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CentOs7教程
Linux服务器的安装
VMware下载安装虚拟机,建议360⼀键安装,激活码激活
下载CentOs7镜像安装
VMware的使⽤⽅式:点击屏幕进⼊虚拟机、Ctrl+Alt将聚焦退出虚拟机
SSH远程⼯具的使⽤
第⼀种⽅式:DOS窗⼝输⼊ ssh root@0.0.0.0
第⼆种⽅式:安装Xshell-远程连接⼯具,建议使⽤360安装免费版本;Xftp-⽂件上传⼯具,也建议使⽤360安装免费版本。
windows中的程序叫做服务,linux⾥叫做守护进程
部分命令
sync    #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当中
##linux中没有错误就代表操作成功
shutdown        #关机指令,你可以
shutdown -h 10      #⼗分钟之后关机
shutdown -h now    #⽴马关机
shutdown -h 20:25    #系统会在今天的20:25关机
shutdown -h +10      #⼗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r now    #系统⽴马重启
shutdown -r +10      #系统⼗分钟后重启
reboot              #重启,等同于shutdown -r now
halt        #关闭系统,等同于shutdown -h now和poweroff
⼀切皆⽂件,根⽬录/,所有⽂件都挂载在这个节点下
各⽬录⽤途
/bin:bin是binary的缩写,这个⽬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的命令
/boot:这⾥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的⼀些核⼼⽂件,包括⼀些连接⽂件以及镜像⽂件,不建议动
/dev: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式和访问⽂件的⽅式是相同的
/etc:系统配置⽂件存放的⽬录,不建议在此⽬录下存放可执⾏⽂件,重要的配置⽂件有 /etc/inittab、/etc/fstab、/etc/init.d、/etc/X11、/etc/sysconfig、/etc/xinetd.d修改配置⽂件之前记得备份。
注:/etc/X11 存放与 x windows 有关的设置。
/home:系统默认的⽤户家⽬录,新增⽤户账号时,⽤户的家⽬录都存放在此⽬录下,~表⽰当前⽤户的家⽬录,~edu 表⽰⽤户 edu 的家⽬录。建议单独分区,并设置较⼤的磁盘空间,⽅便⽤户存放数据
/lib: /usr/lib: /usr/local/lib:系统使⽤的函数库的⽬录,程序在执⾏过程中,需要调⽤⼀些额外的参数时需要函数库的协助,⽐较重要的⽬录为 /lib/modules。
/lost+fount:系统异常产⽣错误时,会将⼀些遗失的⽚段放置于此⽬录下,通常这个⽬录会⾃动出现在装置⽬录下。如加载硬盘于 /disk 中,此⽬录下就会⾃动产⽣⽬录 /disk/lost+found
/mnt: /media:光盘默认挂载点,通常光盘挂载于 /mnt/cdrom 下,也不⼀定,可以选择任意位置进⾏挂载。
/opt: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录。如:FC4使⽤的Fedora 社开发软件,如果想要⾃⾏安装新的 KDE 桌⾯软件,可以将该软件安装在该⽬录下。以前的 Linux 系统中,习惯放置在 /usr/local ⽬录下
/proc:此⽬录的数据都在内存中,如系统核⼼,外部设备,⽹络状态,由于数据都存放于内存中,所以不占⽤磁盘空间,⽐较重要的⽬录有 /proc/cpuinfo、/proc/interrupts、/proc/dma、/proc/ioports、/proc/net/* 等。
/root:系统管理员root的家⽬录,系统第⼀个启动的分区为 /,所以最好将 /root和 /放置在⼀个分区下。
/sbin: /usr/sbin: /usr/local/sbin:放置系统管理员使⽤的可执⾏命令,如fdisk、shutdown、mount 等。与 /bin 不同的是,这⼏个⽬录是给系统管理员 root使⽤的命令,⼀般⽤户只能"查看"⽽不能设置和使⽤。
