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为了进步测试的效率,应该( D ) 。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进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2. 与设计测试数据无关的文档是( D ) 。
  A、需求说明书 B、设计说明书 C、源程序 D、项目开发设计
  3. 结构设计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系统设计方法,是以( B ) 为基础、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过程。
  A、数据流 B、数据流图 C、数据库 D、数据结构
  4. 概要设计的结果是提供一份(A ) 。
  A、模块说明书 B、框图 C、程序 D、数据结构
  5. 需求分析是由分析员经了解用户的要求,认真细致地调研、分析,终极应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写出( B ) 。
  A、模块说明书 B、软件规格说明书
  C、项目开发计划 D、合同文档
  6. 注释是进步程序可读性的有效手段,好的程序注释占到程序总量的( D ) 。
  A、1/6 B、1/5 C、1/4 D、1/3
  7. 变换型和事务型是程序结构的标准形式。从某处获得数据,再对这些数据作处理,然后将结果送出是属于( A ) 。
  A、变换型 B、事务型
  8. 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图是一种(B ) 工具。
  A、系统描述 B、具体设计 C、测试 D、编程辅助
  9. 排错一般是在测试发现错误后进行,其中到错误位置占排错总工作量 ( A )。
  A、95% B、5% C、50% D、20%
  10. 分层数据流图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描绘了系统的( A ) 。
  A、总貌 B、细节 C、抽象 D、软件的作者
  11. 数据流图中,当数据流向或流自文件时,( B ) 。
  A、数据流要命名,文件不必命名
  B、数据流不必命名,有文件名就足够了
  C、数据流和文件均要命名,由于流出和流进数据流是不同的
  D、数据流和文件均不要命名,通过加工可自然反映出
  12. 分析员是( B ) 。
  A、用户中系统的直接使用者 B、用户和软件职员的中间人
  C、软件的编程职员 D、用户和软件职员的领导
  13. 在软件开发中,有利于发挥集体聪明的一种做法是( A ) 。
  A、设计评审 B、模块化 C、主程序员制 D、进度控制
  14. 在开发软件时,( A )可用来进步程序员的工作效率。
  A、程序开发环境 B、操纵系统的作业治理功能
  C、编译程序的优化功能 D、并行运算的大型计算机
  15. 软件测试中设计测试实例(test case)主要由输进数据和( C ) 两部分组成。
  A、测试规则 B、测试计划 C、预期输出结果 D、以往测试记录分析
  16.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夸大程序的( C ) 。
  A、效率 B、速度 C、可读性 D、大小
  17. 开发软件所需高本钱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作( B) 。
  A、软件投机 B、软件危机 C、软件工程 D、软件产生
  18. 成功的测试是指( B ) 。
  A、运行测试实例后未发现错误项 B、发现程序的错误
  C、证实程序正确 D、改正程序的错误
  (E,I,B,G,H)19. 数据流图的3种成分为 ① 、 ② 和 ③ , ② 是数据流中 ① 的变换, ③ 用来存储信息, ④ 对 ① 、 ② 、 ③ 进行具体说明,用 ⑤ 对 ③ 进行具体描述。
  ①②③④A、消息 B、文书 C、父母 D、数据流 E、加工流F、文件 G、数据字典 H、结构化语言 I、加工 J、测试
  (B,E,F)20. 文档是软件开发职员、软件治理职员、维护职员、用户以及计算机之间的 ① ,软件开发职员在各个阶段以文档作为前段工作成果的 ② 和后段工作的 ③ 。
  A、接口 B、桥梁 C、科学 D、继续E、体现 F、基础
流程图转换为ns图  (B,D)21. 单独测试一个模块时,有时需要一个 ① 程序 ① 被测试的模块。有时还要有一个或几个 ② 模块模拟由被测试模块调用的模块。
