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乌克兰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情况
笔者去年应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市政府、乌克兰农科院的邀请,赴俄罗斯、乌克兰两国对其草地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团一行共同拜会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州畜牧委员会的有关领导、俄罗斯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和有关企业界人士;参加了乌克兰饲料研究所专门为考察组举办的涉及畜牧、草地管理建设、饲草饲料生产方面内容的专题讲座;参观了乌克兰饲料研究所的科研设施情况;参观了位于维尼察市附近的一个民营农场。考察期间,就良种(畜种、草种)引进、饲草饲料加工技术等方面内容达成合作意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俄、乌两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草地面积广阔、草地生产力水平较高、利用合理
俄罗斯、乌克兰两国占有土地资源广阔、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等绝对优势,草地生态保护较好,草地生产力水平较高。俄罗斯圣彼得堡郊区面积8.8万平方公里,其中有7920平方公里的农业用地,草地面积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50%以上;乌克兰维尼察省土地面积260万公顷,其中农业用地面积约200万公顷,纯草地和林间草地面积为80万公顷。
乌克兰禾本科人工草地鲜草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0-60吨,三叶草、苜蓿等豆科牧草的产量为每公顷25-27
吨。从草地管理情况看,虽然人工和天然草地生产力较高,植被较好,但家畜的饲养方式仍然以舍饲为主。圣彼得堡的草地专家介绍说,圣彼得堡的草地基本载畜量控制在每公顷草地养1头牛。草地的沙化、退化情况只在极个别小部分地区存在。主要草地类型为欧亚大陆草地、林间草地。
在乌克兰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马卡连科教授专门为我们讲授了乌克兰草地改良技术的研究成果。他向我们展示了利用有机肥、种子包衣、合理使用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对提高草地生产力和改良草地的有效成果。研究所副所长布加约夫先生和加里卡维教授分别就乌克兰的饲料作物种类和饲料生产技术的研究和认证两个专题为考察组成员进行了讲座。
两国在草地管理建设上采取的基本技术措施综合起来主要是7个方面:1、加强草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2、草地生产机械化;3、对草地实施灌溉、施肥、围栏、补播、更新等;
4、栽培高产饲料作物;
5、利用遗传工程技术,进行优良牧草种子的育种和种子繁殖;
6、加强牧草的调制与加工贮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7、应用3S技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对草地资源进行监测。
(二)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技术先进
乌克兰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所长向我们介绍,早在17世纪,乌克兰南部的兰赫尔松州就建立了命名为阿斯尼亚的国家级禁猎区,区内设有饲养繁殖绵羊和白种猪等动物的实验园。1910年国家正式批准建立了家畜繁殖实验农场。著名的乌克兰白猪和阿斯卡尼亚细毛羊就诞生在此地,并被世界各国引进。
考察组参观了位于维尼察市区30公里左右的赫麦尼克区“祖国”农场,这个农场占地面积2000公顷,主要从事林业、粮食、饲料作物生产加工和养殖业。该农场种植禾本科、豆科牧草800多公顷,饲养奶牛1000头,存栏肉牛500头,猪1500 头。奶牛全部采用全封闭管道机械化挤奶,产奶牛年产奶6000公升以上,平均乳脂率达到3.8%;肉牛平均日增重750-900克。该场致力于优种种牛的培养,从种牛站购进优质种牛进行配种、选育。整个农场的年利润达到220万格里夫纳(约41.5万美元)。农场经理马克维茨基向我们介绍说,我们农场紧紧依托乌克兰农科院的科技力量,引进优良的、高品质的家畜品种,采取集约化、专业化的科学管理方式,使农场获得了显著的效益。在参观中我们发现,该农场十分重视饲
草的生产、加工、贮存,他们采取乌克兰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提供的先进饲草保存技术,使数以千吨的雨季收获的禾本科牧草得以完好保存,为农场的畜牧业生产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俄罗斯、乌克兰的草地畜牧业科技力量十分雄厚,组织系统健全。我们参观的乌克兰农科院曾是前苏联时期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之一。它以体系健全、阵容可观、成果杰出、潜力巨大被认为在15个加盟
共和国的农科院中不仅最大,而且最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在动植物的选育研究方面,乌克兰不仅有历史基础(早在十月革命前就有人工授精试验),而且在各个时期不断有新成果的推出。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分别建立了种猪、种羊、种牛的胚胎移植优育试验基地,把从国外引进的远源杂交、染体工程等新技术成果应用于本地的常规育种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果。繁育出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的家畜品种。这个领域相关技术形成的育种系列成果,在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得到了公认和推广。
(三)配合饲料生产规模和需求量大