/tmp:⼀般⽤户或正在执⾏的程序临时存放⽂件的⽬录,任何⼈都可以访问,重要数据不可放置在此⽬录下
/srv:服务启动之后需要访问的数据⽬录,如 www 服务需要访问的⽹页数据存放在 /srv/www 内。
/usr:应⽤程序存放⽬录,/usr/bin 存放应⽤程序,/usr/share 存放共享数据,/usr/lib 存放不能直接运⾏的,却是许多程序运⾏所必需的⼀些函数库⽂件。/usr/local: 存放软件升级包。/usr/share/doc: 系统说明⽂件存放⽬录。/usr/share/man: 程序说明/var:放置系统执⾏过程中经常变化的⽂件,如随时更改的⽇志⽂件 /var/log,/var/log/message:所有的登录⽂件存放⽬录,/var/spool/mail:邮件存放的⽬录,/var/run:程序或服务启动后,其PID存放在该⽬录下。建议单独分区,设置较⼤的磁盘空/usr/bin:系统⽤户使⽤的应⽤程序
/usr/bin:超级⽤户使⽤的⽐较告急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super
/usr/src:内核源代码默认放置的⽬录
/run:是⼀个临时⽂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录下的⽂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
/www:存放服务器⽹站相关的资源,环境,⽹站的项⽬
常⽤的基本命令
绝对路径:路径的全称,都是以/开头的,
相对路径:相对某个⽂件的路径名称,对于某个xx.xx⽂件,对应我们的相对路径就是/xx.xx,对于当层⽬录如何去寻,../
ls: 列出⽬录
-a参数:all,查看全部的⽂件,包括隐藏⽂件
-l参数:列出所有的⽂件,包含⽂件的属性和权限,,没有隐藏⽂件的权限
cd:切换⽬录命令
/:当前⽬录
cd ..:返回上⼀级⽬录
cd ~:切换到当前⽤户的⽬录
pwd:显⽰当前⽤户所在的⽬录,-P :显⽰出确实的路径,⽽⾮使⽤连接(link) 路径。
mkdir:创建⼀个新的⽬录
mkdir -m :配置⽂件的权限喔!直接配置,不需要看默认权限 (umask) 的脸⾊~
mkdir -p :帮助你直接将所需要的⽬录(包含上⼀级⽬录)递归创建起来!
rmdir:删除⼀个空的⽬录,如果有⽂件需要先删除⽂件,-p :连同上⼀级『空的』⽬录也⼀起删除
cp: 复制⽂件或⽬录
cp 需要复制的⽂件名复制到的⽬标⽂件夹
cp -a:相当於 -pdr 的意思,⾄於 pdr 请参考下列说明;(常⽤)
cp -p:连同⽂件的属性⼀起复制过去,⽽⾮使⽤默认属性(备份常⽤);
cp -d:若来源档为连结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连结档属性⽽⾮⽂件本⾝;
cp -r:递归持续复制,⽤於⽬录的复制⾏为;(常⽤)
cp -f: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标⽂件已经存在且⽆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次;
cp -i:若⽬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常⽤)
cp -l:进⾏硬式连结(hard link)的连结档创建,⽽⾮复制⽂件本⾝。
cp -s:复制成为符号连结档 (symbolic link),亦即『捷径』⽂件;
cp -u:若 destination ⽐ source 旧才升级 destination !
rm: 移除⽂件或⽬录
rm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强制删除
rm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者是否动作
rm -r :递归删除啊!最常⽤在⽬录的删除了!这是⾮常危险的选项
rm -rf /:系统中所有的⽂件都被删除了,删库跑路
mv: 移动⽂件与⽬录,或修改⽂件与⽬录的名称
mv ⽂件名1 ⽂件名2:将⽂件1重命名为2
mv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直接覆盖;