  ①A、理解 B、驱动 C、治理 D、传递
  ②A、子(Sub) B、仿真(Initation)C、栈(Stack) D、桩(Stub)
  (F,E)22. 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提出以前,在程序设计中曾夸大程序的 ① 。现在,与程序的 ① 相比,人们更重视程序的 ② 。
  ①②A、安全性 B、专用性 C、一致性 D、公道性E、可理解性 F、效率
  (B,B,C,D)23. 软件测试中,白箱方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 ① 来设计测试实例的方法,除了测试程序外,还适用于对 ② 阶段的软件文档进行测试。黑箱方法是根据程序的 ③ 来设计
测试实例的方法,除了测试程序外,它也适用于 ④ 阶段的软件文档进行测试。
  ①③A、应用范围 B、内部逻辑 C、功能 D、输进数据
  ②④A、编码 B、软件具体设计 C、软件概要设计 D、需求分析
  (E,B,B,B,C)24. (1)在软件生命期中, ① 阶段所需工作量最大,约占70%;
  (2)结构化分析方法产生的系统说明书由一套 ② 、一本数据字典和一组小说明及补充材料组成;
  (3)软件的 ③ 一般由两次故障均匀间隔时间和故障均匀恢复时间来度;
  (4)采用 ④ 且编写程序,可进步程序的可移植性:
  (5)仅依据规格说明书描述的程序功能来设计测试实例的方法称为 ⑤ 。
  ①A、分析 B、设计 C、编码 D、测试 E、维护
  ②A、因果图 B、分层数据流图 C、PAD图 D、程序流程图
  ③A、可维护性 B、可靠性 C、效率 D、互理解性
  ④A、机器语言 B、宏指令 C、汇编语言 D、高级语言
  ⑤A、白箱法 B、静态分析法 C、黑箱法 D、人工分析法
  (A,B)25. ① 是以发现错误为目的的,而 ② 是以定位、分析和改正错误为目的的。
  A、测试 B、排序 C、维护 D、开发
  (F,D,C,E,B,A)26. 请按顺序写出软件生命期的几个阶段 、 、 、 、 、 。
  A、维护 B、测试 C、具体设计 D、概要设计E、编码 F、需求分析
  (B.D,E,H,E,D,A)27. 软件发展过程中,第一阶段(50年代)称为“程序设计的原始时期”,这时既没有 ① 也没有 ② ,程序员只能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第二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末)称为“基本软件期”,出现了 ① 并逐渐普及,随之 ② 编译技术也有较大发展。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中)称为“程序设计方法的时代”。此时期,与硬件用度下降相反,软件开发费急剧上升。人们提出了 ③ 和 ④ 等程序设计方法,想法降低软件开发的用
度。第四阶段(70年代中至今)称为“软件工程时期”,软件开发技术不再仅仅是程序设计技术,而是同软件开发的各阶段( ⑤ 、 ⑥ 、编码、测试、 ⑦ )及整体和治理有关。
  ①②③④A、汇编语言 B、操纵系统C、虚拟存储器概念 D、高级语言E、结构化程序设计 F、数据库概念G、固件 H、模块化程序设计
  ⑤⑥⑦ A、使用和维护 B、兼容性的确认C、完整性的确定 D、设计E、需求定义 F、图像处理
  (C.B)28. 软件危机出现于 ① ,为了解决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用 ② 的原理来设计软件,这就是软件工程诞生的基础。
  ①A、50年代末 B、60年代初 C、60年代末 D、70年代初
  ②A、运筹学 B、工程学 C、软件学 D、数字
  (D,A,C,J,I)29. 结构化分析方法(SA)、结构化设计方法(SD)和Jackson方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人们使用SA方法时可以得到 ① ,该方法采用的基本手段是 ② ;使用SD方法可以得到 ③ ,并可以实现 ④ ;而使用Jackson方法可以实现 ⑤ 。
  ①②③④⑤A、程序流程图 B、具体的语言程序C、模块结构图和模块的功能说明书D、分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E、分解与抽象 F、分解与综合G、回纳与推导 H、摸索与回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