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使用违规行为汇总
1.目的
为维护公司正常办公秩序,减少网络流量和能源的浪费,同时确保公司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信息、网络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章。
2.适用范围
2.1 适用公司公司及附属公司各部门
2.2 适用人员:正式员工、试用期员工、实习生、临时人员
3.
3.1技术维护部:对全公司的计算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登记违规人员并提请行政处罚。
3.2按照不同违规类别,依据《违处理记录单》进行流程受理
4.定义
4.1检查周期:每日通过软件自动扫描。
xp提交更改4.2检查方式:由技术维护部在被检查员工的计算机上进行现场检查。
5.制度主体内容
5.1下班关机(显示器)规则
5.1.1员工在下班离开公司时必须关闭显示器和主机(包含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未关主机或未关显示器,都属于违规。
5.1.2有工作原因,需下班时间不关机者,可根据技术维护部《不关机权限申请流程》进行相关权限的申请;但即使具备权限,在离开公司时仍应关闭显示器。
5.1.3因紧急工作,需要临时申请不关机权限的员工,可提前向《不关机权限申请表》的流程负责人员报备,并在事后补填《不关机权限申请表》。
5.1.4不关机权限有效期有四个时段选择,分别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到期后如还需使用,应重新提交表单进行续申请。
5.1.5有工作原因,需要使用他人电脑者,须事前和电脑资产负责人沟通确认,经其同意后方可开启电脑,未经他人同意私自开启他人电脑属违规行为。使用结束后,应等待该电脑系统完全关闭,并将显示器关闭后才可离开,只关闭主机而不关闭显示器同属违规。
5.1.6处罚标准: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警告处理。
5.2 USB接口使用规则
5.2.1禁止员工私自将任何设备(除键盘、鼠标、手写板)接入工作机的USB接口。未申请权限,私自使用自己或他人工作机上的USB接口,属于违规行为(将任何设备插入工作机的USB接口,即视为使用,无论是否实际产生数据传输)。
5.2.2权限申请完全通过前使用工作机上的USB接口,或申请到权限,但使用他人工作机上的USB接口,都属于违规行为。
5.2.3禁止员工私自将带有无线发射信号的设备(如360随身WiFi等)连入工作机的USB接口,如若发现有此情况,属于违规行为。
5.2.4禁止员工以充电的名义,将手机连入工作机,员工可使用其他方式对手机进行充电。
5.2.5无USB权限的工作电脑,均已设置了USB屏蔽策略,无法正常使用USB接口,此策略的变更,必须由技术维护员执行,禁止员工私下对策略进行更改;技术维护将依此进行USB权限的检查:使用测试U盘连入工作机,若能拷贝数据至U盘,就视为员工私下更改USB策略,则该计算机资产责任人按违规处理。
5.2.6员工由于工作原因,需要使用到工作机的USB接口,可填写ERP表USB接口权限申请表》进行相关权限的申请,待权限完全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使用。
5.2.7 USB接口权限有效期最长一年,到期后如还需使用,应重新提交表单进行申请。
5.2.8申请到相关权限的员工,仅允许使用自己工作机的USB接口,如通过USB接口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则必须保管好相关设备及设备中的数据,不得以任何形式借于他人,同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已有权限的员工借用移动存储设备。
5.2.9处罚标准:年度内初次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记过处理;第二次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记大过处理;三次或三次以上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留司查看处理。
5.2.10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SD卡、数码相机、USB刻录光驱等,均不允许擅自连入工作用机,带有存储功能的手机也在此范围内,一旦发生泄密,公司保留对相关设备调查取证的权利,违规人员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5.3安装、运行游戏规则
5.3.1非工作需要,员工在上班时间不得运行任何游戏。
5.3.2因工作需要,在上班时间内需运行非公司自主开发的游戏,可提交《软件安装申请流程》进行相关权限的申请,在权限审批通过后,方可运行。
5.3.3游戏权限有效期最长一年,到期后如还需使用,可重新提交表单进行续申请。
5.3.4具有相应权限的员工在运行游戏时不得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工作,否则亦属违规行为。
5.3.5在上班时间内不得将有权限运行游戏的工作机转借他人,否则权限所有者以及借用者均属违规。
5.3.6处罚标准:年度内初次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警告处理;第二次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记过处理;三次或三次以上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记大过处理。
5.4修改IP地址规则
5.4.1公司计算机IP与MAC地址已全部绑定且已对应使用人,私自更改IP或MAC地址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上网,因此严禁员工私自更改IP及MAC地址。如有更换位置或机器,需要变更IP或MAC地址的,必须联系技术维护部进行操作,否则属于违规行为。
5.4.2员工新增或移动电脑时,不得私自接入公司网络(将公司网线插入设备,即认为是接入公司网络),必须先收集使用人及主机相关信息至技术维护部,待分配到新IP并设置后,方可接入。未分配并设置好新IP,就将各类设备接入公司网络,属于违规行为。