mv -i :若⽬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mv -u :若⽬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件属性
在Linux中我们可以使⽤ll或者ls –l命令来显⽰⼀个⽂件的属性以及⽂件所属的⽤户和组
当为[ d ]则是⽬录
当为[ - ]则是⽂件;
若是[ l ]则表⽰为链接⽂档 ( link file );
若是[ b ]则表⽰为装置⽂件⾥⾯的可供储存的接⼝设备 ( 可随机存取装置 );
若是[ c ]则表⽰为装置⽂件⾥⾯的串⾏端⼝设备,例如键盘、⿏标 ( ⼀次性读取装置 )。
字符以三个为⼀组,且均为『rwx』的三个参数的组合。
其中,[ r ]代表可读(read)、[ w ]代表可写(write)、[ x ]代表可执⾏(execute)。
第1、4、7位表⽰读权限,如果⽤"r"字符表⽰,则有读权限,如果⽤"-"字符表⽰,则没有读权限;linux教程第五版pdf下载
第2、5、8位表⽰写权限,如果⽤"w"字符表⽰,则有写权限,如果⽤"-"字符表⽰没有写权限;
第3、6、9位表⽰可执⾏权限,如果⽤"x"字符表⽰,则有执⾏权限,如果⽤"-"字符表⽰,则没有执⾏权限。
chgrp:更改⽂件属组
chgrp [-R] 属组名⽂件名
chown:更改⽂件属主,也可以同时更改⽂件属组
chown [–R] 属主名⽂件名
chown [-R] 属主名:属组名⽂件名
chmod:更改⽂件9个属性
chmod [-R] xyz ⽂件或⽬录例如:chmod 770 filename
Linux⽂件属性有两种设置⽅法,⼀种是数字,⼀种是符号。
Linux⽂件的基本权限就有九个,分别是owner/group/others三种⾝份各有⾃⼰的read/write/execute权限。
先复习⼀下刚刚上⾯提到的数据:⽂件的权限字符为:『-rwxrwxrwx』,这九个权限是三个三个⼀组的!其中,我们可以使⽤数字来代表各个权限,各权限的分数对照表如下:
r:4    w:2        x:1
每种⾝份(owner/group/others)各⾃的三个权限(r/w/x)分数是需要累加的,例如当权限为:[-rwxrwx---] 分数则是:
owner = rwx = 4+2+1 = 7
group = rwx = 4+2+1 = 7
others= --- = 0+0+0 = 0
⽂件内容查看
Linux系统中使⽤以下命令来查看⽂件的内容:
cat 由第⼀⾏开始显⽰⽂件内容,⽤来读⽂章或者配置⽂件信息
-A :相当於 -vET 的整合选项,可列出⼀些特殊字符⽽不是空⽩⽽已;
-b :列出⾏号,仅针对⾮空⽩⾏做⾏号显⽰,空⽩⾏不标⾏号!
-E :将结尾的断⾏字节 $ 显⽰出来;
-n :列印出⾏号,连同空⽩⾏也会有⾏号,与 -b 的选项不同;
-T :将 [tab] 按键以 ^I 显⽰出来;
-v :列出⼀些看不出来的特殊字符
tac 从最后⼀⾏开始显⽰,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
nl 显⽰的时候,顺道输出⾏号!
-b :指定⾏号指定的⽅式,主要有两种:-b a :表⽰不论是否为空⾏,也同样列出⾏号(类似 cat -n);-b t :如果有空⾏,空的那⼀⾏不要列出⾏号(默认值);
-n :列出⾏号表⽰的⽅法,主要有三种:-n ln :⾏号在荧幕的最左⽅显⽰;-n rn :⾏号在⾃⼰栏位的最右⽅显⽰,且不加 0 ;-n rz :⾏号在⾃⼰栏位的最右⽅显⽰,且加 0 ;-w :⾏号栏位的占⽤的位数。
more ⼀页⼀页的显⽰⽂件内容,使⽤空格键翻页,enter代表向下看⼀⾏
空⽩键 (space):代表向下翻⼀页;
Enter :代表向下翻『⼀⾏』;
/字串:代表在这个显⽰的内容当中,向下搜寻『字串』这个关键字;
:f :⽴刻显⽰出档名以及⽬前显⽰的⾏数;
q :代表⽴刻离开 more ,不再显⽰该⽂件内容。
b 或 [ctrl]-b :代表往回翻页,不过这动作只对⽂件有⽤,对管线⽆⽤。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空格翻页,键盘的pagedown和pageoff键可以上下翻页。退出q命令。
/
后⾯输⼊关键字可以搜索(向下查询)?后⾯输⼊关键字可以搜索(向上查询)辅助使⽤n表⽰继续查下⼀个N表⽰上⼀个
空⽩键:向下翻动⼀页;
[pagedown]:向下翻动⼀页;
[pageup] :向上翻动⼀页;
/字串:向下搜寻『字串』的功能;
字串:向上搜寻『字串』的功能;
n :重复前⼀个搜寻 (与 / 或 ? 有关!)
