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理解linux下write()和read()函数
1、write()
函数定义:ssize_t write (int fd, const void * buf, size_t count);
函数说明:write()会把参数buf所指的内存写⼊count个字节到参数fd所指的⽂件内。
返回值:如果顺利write()会返回实际写⼊的字节数(len)。当有错误发⽣时则返回-1,错误代码存⼊errno中。
附加说明:
(1)write()函数返回值⼀般⽆0,只有当如下情况发⽣时才会返回0:write(fp, p1+len, (strlen(p1)-len))中第三参数为0,此时write()什么也不做,只返回0。man⼿册给出的write()返回值的说明如下:
(2)write()函数从buf写数据到fd中时,若buf中数据⽆法⼀次性读完,那么第⼆次读buf中数据时,其读位置指针(也就是第⼆个参数buf)不会⾃动移动,需要程序员来控制,⽽不是简单的将buf⾸地址填⼊第⼆参数即可。如可按如下格式实现读位置移动:write(fp,
p1+len, (strlen(p1)-len))。 这样write第⼆次循环时便会从p1+len处写数据到fp, 之后的也⼀样。由此类推,直⾄(strlen(p1)-len)变为0。
(3)在write⼀次可以写的最⼤数据范围内(貌似是BUFSIZ ,8192),第三参数count⼤⼩最好为buf中数据的⼤⼩,以免出现错误。(经过笔者再次试验,write⼀次能够写⼊的并不只有8192这么多,笔者尝试⼀次写⼊81920000,结果也是可以,看来其⼀次最⼤写⼊数据并不是8192,但内核中确实有BUFSIZ这个参数,具体指什么还有待研究)
以下通过⼀个例⼦具体说明write函数⽤法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
{
char *p1 = "This is a c test code";
volatile int len = 0;
int fp = open("/", O_RDWR|O_CREAT);
for(;;)
{
int n;
if((n=write(fp, p1+len, (strlen(p1)-len)))== 0) //if((n=write(fp, p1+len, 3)) == 0)write的返回值
{ //strlen(p1) = 21
printf("n = %d \n", n);
break;
}
len+=n;
}
return 0;
}
此程序中的字符串"This is a c test code"有21个字符,经笔者亲⾃试验,若write时每次写3个字节,虽然可以将p1中数据写到fp中,但⽂件中会带有很多乱码。唯⼀正确的做法还是将第三参数设为(strlen(p1) - len,这样当write到p1末尾时(strlen(p1) - len将会变为0,此时符合附加说明(1)中所说情况,write返回0, write结束。
2、read()
函数定义:ssize_t read(int fd, void * buf, size_t count);
函数说明:read()会把参数fd所指的⽂件传送count 个字节到buf 指针所指的内存中。
返回值:返回值为实际读取到的字节数, 如果返回0, 表⽰已到达⽂件尾或是⽆可读取的数据。若参数count 为0, 则read()不会有作⽤并返回0。另外,以下情况返回值⼩于count:
(1)读常规⽂件时,在读到count个字节之前已到达⽂件末尾。例如,距⽂件末尾还有50个字节⽽请求读100个字节,则read返回50,下次read将返回0。
(2)对于⽹络套接字接⼝,返回值可能⼩于count,但这不是错误,详细解释参考这篇⽂章
注意:read时fd中的数据如果⼩于要读取的数据,就会引起阻塞。(关于read的阻塞情况评论区有朋友有不同意见,笔者查阅资料后作如下补充。)以下情况read不会引起阻塞:
(1)常规⽂件不会阻塞,不管读到多少数据都会返回;
(2)从终端读不⼀定阻塞:如果从终端输⼊的数据没有换⾏符,调⽤read读终端设备会阻塞,其他情况下不阻塞;
(3)从⽹络设备读不⼀定阻塞:如果⽹络上没有接收到数据包,调⽤read会阻塞,除此之外读取的数值⼩于count也可能不阻塞,原因见上⾯链接。
由于笔者⽔平有限,⽂中如有谬误之处还请读者朋友指出,以免误导⼤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