提出要求一满足后赠送巨额礼物”的方式,在虚拟世界中彰
显其财富及身份,颇得传统社会中撒钱捧角的达官贵人真传。但剥除外在形
式迷障,深入探讨“直播一观看”行动的本质,我们不难发现,直播间中的当红
主播对粉丝具有重要影响力,一声“帮上热门”或“求礼物”的“示弱”召唤,会迅
速引发大量观看受众响应,进而使点赞以及礼物图标满屏飞舞。他们才是直
播过程中的真正操控者和主导者。同时,部分主播以其身体作为筹码与交换物,通过名(首页热门)利(大量礼物)双收获取的经济收益,已经远超多数点赞
送礼的粉丝,并令这些关注者望尘莫及。他们在无形中已成为权力关系以及
物质财富的双重主导者。nba今日赛程表直播
在当下的娱乐直播世界中,满屏飞舞的身体景观已经成为常态。受众进
入每个娱乐直播页面后,虽能看到不同的面孔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但几乎每个
主播都在做着同样的几件事情:跟随音乐伴奏唱歌/跳舞、与留言的粉丝或观
看受众聊天、对点赞或送礼的粉丝表示感谢(很多在极快语速下变成言不由衷
的敷衍行为)发嗲、卖萌或是直爽不做作等构成几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无
法让受众辨别出单个主播的个人特。这种同质化的直播内容在凸显身体地
位的同时,也在削减身体元素本身具备的吸引力,极易引发受众的审美疲劳.
本雅明曾经提出“在对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光晕”①,对网络主播而言,大量因模仿而近乎一致的直播内容,让他们那虽与艺
术作品有着本质区别的身体,也变成了一种“网络工厂”中生产出的标准化商品,丧失了原本属于个体身体的独特“光晕”魅力。
①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