N :反向的重复前⼀个搜寻 (与 / 或 ? 有关!)
q :离开 less 这个程序
head 只看头⼏⾏,通过-n参数来查看前多少⾏。默认的情况中,显⽰前⾯ 10 ⾏!
tail 只看尾巴⼏⾏,通过-n参数来查看倒着看多少⾏
你可以使⽤ man [命令]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档,如:man cp。
⽹络配置⽬录: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常看⽹络配置信息:ifconfig
硬链接和软链接
硬链接和软链接
硬连接指通过索引节点来进⾏连接。在 Linux 的⽂件系统中,保存在磁盘分区中的⽂件不管是什么类型都给它分配⼀个编号,称为索引节点号(Inode Index)。在 Linux 中,多个⽂件名指向同⼀索引节点是存在的。⽐如:A 是 B 的硬链接(A 和 B 都是⽂件名),则 A 的⽬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与 B 的⽬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相同,即⼀个 inode 节点对应两个不同的⽂件名,两个⽂件名指向同⼀个⽂件,A 和 B 对⽂件系统来说是完全平等的。删除其中任何⼀个都不会影响另外⼀个的访问。
硬连接的作⽤是允许⼀个⽂件拥有多个有效路径名,这样⽤户就可以建⽴硬连接到重要⽂件,以防⽌“误删”的功能。其原因如上所述,因为对应该⽬录的索引节点有⼀个以上的连接。只删除⼀个连接并不影响索引节点本⾝和其它的连接,只有当最后⼀个连接被删除后,⽂件的数据块及⽬录的连接才会被释放。也就是说,⽂件真正删除的条件是与之相关的所有硬连接⽂件均被删除。
另外⼀种连接称之为符号连接(Symbolic Link),也叫软连接。软链接⽂件有类似于 Windows 的快捷⽅式。它实际上是⼀个特殊的⽂件。在符号连接中,⽂件实际上是⼀个⽂本⽂件,其中包含的有另⼀⽂件的位置信息。⽐如:A 是 B 的软链接(A 和 B 都是⽂件名),A 的⽬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与 B 的⽬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不相同,A 和 B 指向的是两个不同的 inode,继⽽指向两块不同的数据块。但是 A 的数据块中存放的只是 B 的路径名(可以根据这个到 B 的⽬录项)。A 和 B 之间是“主从”关系,如果 B 被删除了,A 仍然存在(因为两个是不同的⽂件),但指向的是⼀个⽆效的链接。
创建链接使⽤ln命令
创建硬链接:ln f1 f2
创建软链接:ln -s f1 f3
touch命令创建⽂件
echo输⼊字符串
echo "i love you"  >>f1
Vim编辑器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命令模式:
⽤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了命令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输⼊字符。⽐如我们此时按下i,并不会输⼊⼀个字符,i被当作了⼀个命令。
以下是常⽤的⼏个命令:
i 切换到输⼊模式,以输⼊字符。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输⼊命令。
若想要编辑⽂本:启动Vim,进⼊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换到输⼊模式。
命令模式只有⼀些最基本的命令,因此仍要依靠底线命令模式输⼊更多命令。
输⼊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了输⼊模式。
在输⼊模式中,可以使⽤以下按键: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字符
ENTER,回车键,换⾏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个字符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个字符
⽅向键,在⽂本中移动光标
HOME/END,移动光标到⾏⾸/⾏尾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ESC,退出输⼊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冒号)就进⼊了底线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可⽤的命令⾮常多。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q 退出程序
w 保存⽂件
按ESC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
⽤户管理
查看 /etc/passwd ⽂件,查询系统有哪些⽤户
添加账号
useradd 选项⽤户名
-c comment 指定⼀段注释性描述。
-d ⽬录指定⽤户主⽬录,如果此⽬录不存在,则同时使⽤-m选项,可以创建主⽬录。
-g ⽤户组指定⽤户所属的⽤户组。
-G ⽤户组,⽤户组指定⽤户所属的附加组。
-m 使⽤者⽬录如不存在则⾃动建⽴。
-s Shell⽂件指定⽤户的登录Shell。
-u ⽤户号指定⽤户的⽤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其他⽤户的标识号。
切换⽤户
1.切换⽤户的命令为:su username 【username是你的⽤户名哦】
2.从普通⽤户切换到root⽤户,还可以使⽤命令:sudo su
3.在终端输⼊exit或logout或使⽤快捷⽅式ctrl+d,可以退回到原来⽤户,其实ctrl+d也是执⾏的exit命令
4.在切换⽤户时,如果想在切换⽤户之后使⽤新⽤户的⼯作环境,可以在su和username之间加-,例如:【su - root】
$表⽰普通⽤户
#表⽰超级⽤户,也就是root⽤户
删除账号
userdel 选项⽤户名
常⽤的选项是 -r,它的作⽤是把⽤户的主⽬录⼀起删除。
修改账号
usermod 选项⽤户名
