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关系
“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1237年到1241年拔都西征攻克基辅,建立金帐汗国。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乌克兰与俄罗斯正式合并。1922年,乌克兰加入苏联(西部乌克兰1939年加入)。1990年7月16日,乌议会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24日宣布独立。
俄罗斯乌克兰美国一、历史中的俄罗斯与乌克兰
公元9世纪,乌克兰民族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崛起。基辅罗斯是东欧平原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弗拉基米尔大公及其子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人口达到500余万,疆界空前广阔,成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基辅罗斯与拜占庭、西欧北欧各国、东方阿拉伯各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关系。基辅城也被誉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弗拉基米尔父子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繁荣昌盛,由此奠定了今天俄罗斯、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娶拜占庭帝国的安娜公主为妻,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所以,今天俄罗斯的国徽上带有拜占庭文化的标记——双头鹰。历代沙皇也以拜占庭文化的继承人自居。弗拉基米尔父子之后,基辅罗斯逐渐衰落,被后来沙俄的始祖——莫斯科
公国所灭。所以,从沙俄时代直至苏联时期,乃至在今天的俄罗斯,基辅罗斯一直被奉为俄罗斯历史的发端,基辅城也被称为“俄罗斯诸城之母”。
  约在12—13世纪,“乌克兰”(本意为“边区”)一词开始使用,随后,这一称谓逐步扩大到今天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并以这一称谓为纽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然而,乌克兰当时只是作为一个地理学概念和民族学概念存在,却不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因为不存在乌克兰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土地分别被划入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的版图,乌克兰人成为一个丧失了自己国家的民族。1648年,乌克兰人民在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率领下起义,反对波兰的统治。他致函沙俄政府,希望得到同样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的帮助。在信中,赫梅利尼茨基表示,乌克兰哥萨克愿意接受俄罗斯沙皇的领导。随后,在给沙皇的一系列的信件中,赫梅利尼茨基又多次表示愿意服从沙俄的领导。但沙俄政府反应谨慎,没有迅速给予答复。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乌克兰起义军依靠智谋,两次击败了当时的欧洲军事强国波兰。在文尼察保卫战中,乌克兰哥萨克首领博贡率军在冰河之上迎击波军。交战中,哥萨克佯装溃退,波兰军队在身后紧追不舍,没有注意到冰面上许多地方散扔着脏乱的稻草。波兰军队眼看就要追上哥萨克了,但刚一踏上这些稻草,脚下的冰就破裂了。原来,博贡下令事先砸了许多冰窟窿,当这些冰窟窿上又结了一层薄冰后,在上面盖上稻草,以
作伪装。乌军趁波军陷入混乱时大举反攻,将其打了个落花流水。然而,由于波兰收买了克里米亚汗国,后者在乌克兰背后发起了进攻,腹背受敌的乌克兰起义军被包围,不得不再次向沙俄求援。1650年,沙俄与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谈判破裂,沙俄决心援助乌克兰。1654年3月,乌克兰代表团在莫斯科觐见了俄国沙皇。随后,双方签订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基本条约》,亦称《三月条约》,乌克兰在得到了高度的自治权力之后,与俄罗斯正式结盟。
二、从军事战略观察俄乌关系
乌克兰现在和俄罗斯关系比较紧张,主要是现在的乌克兰政府亲西方的政策令俄罗斯不满,并且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这进一步挤压了俄罗斯的生存空间,所以说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是比较紧张的!但暂时不会冲突,乌克兰目前为止还没有想要退出“独联体”的意思。但是,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可能会对乌克兰动武。因为首先,黑海彻底被西方封锁俄罗斯在黑海最大的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将落入西方之手这将对俄罗斯构成严重的威胁在这里西方可以前出到俄罗斯的腹地,比如高加索地区当年希氏入侵苏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高加索地区的石油,这是俄罗斯无法容忍的。其
次,乌克兰落入西方后,俄罗斯对西方已经没有任何战略缓冲可言,其门户大开,对首都莫斯科构成严重的威胁,更是对俄罗斯民心的一大打击。再次,美国获得乌克兰后对付俄罗斯将更加游刃有余,而俄罗斯今后面对西方将更加被动。又次,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后,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势力将遭到极大的削弱,对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也将构成重大威胁因为高加索地区的石油储量至少占俄罗斯石油总储量一半如果这些石油被西方以极低的代价开采夺走,对俄罗斯今后的石油经济将构成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应为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是应为石油出口带来的丰厚利润所带动的(苏联70年代疯狂的扩张自己的势力也是应为当时的石油价格一路疯涨,在加上国内经济发展平稳所至)如果石油经济遭到威胁甚至引起衰退,那么对于俄罗斯脆弱的经济复苏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对俄罗斯的复兴也是如此。最后,今后俄罗斯肯定会全力以赴阻止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而今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也将重新走向对抗。只不过对抗仅仅限与东欧地区而已。
三、天然气外交中的俄乌关系
俄乌天然气风波的起因也可以说是难点,在于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天然气的价格上,争端发生以来,俄罗斯不断提高价码,现在是按照市场价不给任何优惠,而价格争议在某种程
度上反映了两国关系冷淡的现状,这样一个背景使得争端的解决有着相当的难度,具体到天然气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一个是目前的协议还需要具体落实,各方需要继续协调,这一过程当中可能有困难和变数,第二是俄罗斯、乌克兰和欧盟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相互立场有距离,实际上通过乌克兰输往欧盟天然气问题的发生,是因为双方俄乌双方斗气而起,也就是说如果俄乌之间不达成协议,天然气的问题就难以真正的缓解。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则显示了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在未来国际市场的重要影响。争端的根本起因可以追究到一年前乌克兰爆发的“橙革命”,亲西方的尤先科举民主旗帜夺取了基辅的政权,这对莫斯科来说是极大的“背叛”。由于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者要通过乌克兰境内管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就天然气销售价格和过境费用问题争执不休。因此,此次俄罗斯用中断天然气供应来威胁乌克兰也在意料之中,只是西方媒体都纷纷指责俄罗斯此举“非常不人道,有违诚信”,令普京政府颇为被动。实质上,天气因素、地缘政治等问题,都只是基金用来炒作的理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油价走势,但非油价上涨的真正动因。从国际市场的整体状况来看,近期油价的高涨更多的是对弱势美元的充分诠释。总体来看,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将变得更加复杂,由于石油具有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片面地迷信基本面或者单纯地寻关联指标都容易
进入误区,因此要更加理性地从全局来分析石油市场。
四、近代俄乌关系的冲突与协调
  20世纪后期,俄乌在针锋相对的同时,双方的最高层还是表现出了冷静的一面,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库奇马通了电话以示“降温”。两国领导人达成一致,俄乌两国政府总理星期五将在莫斯科就亚速海和刻赤湾问题举行紧急会谈,商量目前因修建海堤而陷入的困境。俄罗斯总理甚至已经主动建议暂停修建工作,等双方磋商后再做是否继续的决定。然而,这一积极的建议在俄罗斯国家杜马中并没有得到热烈的响应,相反,他们积极鼓动继续修建。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罗戈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说,建堤坝有三大理由:一是根据专家的预测,就算俄罗斯不主动修筑这道海峡堤坝,那么自然因素在7-10年内也会形成类似的自然堤坝;二是乌克兰反对修建堤坝是为了表示它是亚速海唯一的拥有国,而这跟稍早前俄乌达成的协议完全相悖,俄罗斯自然不能接受;三是如果不修筑这道堤坝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刻赤海峡完全向外国军舰敞开,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形成威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