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资料(5篇范文)
第一篇: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资料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大纲
第一章
1、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
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与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6、如何区分ID1和ID2?
区分基点: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ID1:第一代ID模式的标志是在学习理论方面是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即刺激——反应)作为理论基础。
ID2:第二代ID2模式标志是以认知学习理论(特别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第二章
1、教学目标的定义;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3、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鲁姆将教学活动索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散打领域。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感知
准备、创新、机械动作、适应、有指导的反应
(3)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4、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6、编写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并能在具体例子中区分A、B、C、D;
(1)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2)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3)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4)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第三章
1、学习需要的定义;
定义: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2、分析学习需要的方法;
(1)内部参照分析法
(2)外部参照分析法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网络前端需要学什么(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心理主要依靠视觉、听觉等器官来感知外部世界。
(2)前运演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客体永久性,能够运 1
用思维方式来接触外部世界,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动作,智慧技能的学习。如模仿、动作
重复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认识方面已逐步由简单到复杂,能够对较为复杂的行为进行学习和运用。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这一阶段的人已经具备自我意识及相应的价值观、人生观、态度观,能够独立思考并完成相应的动作、技能。
4、认知结构的定义;
所谓的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能够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7、学习动机的定义;
定义:所谓的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8、Keller的ARCS模型;
(1)A即注意力(Attention):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2)R即关联性(Relevance):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近。
(3)C即自信心(Confidence):教学中应提供学生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
(4)S即满足感(satisfaction):每节课都应让学生学有所得,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满足。
10、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1)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者更容易个性张扬
(2)学习者在网络中更容易结成团体,但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却在削弱
(3)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扮演意识强烈
(4)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认知策略发生了变化
(5)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在网络中的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完善
(6)学习目标多样化
(7)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多样化
第四章
1、教学策略的定义;
教学策略:是指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主要内容(先行组织者的定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主要阶段)
(1)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材料,它要比原有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含水平,并且能清晰的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阶段1:呈现先行组织者
a.阐明本课的目的。
b.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确认在阐明的属性;给出例子;提供上下文。c.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
阶段2: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
a.使知识的结构显而易见。
b.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
c.保持注意。
d.显示材料。
e.演讲、讨论、放电影、做实验、和阅读有关的材料。
阶段3: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
a.使用整合协调的原则。
b.极的接受学习。
c.示新、旧概念(或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
3、支架式教学策略的主要内容(理论来源、最近发展区的定义、主要步骤)
(1)理论来源:这种教学策略是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
(2)最近发展区的定义: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3)主要步骤:
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谈论。
⑤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7、CSCL的主要形式;
(1)实时同地CSCL,(2)非实时同地CSCL,(3)实时远距CSCL,(5)非实时远距CSCL,第五章
1、学习环境的定义;
(1)学习环境是一种场所
(2)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维持的情况和条件
(3)学习环境是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4)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2、教学媒体的特性;
(1)表现力(2)重现力(3)接触面(4)参与性(5)受控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