常⽤的选项包括-c, -d, -m, -g, -G, -s, -u以及-o等,这些选项的意义与useradd命令中的选项⼀样,可以为⽤户指定新的资源值。
⽤户⼝令管理
passwd 选项⽤户名
-l 锁定⼝令,即禁⽤账号。
-u ⼝令解锁。
-d 使账号⽆⼝令。
-f 强迫⽤户下次登录时修改⼝令。
如果默认⽤户名,则修改当前⽤户的⼝令。
⽤户组管理
增加新的⽤户组
groupadd 选项⽤户组
-g GID 指定新⽤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
o ⼀般与-g选项同时使⽤,表⽰新⽤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户组的GID相同。
删除⽤户组
groupdel ⽤户组
修改⽤户组属性
groupmod 选项⽤户组
-g GID 为⽤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o 与-g选项同时使⽤,⽤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户组的GID相同。
-n新⽤户组将⽤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切换组
这条命令将当前⽤户切换到root⽤户组,前提条件是root⽤户组确实是该⽤户的主组或附加组
$ newgrp root
读取⽤户及⽤户组参数配置⽂件
cat /etc/passwd
结果:⽤户名:⼝令:⽤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录:登录Shell
/etc/shadow
/etc/shadow中的记录⾏与/etc/passwd中的⼀⼀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动产⽣
"登录名"是与/etc/passwd⽂件中的登录名相⼀致的⽤户账号
"⼝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户⼝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户没有⼝令,登录时不需要⼝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 { ./0-9A-Za-z }中的字符,则对应的⽤户不能登录。
"最后⼀次修改时间"表⽰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户最后⼀次修改⼝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样。例如在SCO Linux 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1⽇。"最⼩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令之间所需的最⼩天数。
"最⼤时间间隔"指的是⼝令保持有效的最⼤天数。
"警告时间"字段表⽰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户到⽤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不活动时间"表⽰的是⽤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天数。
"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来登录了。
/etc/group
组名:⼝令:组标识号:组内⽤户列表
磁盘管理
df :列出⽂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量
df [-ahikHTm] [⽬录或⽂件名]
-a :列出所有的⽂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 等⽂件系统;
-k :以 KBytes 的容量显⽰各⽂件系统;
-m :以 MBytes 的容量显⽰各⽂件系统;
-h :以⼈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显⽰;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进位⽅式;
-T :显⽰⽂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称 (例如 ext3) 也列出;-i :不⽤硬盘容量,⽽以 inode 的数量来显⽰
du:检查磁盘空间使⽤量
du [-ahskm] ⽂件或⽬录名称
-a :列出所有的⽂件与⽬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录底下的⽂件量⽽已。
-h :以⼈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
-s :列出总量⽽已,⽽不列出每个各别的⽬录占⽤容量;
-S :不包括⼦⽬录下的总计,与 -s 有点差别。
-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显⽰;
-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显⽰;
磁盘挂载与卸除
磁盘挂载语法:
mount [-t ⽂件系统] [-L Label名] [-o 额外选项] [-n] 装置⽂件名挂载点
mount -t cifs -o username=fenxi,password=Fenxi_0803 /mnt/gx/win113
磁盘卸载命令 umount 语法:
umount [-fn] 装置⽂件名或挂载点
进程管理
ps 查看当前系统中正在执⾏的各种进程信息
ps -xx:
-a 显⽰当前终端运⾏的所有进程信息
-u 以⽤户的信息显⽰进程
-
x 显⽰后台运⾏进程的参数
ps -aux| 查看所有的进程
| 在linux这个叫做管通符
grep 查⽂件中符合条件的字符串
ps -aux|grep mysql
ps -ef 可以查看⽗进程的信息
ps -ef|grep mysql
pstree -xx 进程树
-p 显⽰⽗id
-u 显⽰⽤户组
kill -9 进程id 结束进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