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主流的收费模式
APP收费模式不仅仅只有免费和收费两种形式,通过对收费基本要素的组合,它可以分为很多种,以下有关付费模式图解的表现方式,是参考自日本EdutainmentLab的板桥悟先生之著作《热门商品是这么创造出来的》。
基本元素
要了解商业模式,用图解的方式就可以清楚一目了然。而在绘制图解时,我们需要先把商业模式中包含的各种元素先定义出来。其中包含企业、个人、支付金钱、提供产品或服务、时间等。而运用这些基本元素,就可以组合变化出各式各样的商业模式。
接下来,就要向各位介绍各种在App经济中可以发展的商业模式。在以下的图解中,标成绿的企业指的就是App的开发者
模式一:付费应用(单纯出售模式)
图解:使用者支付金钱购买App,开发者因而获利,目前主流付费模式之一
这种应该就是最单纯的模式—开发者制作App,透过AppStore或Market销售给使用者。在这种模式中,重点是让单价×销售量所得的销售额极大化,看起来似乎象是废话,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假如某个App对特定族来说是很有用的,但对于大众来说也许不具吸引力,那么与其定$0.99但是也不会因此多卖几个,是否反而应该把价格定高一些,然后透过正确的宣传方式去让有需要的人得知此信息,虽然销售量有限,但是因为单价够高,整体销售额也许更有利。且因为单价高,之后还有打折促销的空间,进一步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抢便宜。
案例:《愤怒的小鸟》和《Keynote》属于不同的付费APP,一个是游戏,属于快速消费品,一个是工具类应用,属于生产力,两者的定价分别是6元和128元,为什么会如此定价?因为《愤怒的小鸟》属于游戏,是冲动型消费,受众面广,定价为6元(0.99美元)可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Keynote》定位在生产力,用手机、iPad来实现生产的用户本身就少,如果定价为6元反而不利于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如果用《Keynote》真的能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128元对于这批用户而言并不算什么。定价策略在付费模式中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是根据经验,并分析同类产品的定价,可以估算出消费者的WTP的上下限,在居中的范围确定自己app的价格,从而尽量接近真实的P*。不同app、不同地区市场的情况都不一样,你需要足够了解该区域市场和该类型app的情况才能尽量准确地估算P*,并通过销量的波动以及消费者评价等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整价格。如果你不懂这些,个人建议先定价高一点,然后根据反馈信息下调价格,甚至做一些限免活动,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模式二:广告模式
图解:使用者无需付费,广告主支付广告费给开发者,开发者因而获利。
这也是相对单纯的模式,这张图在模式上有所简化,实际运作在广告主与开发者之间应该还有Apple或Google这两大广告代理投放平台才对。而此一模式的获利主要就是靠广告,因此要尽可能冲高App下载量,所以如果可以结合使用者有需要的服务例如信息或情报,一来需求已经存在,二来广告媒合效果也会更明显。
案例:2012年4月,《捕鱼达人》在iOS平台一上线便横扫各大下载排行榜。有数字说明其走红度:曾连续被苹果在AppStore首页推荐六周,总下载量已突破3300万次,活跃用户数量达260万,曾在30多个国家的AppStore中下载排名第一。
目前,《捕鱼达人》在iOS里下载量达1800多万,在Android上有1500多万,7成收入来源于内置广告,剩余部分才是与平台分成。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告收入都是《捕鱼达人》的主要收入渠道。触控科技内部自设了广告系统,其操作模式类似谷歌的“AdWords”,为广告主精准营销。《捕鱼达人》的广告主里,很多是来自传统或移动互联网的游戏开发者,比如摩尔庄园,借助渠道做推广,现在已逐渐有品牌商投放广告,有某知名品牌的豪华汽车投广告。
《捕鱼达人》APP就是典型的广告模式,通过用户点击广告banner的形式获得收入,但广告始终影响用户体验,如果你的APP非不可替代的话,还是尽量少用这种模式获得收入,很容易造成用户流失。
模式三:收入组合模式(「带路鸡」模式)
图解:使用者付费购买开发者所开发之多款App
不付费免费网站这是单纯出售模式的延伸,意思是借由其中一两项特别便宜的产品吸引消费者上门,再顺势同时卖其他的产品给他,就象是现实生活大卖场通常会有所谓的特价商品吸引消费者到卖场消费,同时有机会购买其他的东西提高营业额是相同的道理。而在App的领域,「带路鸡」甚至价格可以是$0(搭配「广告模式」一起运用)
案例:目前不到这种收入形式的APP,不过典型的就是同一家公司的APP之间的交叉推广,通过换量的形式相互导用户,从而实现共赢,也降低了整个公司的获取用户的成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