以乌克兰为例,该国的配合饲料生产成绩卓著。从参观饲料研究所的实验室中提供的材料看,乌克兰是前苏联时期最重要的复合饲料生产基地,当时在乌克兰境内共有配合饲料生产企业500余家,年生产能力在1000万吨左右。近年来,乌克兰的配合饲料生产量继续不断增加,家禽配合饲料占整个配合饲料市场份额的1半以上。因此,随着近年来乌克兰的家禽饲养方式由国家独立初期的散养方式向大规模圈养方式的转变,使得家禽数量逐年增加,从而加大了对配合饲料的需求,导致对配合饲料领域投资的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随着乌克兰规模较大的饲料生产企业私有化的开展,也使得该国去年猪饲料的生产也出现迅猛增长的势头。椐研究所的材料介绍,乌克兰2004年猪饲料的产量预计达到32%的大幅度增长。
乌克兰直接从国外进口的配合饲料成品较少,主要进口添加剂饲料,其进口数量较为恒定,进口的主要添加剂仍然是禽类饲料用维生素,其进口数量占配合饲料添加剂进口总额的85%。
(四)畜产品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数字,截止2004年3月1日,俄罗斯全境养牛的数量为2520万头,猪的数量为1590万头,同比分别下降6.1%和7.9%。而乌克兰的情况是:1991年-2003年,牛和禽肉生产量减少3800万吨,牛奶产量下降1.8亿吨,蛋产量减少4.8亿只。根据乌克兰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所长彼特里琴科对其畜产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在不断减少,乌克兰只有30%左右的人居住在农村或小城市,加之国家经济转轨、人才外流、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后劲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所致。由于畜产品生产量不足,导致畜产品价格上涨,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倒退了25-30年。
二、俄、乌两国草地畜牧业发展对我省的借鉴作用
俄罗斯乌克兰美国从这次对俄、乌两国草地畜牧业考察的情况看,两国不但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资源丰富,而且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在如下几方面值得我省借鉴:
(一)在草地管理、饲草饲料的生产、加工、储藏方面
可以借鉴两国适合我省的先进的草地管理方式,引进优良的牧草和饲料作物种子、草地改良、饲草的储藏加工技术等。乌克兰的高蛋白和具有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的牧草和饲料作物种类较多,可以考虑引进少量种子进行区域试验,视效果情况进行大面积推广。比如乌克兰饲料研究所选育的维尼察苜蓿、
多年生黑麦草、意大利羊草、红(白)三叶草等。借助俄、乌两国在草地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成熟技术,用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国土绿化、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此外,也可考虑对我省的优良牧草种子向俄、乌两国推销的可能性。
(二)在肉牛、奶牛、猪、羊的饲养方面
俄、乌两国技术成熟,有培育多年的优良品种,还有与两国毗邻、自然条件相近、运输方便、价位低等优势。仅从奶牛一方面讲,俄罗斯、乌克兰奶牛的品质、牛奶质量、机械化生产的总体水平,远高于我省的总体水平。尤其奶牛品种的选育方面,由于历史以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奶牛平均生产力水平较高,奶制品在中欧、西欧和部分美洲国家的市场上具有一定份额。所以,建议考虑从俄、乌两国引进少部分奶牛的胚胎、冷冻精液或种公牛,改善我省奶牛的整体遗传素质。
(三)鉴于俄、乌两国畜产品供需紧张、劳动力缺乏而资源丰富、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较为方便的情况,对我省有一定实力的畜牧生产企业可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两国选择适宜地点投资建立畜牧养殖场。
三、合作意向
俄罗斯圣彼得堡州畜牧委员会、乌克兰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的领导和部分公司企业对与河北省在草地保
护建设、畜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根据考察组的实地考察情况和我省在草地保护建设、畜牧业领域的实际需要,在如下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一)对乌克兰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选育的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种子在适当时机在我省进行引种试验,如果引种试验结果较为理想,可以考虑进行大面积推广。特别是优质牧草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技术,既可收获优质牧草,又可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二)对俄罗斯国家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的奶牛、肉牛、羊的胚胎、冷冻精液有选择性的进行试验性引进。
(三)引进乌克兰饲用玉米营养物质长期保存技术。
(四)通过申报国家外专局的资助项目,邀请乌克兰农科院牧草种子专家对我省草地牧草种子的生产进行短期技术指导。
(五)乌克兰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愿与中方寻求大豆种植合作伙伴,希望能够从中方进口大豆种子在乌克兰扩大种植面积。
(六)受河北省农业企业家协会理事长胡志斌同志的委托,在乌克兰农科院邀请到一位无核葡萄专家,预计明年8月-9月来我省进行无核葡萄的育种和栽培管理方面的技术指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