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选择、填空
1.华枝睾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门(吸虫纲)纲。
2.鸟类皮肤的特点是(薄、松而且缺乏腺体),鸟类唯一的皮肤腺是(尾脂腺)。
3.鸟类的皮肤外面具有由表皮所衍生的角质物有(羽毛),(角质喙),爪和鳞片等。
4.根据羽毛的构造和功能,可分以(正羽),(绒羽)和纤羽。
5.鸟类消化生理方面的特点是消化力(强)、消化过程(十分迅速)。
6.鸟类的循环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完全的)双循环,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动脉压高、血液循环迅速。
7.海鸟盐腺的功能是(能分泌出比尿的浓度大得多的氯化钠),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8.羽衣的主要功能是:1)(①保持体温,形成隔热层。通过附着于羽基的皮肤肌,可改变羽
毛的位置,从而调节体温)、2)(②构成飞翔器官的一部分——飞羽及尾羽)等.③使外廓更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④保护皮肤不受损伤。羽还可成为一些鸟类(如地栖性鸟类及大多数孵卵雌乌)的保护。
9.鸟分为两个亚纲,即(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
10.古鸟亚纲的代表化石种类有(始祖鸟),具有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渡)形态。
11.鸸鹋属于(平胸总目)总目(鸵形目)目。
12.王企鹅属于(企鹅总目)总目,信天翁属于(鹱形目)目。
13.斑嘴鹈鹕属于(鹈形目)目为(大型游禽)禽。
14.白鹳属于(鹳形目)目(涉禽)禽。
15.天鹅属于(雁形目)目(大型游禽)禽。
16.秃鹫属于(隼形目)目(猛禽)禽
17.绿孔雀属于(鸡形目)目(陆禽)禽。
18.丹顶鹤属于(鹤形目)目(涉禽)禽。
19.红嘴鸥属于(鸥形目)目,珠颈斑鸠属于(鸽形目)目。
20.虎皮鹦鹉属于(鹦形目)目,四声杜鹃属于(鹃形目)目。
21.雕号鸟属于(号鸟形目)目(猛禽)禽。
22.双角犀鸟属于(佛法僧目)目,斑啄木鸟属于(列形目)目。
23.哺乳类的胎盘分为(无蜕膜胎盘)和(蜕膜胎盘)。
24.哺乳类四肢的着生与爬行类不同,其特点是前肢的肘关节向(后转)、后肢的膝关节向(前转),从而使四肢紧贴于躯体下方。
25.哺乳类的皮肤特点是(表皮和真皮均加厚),被毛和(皮肤腺特别发达)。
26.哺乳类具有特殊的(膈肌),构成分隔胸腔与腹腔的(隔)。
27.食草哺乳动物中的反刍类则具有复杂的复胃(反刍胃)。反刍胃一般由4室组成,即(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和皱胃)。
28.现存硬骨鱼系共分2个亚纲,即(总鳍亚纲(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
29.鸟类繁殖行为包括占区、(筑巢)、孵卵、(育雏)等。
30.根据鸟类迁徒活动的特点,可把鸟类分为(留鸟)和(候鸟)。
31.圆口纲又称无颌类,是无成对(偶肢)和(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物。
32.七鳃鳗属于(圆口)纲,七鳃的涵义是指(体侧有鳃孔七对(或体侧各有七个鳃孔))。
33.鱼纲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
34.鱼类出现于古生代的(志留纪),到泥盆纪已演化出四大类:棘鱼类、盾皮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到(新生代)达到全盛时代,成为脊椎动物中的最大类。
35.鱼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36.鱼类的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等。
37.鱼鳞分3种,即(骨鳞)、(盾鳞)和硬鳞
38.鱼类的骨骼系统由(软骨或硬骨)组成。附肢骨骼包括(带骨和鳍骨)。
39.鱼类头骨可分为包藏脑及视、听、嗅等感觉器官的(脑颅)和左右两边包合消化管前段的(咽颅)二部分
40.鱼类脊柱的分化程度低,分为(躯椎)和(尾椎)两部分。
41.鱼类头部肌肉主要包括由脑神经控制活动的(眼肌)和(鳃节肌)。
42.鱼类躯干肌基本排列方式是(分节)排列,其中大侧肌被水平骨隔分成(轴上肌)和(轴下肌)。
43.鱼类的心脏由(一个)心房、(一个)心室构成。
44.鱼类的血液循环方式属于(单循环),经心脏的血液为(静脉)血。
45.中华鲟属于(鲟形目)目,哈鱼属于(鲑形目)目。鲶鱼属于(鲤形目)目,鲫鱼属于(鲤形目)目。
46.鳗鲡属于(鳗鲡目)目,刺海马属于(海龙目)目。
47.大黄鱼属于(鲈形目)目,小带鱼属于(鲈形目)目。
48.绿鳍马面鱼屯属于(鱼屯形目)目,牙鲆属于(鲽形目)目。
writeline方法属于类49.黄鳝属于(合鳃目)目,青鱼属于(鲤形目)目
50.鱼类由海入河的洄游叫做(溯河洄游),自河至海的洄游叫做(降河洄游)。
二、解释
1、鸟类: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2、双重呼吸:鸟类具有气囊与气管和肺相通,使鸟在呼吸时呼气和吸气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3、鸟类视力的双重调节:鸟眼的晶体调节肌肉为横纹肌,眼球的前巩膜角膜肌能改变角膜的屈度,后巩膜角膜肌能改变晶体的屈度,因而它不仅能改变晶体的形状(以及晶体与角膜间的距离),而且还能改变角膜的屈度,称之为双重调节。
4、完全的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动心脏四腔,心房与心室已完全分隔(具左心房与左心室以及右心房与右心室),使动脉和静脉血液完全分开,提高了血液循环的效率。
5、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它是脊推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一个高等动物类。
6、早成雏:雏鸟于孵出时即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绒羽,眼已张开,腿脚有力。待绒羽干后,即可随亲鸟觅食,大多数地栖鸟类和游禽属此。
7、晚成雏:雏鸟出壳时尚未充分发育,体表光裸或微具稀疏绒羽,眼不能睁开。需由亲鸟衔虫饲喂,继续在巢内完成后期发育,才能逐渐独立生活(图19—54)。雀形目和攀禽、猛禽以及一部分游禽。
8、鸟类的迁徒:是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与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的迁居。特点是定期、定向而且多集成大。鸟类的迁徒大多发生在南北半球之间,少数在东西方向之间。
9、鱼类的盾鳞:盾鳞为软骨鱼所特有,平铺于体表互成对角线排列,可使流经表面的水流流态平顺,涡游减少,有助于提高游泳速度。盾鳞由菱形的基板和附生在基板上的鳞棘组成,棘外覆有釉质,其构造与牙齿相似,血管、神经可穿过基板孔进入鳞棘的髓腔内。属于真皮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