5.4.3员工新增电脑,由技术维护部进行IP的设置;员工的工位变动,需先提交ERP表单《工工位调整申表》,按流程执行。如有计算机相关问题,可联系技术维护员协助。
5.4.4处罚标准:年度内初次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警告处理;第二次违
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记过处理;三次或三次以上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记大过处理。
5.5软件安装规则
5.5.1为规范软件安装目录管理,要求将涉及到版权的各类生产软件以及办公软件统一安装至D:\Program FilesD:\Program Files(x86)或目录下。
5.5.2重要数据或即时通讯工具(如QQ、99U等),不建议存放于D:\Program FilesD:\Program Files(x86)或目录下,如因此产生任何数据或聊天记录的丢失,后果皆由员工自行承担。
5.5.3个人未按公司要求,私自将涉及版权的软件安装至非指定目录而造成行政执法单位处罚者,后果由个人自行承担;将重要数据或即时通讯工具(如QQ、99U等)存放于D:\Program FilesD:\Program Files(x86)或目录下,如有发现,仅进行提醒,不进行处罚。
5.5.4因工作需要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需提交《软件安装申请表》进行相关权限申
请,审批通过后方可安装。已申请安装XP权限电脑启用第三方安全软件,自动更新系统补丁,避免系统漏洞产生安全隐患。未申请 XP系统安装权限,私自使用此操作系统,属于违规行为。
5.5.5 避免出现版权纠纷及安全隐患,重装系统应联系技术维护部进行操作自重装系统,属违规行为。
5.5.6 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时,应启用安全防软件,自动更新系统及漏洞修复。经过宣导仍未配合执行漏洞修复及补丁更新者,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5.5.7处罚标准:年度内初次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警告;第二次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处理;三次或三次以上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记大过处理
5.6安全软件规则
5.6.1公司目前指定使用的安全软件有:
(1)windows安全模板(安全策略)
2)腾讯管家
3)百度杀毒
4Avast
5McAfee单机版
6)金山毒霸单机
5.7安全软件安装使用细则
5.7.1安全模板属于安全策略,不得私下卸载或调整。
5.7.2未安装杀毒软件的员工,可选择安装公司目前指定的安全软件中一款。
5.7.3各指定的杀毒软件,一经安装,要求员工必须开启使用,不允许私自停用、卸载或安装指定以外的任何安全软件。
5.7.4未申请相关权限,违反以上安全软件安装使用细则,就属于违规。
5.7.5同时安装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杀毒软件,会造成操作系统的不稳定,请勿同时安装。
5.7.6由于电脑病毒等原因,造成安全软件被恶意关闭或卸载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技术维护员进行处理。
5.7.7以上各安全软件,仅适用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其他特殊操作系统不进行限制。
5.7.8员工有工作原因,需要卸载公司指定安全软件,或安装公司指定以外的安全软件,可参考《软件安装申请表》进行相关权限的申请。
5.7.9处罚标准:年度内初次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警告处理;第二次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记过处理;三次或三次以上违规,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记大过处理。如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按《员工违纪处理管理办法》进行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处理,并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5.8打印机管理规则
5.8.1打印机由技术维护部负责维护及日常管理,打印机相关故障请提交EA-《计算机相关设备维护申报》申请报修。
5.8.2打印机位置、驱动下载、操作说明、型号、IP地址等信息可到内网软件下载区查询。详见链接:
5.8.3因工作需要须独立增设打印设备者,可提交《集团物品申请表》进行申请。
5.8.4打印机位置已固定,禁止随意搬动。
5.8.5公司打印机禁止用以打印跟工作无关的文档。
5.9. PC密码管理
5.9.1根据公司现行的《密码安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密码长度不小于8个字符。建议PC密码60天更换一次。
5.9.2 密码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三种字符类型:大写字母(A-Z)、小写字母(a-z)、数字(0-9)和特殊字符。如果某类字符只包含一个,那么该字符不应为首字符或尾字符。
5.9.3密码不应该为连续的某个字符(例如:AAAAAAAA)或重复某些字符的组合。
5.9.4不使用空密码或系统缺省的密码,因为这些密码众所周知,为典型的弱密码。
5.9.5密码中不应包含本人、父母、子女和配偶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纪念日期、登录名、E-mail地址等等与本人有关的信息,以及字典中的单词。
5.9.6密码不应该为用数字或符号代替某些字母的单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